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85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的缓冲池,所述的缓冲池顶部设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缓冲池连接废水处理站,来自车间工艺机台的氨水和双氧水收集后先排入到其中一个缓冲池中,静置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碱性气体吸附塔处理后排入空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缓冲池静置反应池20天时间,利用双氧水与氨水的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降解氨氮90%以上,双氧水降解99.99%以上。

Ammonia and hydrogen peroxide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电池片生产黑硅制绒工艺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工艺中使用到了28%NH4OH和31%H2O2作为制绒药剂,且用量较大,这就使得工艺废水排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水和双氧水废水。目前在该废水处理工艺中,采用的工艺方法一般是:氨水双氧水废水排至HF废水调节池混合后经过除氟反应池后再经过去双氧水催化后经过废水生化系统(ANO工艺)生物脱氮,最终达标排放。现该废水处理工艺的共同缺点是:由于该双氧水氨水废水排入HF废水调节池后NH3-N立即被稳定化为盐类,且停留时间短,双氧水的浓度被稀释而所有的氨氮最终都需要生化处理,带来如下结果:①双氧水废水在HF废水调节池水质呈现酸性导致H2O2分解缓慢,需要加药剂和催化剂进行分解,否则双氧水进入生化系统消耗碳源且杀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②氨水在酸性调节池得以稳定变盐,全部氨氮需要经过生化系统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生化系统需要扩建且由于太阳能废水无有机废水,导致需要购买额外的甲醇作为碳源,C:N需要达到4以上方可稳定脱氨氮,③由于生物脱氮细菌对水温、ORP(氧化还原电位)、单位水污泥量MLVSS、水的毒素、废水的营养配比等均有很强的要求,故系统运行稳定性差,④生物脱NH3-N氮需要硝化和反硝化,均产泥,故产泥量较多,需要定期排泥,产生生化污泥,⑤氨水浓度较高时候在生化预处理需要进行化学除氨,消耗化学品药剂,生化处理氨氮为保证出水总氮达标需要硝化液回流量在150-300%,污泥回流量在50-100%,能源消耗量较大。以上诸如此类问题,如处理过程中控制失误会导致系统异常从而影响车间排水而停产复原,导致车间产能浪费,严重影响了车间的效益。目前国内外行业内尚无较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的缓冲池,所述的缓冲池顶部设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缓冲池连接废水处理站。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水处理站包括连接缓冲池的含氟废水调节池,含氟废水调节池连接含氟处理系统,含氟处理系统连接生化预处理系统,生化预处理系统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生化处理缺氧池连接生化处理好氧池,生化处理好氧池连接总排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生化处理好氧池底部通过回流泵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含氟处理系统连接有钙源投放器和酸碱度调节器,生化处理缺氧池连接有碳源投放器,生化处理好氧池连接有碱投放器。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上述的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进行处理,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的缓冲池,所述的缓冲池顶部设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缓冲池连接废水处理站,来自车间工艺机台的氨水和双氧水收集后先排入到其中一个缓冲池中,静置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碱性气体吸附塔处理后排入空气中。进一步的,进入其中一个缓冲池中的氨水和双氧水预先经过浓度检测,并计量后排入到该缓冲池中,使排入该缓冲池中的氨水和双氧水的摩尔比在1.9-2.1:3之间。进一步的,多余的氨水或双氧水计量排入到另外的缓冲池中,同样使排入该缓冲池中的氨水和双氧水的摩尔比在1.9-2.1:3之间。进一步的,静置反应的时间至少为20天。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水处理站包括连接缓冲池的含氟废水调节池,含氟废水调节池连接含氟处理系统,含氟处理系统连接生化预处理系统,生化预处理系统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生化处理缺氧池连接生化处理好氧池,生化处理好氧池连接总排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生化处理好氧池底部通过回流泵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含氟处理系统连接有钙源投放器和酸碱度调节器,生化处理缺氧池连接有碳源投放器,生化处理好氧池连接有碱投放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缓冲池静置反应20天时间,利用双氧水与氨水的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降解氨氮90%以上,双氧水降解99.99%以上。