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春专利>正文

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79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有传送带和固定框,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固定框的顶端,且所述传送带两端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内部均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冷却组件,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均包括有风机,且每个所述风机的一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出风管,且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第二出风管,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有两个交错设置的蛇形冷凝管,两个所述蛇形冷凝管的两端均设有H型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冷却组件和第二冷却组件的配合,完成食品温度的降低,提高了食品的品质。

A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for accelerating food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传送带的
,具体涉及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
技术介绍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通常是机械化生产。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原料、半成品或者成品输送到下一生产加工环节,常用的是各种输送装置。根据专利文献CN204528356U所提供的一种食品传送带,该产品采用无污染的PU材质、帆布或者不锈钢带传送带,具有输送量大,动力消耗少,运转连续,工作平稳,输送距离大的优点,但该产品在运工作时不具有冷却功能。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常常经过烘干或加热处理过的,因此本身温度很高,若食品传送带不具有冷却的功能,容易导致食品变形发软,食品形态不完整,从而影响食品的外观,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有传送带和固定框,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固定框的顶端,且所述传送带两端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的内部均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框的顶端表面相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冷却组件,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均包括有风机,两个所述风机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风机的一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出风管,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均通过支撑座与所述固定框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第二出风管,多个所述第二出风管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相垂直,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有两个交错设置的蛇形冷凝管,两个所述蛇形冷凝管的两端均设有H型支撑架,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位于所述蛇形冷凝管的底端并通过抱箍连接,且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出风管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均由上至下焊接有三个第三出风管,多个所述第三出风管朝向不同方向。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靠近所述蛇形冷凝管的一侧均焊接有多个第四出风管,多个所述第四出风管的出风口均朝向所述蛇形冷凝管的底端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出风管的两端,且多个所述支撑座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内表面嵌入设有多个不锈钢板。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专利技术具有冷却功能,通过第一冷却组件和第二冷却组件的配合,使得第二冷却组件中的蛇形冷凝管不断散发的冷气,从而令传送带上的食品借助冷气不断的进行冷却,风机上的第一出风管不断吹出风,第一出风管上的第二出风管将风运送至不同朝向的第三出风管,由于第三出风管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从而利用第三出风管所吹出的风不断的对传送带上的食品进行冷却,进而完成食品温度的降低,提高了食品的品质。其二,本专利技术具有高适用性,通过第二出风管和三个第三出风管的配合,使得从第二出风管所吹出的分从不同方向设置的第三出风管输送至不同角度吹出,从而增加第三出风管的冷却面积,扩大第一冷却组件的适用范围。其三,本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支撑座与第一出风管的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出风管在固定框上均匀受力,从而提升第一出风管的稳定性。其四,本专利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由于第一出风管上的第四出风管朝向蛇形冷凝管,从而将蛇形冷凝管所散发的冷气吹向传送带运送食品的一端,加速蛇形冷凝管对食品的冷却,提升第二冷却组件的使用效率。其五,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通过传送带与不锈钢板的配合,从而利用不锈钢板较小的比热容,减缓传送带的吸热与散热,提升传送带的冷却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框;2、传送带;3、输送辊;4、旋转轴;5、第一冷却组件;51、风机;52、第一出风管;53、支撑座;54、第二出风管;55、第三出风管;56、第四出风管;6、第二冷却组件;61、蛇形冷凝管;62、H型支撑架;7、不锈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有传送带(2)和固定框(1),所述传送带(2)位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且所述传送带(2)两端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3),两个所述输送辊(3)的内部均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4),两个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所述传送带(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冷却组件(5),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组件(5)均包括有风机(51),两个所述风机(5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风机(51)的一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出风管(52),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均通过支撑座(53)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第二出风管(54),多个所述第二出风管(54)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出风管(52)相垂直,所述传送带(2)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组件(6),所述第二冷却组件(6)包括有两个交错设置的蛇形冷凝管(61),两个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两端均设有H型支撑架(62),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2)位于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底端并通过抱箍连接,且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2)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1)相连接。请参照附图1,所述传送带(2)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送带(2)外表面设置的防滑纹,从而增加食品与传送带(2)之间的摩擦,减小产品在传送带(2)上的偏移距离,提升传送带(2)的工作效果。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支撑座(53)设置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有传送带(2)和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位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且所述传送带(2)两端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3),两个所述输送辊(3)的内部均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4),两个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n所述传送带(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冷却组件(5),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组件(5)均包括有风机(51),两个所述风机(5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风机(51)的一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出风管(52),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均通过支撑座(53)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第二出风管(54),多个所述第二出风管(54)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出风管(52)相垂直;/n所述传送带(2)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组件(6),所述第二冷却组件(6)包括有两个交错设置的蛇形冷凝管(61),两个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两端均设有H型支撑架(62),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2)位于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底端并通过抱箍连接,且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2)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速食品冷却的输送带结构,包括有传送带(2)和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位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且所述传送带(2)两端的内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3),两个所述输送辊(3)的内部均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4),两个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
所述传送带(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冷却组件(5),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组件(5)均包括有风机(51),两个所述风机(51)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风机(51)的一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出风管(52),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均通过支撑座(53)与所述固定框(1)的顶端表面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出风管(52)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第二出风管(54),多个所述第二出风管(54)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出风管(52)相垂直;
所述传送带(2)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组件(6),所述第二冷却组件(6)包括有两个交错设置的蛇形冷凝管(61),两个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两端均设有H型支撑架(62),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2)位于所述蛇形冷凝管(61)的底端并通过抱箍连接,且两个所述H型支撑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春
申请(专利权)人:艾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