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翔专利>正文

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及薄膜型固态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28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3:38
一种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主要包括:一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及两石墨烯层;特别是该两石墨烯层分别直接覆设在该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相对的两表面上,且该石墨烯层可以涂层或镀层型态到达预定厚度成型覆于该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的表面,借此构成三层式固态电解质结构;当运用二次电池制作上,通过该固态电解质具有的高能量密度与循环性强特性,可提升电池的循环性和使用寿命,且该石墨烯层能改善该固态电解质与电极间存在接口阻抗较大情况,并促使正极或负极的电离子加速迁移,使电池整体的导电性、蓄电性大幅度提升,亦会得到较高的热稳定性与安全性。

Structure of thin film solid electrolyte and thin film solid secondary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及薄膜型固态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于电池的电解质技术,特别是指一种用途广泛的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及薄膜型固态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电子通信等3C产品的持续发展,以往注重的轻、薄、短、小目标已逐渐转向除满足这些要求外,还需要具备能量密度更高、使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的使用需求。为了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过去无法重复使用的一次电池已经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现阶段电子产品中所使用的电池多为可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为主。然而,二次电池通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而这类有机溶剂极易燃烧,电池一旦由于内短路产生高温或者火花,电解液将在瞬间被点燃并导致整个电池发生爆炸,因此有安全上的顾虑与风险。有鉴于现有电解质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并经反复试作后,终创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能降低阻抗、加速离子迁移作用的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及两个石墨烯层;其中一个石墨烯层直接覆设成型于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的一个表面上,而另一个石墨烯层则直接覆设成型于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的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借此改善固态电解质接口阻抗较大情形,并促使离子加速地迁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型固态电解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及两个石墨烯层;其中一个石墨烯层直接覆设成型于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的一个表面上,而另一个石墨烯层则直接覆设成型于固态电解质电离子穿透层的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借此改善固态电解质接口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翔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