具体效果是:①双氧水经过与氨水反应和碱性条件下自分解,20天可降低至0.01%甚至更低,不需要额外的加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等日常运营消耗;②氨水在碱性条件下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提前进行脱氮反应;③进入生化处理的氨氮浓度降低,降低了外购碳源的运营费用;④生化处理系统处理氨氮负荷降低,且不再需要额外的生化预处理化学除氨,能耗和产泥量降低、废水运行风险降低、废水运行能耗降低、解决了应生化运行异常导致生产无法正常排液车间产能损失降低、原材料辅材消耗降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车间单位产品的效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的示意图。图中:车间工艺机台1、缓冲池2、密封盖板3、碱性气体吸附塔4、废水处理站5、含氟废水调节池6、含氟处理系统7、生化预处理系统8、输送泵9、生化处理缺氧池10、生化处理好氧池11、总排口12、回流泵13、钙源投放器14、酸碱度调节器15、碳源投放器16、碱投放器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1的缓冲池2,所述的缓冲池2顶部设有密封盖板3,密封盖板3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4,缓冲池2连接废水处理站5。缓冲池2可就地挖掘,用砖块加水泥做成矩形的水池,池内壁也即水泥表面用环氧树脂涂覆,起到防腐蚀作用。或可直接采用市售的大尺寸大体积的塑料筒,具体视处理废水的量来选型。密封端盖3的尺寸和形状与缓冲池2配适,采用密封盖板3中设置橡胶圈,缓冲池2顶部设置与密封圈配适的密封槽进行密封,密封盖板采用塑料制作。废水处理站5为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201720545666.4和CN201220318328.4均公开了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可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系统来处理含氟废水。本实施例中,废水处理站5包括连接缓冲池2的含氟废水调节池6,缓冲池2通过输送泵9连接含氟废水调节池6,含氟废水调节池6为挖掘的池或塑料储罐,含氟废水调节池6连接含氟处理系统7,含氟处理系统7连接生化预处理系统8,生化预处理系统8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10,生化处理缺氧池10连接生化处理好氧池11,生化处理好氧池11连接总排口12。本实施例中采用AAO法处理废水,生化预处理系统8为串联设置的隔油池和气浮池,也可以直接选用市售的生化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池9也是现有技术,如可采用中国专利CN201820390309.X公开的一种污水生化处理池,或CN201620155824.0一种合建式污水生化处理池,生化处理好氧池11底部通过回流泵13连接生化处理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1)的缓冲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池(2)顶部设有密封盖板(3),密封盖板(3)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4),缓冲池(2)连接废水处理站(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1)的缓冲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池(2)顶部设有密封盖板(3),密封盖板(3)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4),缓冲池(2)连接废水处理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站(5)包括连接缓冲池(2)的含氟废水调节池(6),含氟废水调节池(6)连接含氟处理系统(7),含氟处理系统(7)连接生化预处理系统(8),生化预处理系统(8)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10),生化处理缺氧池(10)连接生化处理好氧池(11),生化处理好氧池(11)连接总排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处理好氧池(11)底部通过回流泵(13)连接生化处理缺氧池(10),含氟处理系统(7)连接有钙源投放器(14)和酸碱度调节器(15),生化处理缺氧池(10)连接有碳源投放器(16),生化处理好氧池(11)连接有碱投放器(17)。


4.一种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氨水与双氧水废水处理的装置进行处理,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车间工艺机台(1)的缓冲池(2),所述的缓冲池(2)顶部设有密封盖板(3),密封盖板(3)连接有碱性气体吸附塔(4),缓冲池(2)连接废水处理站(5),来自车间工艺机台(1)的氨水和双氧水收集后先排入到其中一个缓冲池(2)中,静置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洑春平贺洁葛小刚徐华存孙再青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