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74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汽车,通过将气体动力装置连接至行走装置,扭矩大,转速高,传递效率高,能耗低,且环境友好,排放物为减压后的气体,工作噪音低,且无尾气污染。该气动汽车采用的气体动力装置,包括外圈和芯体,芯体的外环面的喷口和排口之间设有至少一阶以上的次冲流道,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芯体的喷口及次冲流道的逐阶喷出,作用于外圈周向上的至少二驱动凹部,对这些驱动凹部产生推力推动外圈旋转做功,实现动力输出,最后,气体通过芯体的排口经排气通道排出。

A kind of pneumatic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汽车,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能源问题日趋加重。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日益膨胀和原油资源的相对匮乏,汽车产业面临了可持续发展的两难境地。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节能环保汽车产品和产业,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核心技术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据有关资料介绍,新能源动力汽车,即: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已经问世,专家分析认为,空气压缩动力驱动的发动机,其工作过程和能量的利用,高压空气的储存、压缩和压力,适应环境温度、持续行驶里程和速度,技术上可行。空气动力汽车技术正在加速发展,据报道:2012年3月法国MDI公司在瑞士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展示了一辆空气动力汽车Airpod。这种车用压缩空气驱动,完全是零排放、零污染的洁净汽车。同年3月,新版空气动力车正在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Schipolairport)接受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公司(AirFranceKLM)的测试,它们将在未来代替庞大的服务电动车队。目前,大多数气体发动机设计原型是以活塞发动机或叶片泵的基础,通过热交换器受热实现能量的转化,达到动力输出,但结构复杂、效率低,难以满足续航能力的要求。针对该问题,现有手段多为汽车尾气处理、发动机优化设计提高燃烧效果或者采用洒水降尘等道路清洁技术主;然而,该种方案均是一定程度降低尾气污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问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环境污染小,高效可靠,结构简单的交通工具。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汽车,通过将气体动力装置作为汽车的动力装置,该气体动力装置芯体上周向设置的多阶流道,气体的能量多次利用,通过芯体驱动旋转外圈,实现动力的输出;该气动汽车具有环保无污染、牵引力大、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汽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行走装置以及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与该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为气体动力装置,该车架上还设有一用于对该气体动力装置供气的储罐;该气体动力装置包括:一外圈,其内环面周向上设有多个驱动凹部;一芯体,其同轴设置在外圈内并能相对外圈转动,芯体的外环面设有至少一喷口、至少一排口、以及位于喷口和排口之间的至少一次冲流道;至少一进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喷口;以及至少一排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排口;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芯体的喷口及次冲流道的逐阶喷出,作用于外圈周向上的至少二驱动凹部,对这些驱动凹部产生推力推动外圈旋转做功,实现动力输出,最后,气体通过芯体的排口经排气通道排出。进一步,至少一进气通道、至少一喷口、至少二驱动凹部、至少一次冲流道、至少一排口和至少一排气通道形成独立做功单元,该气体动力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独立做功单元。进一步,芯体上的喷口及次冲流道,与外圈对应的驱动凹部连通,次冲流道与对应的驱动凹部交错布设依次连通,次冲流道沿芯体或外圈周向设置。进一步,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形成于芯体内。进一步,芯体上包括:进气通道,其在芯体周面形成喷口,其走向为由中间往外延伸的弧形线,喷口与外圈对应的驱动凹部连通,形成第1阶流道;次冲流道,其走向为芯体边缘向内再到边缘弯折延伸的弧形线,每一次冲流道与外圈对应的前后两驱动凹部连通,沿芯体周向形成N阶流道,其中N≥2的自然数;各阶流道与外圈对应驱动凹部配合形成气体能量递减的多阶冲程结构。进一步,次冲流道包括回程道和相通的冲程道,回程道与外圈对应的驱动凹部连通,冲程道与另一驱动凹部连通。进一步,芯体进气通道的走向为由中间往外延伸的对数螺旋线,该对数螺旋线的极点设置在芯体中心轴线上,对数螺旋线走向角15°-45°。进一步,芯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其走向为由中间往外延伸的对数螺旋线,次冲流道的冲程道的走向为对数螺旋线,次冲流道的冲程道对数螺旋线的走向与进气通道对数螺旋线的走向大致相同。进一步,该气体动力装置还包括一轴,外圈与芯体同轴设置于轴上。进一步,该气体动力装置还包括一轴,外圈与芯体同轴设置于轴上,该轴上开设有进、出气轴道分别连通至芯体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轴内进、出气轴道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进、出气轴道为不连通结构。进一步,外圈通过侧板配合于轴上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芯体设置于封闭空间内并与轴连接固定。进一步,独立做功单元中进气通道、喷口、驱动凹部、次冲流道、排口和排气通道构成气体流动路径。进一步,该气体动力装置中包括二个以上独立做功单元形成多级驱动结构,并沿芯体或外圈周向设置。进一步,外圈的内环面上设置有2个以上驱动凹部,每一驱动凹部具有一轮廓底面以及驱动面,轮廓底面的轮廓线为对数螺旋线,其极点设置在芯体中心。进一步的,还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设于该车架上,该气体动力装置的外圈通过该变速器与该行走装置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气动汽车,通过将气体动力装置连接至行走装置,结构简单,扭矩大,转速高,传递效率高,能耗低,且环境友好,排放物为减压后的气体,工作噪音低,且无尾气污染。本案的气动汽车,采用压缩气体或液态气体为动力,其气体动力装置工作过程中无热量产生,可有效规避红外探测,在军事领域中,实现“隐身”,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乘用车辆、商用车以及特种车辆等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动力装置,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芯体设置的多阶流道,即进气通道作为第1阶流道,各次冲流道作为第2、3、4……阶流道,气体由第1阶流道作用在外圈的驱动凹部,驱动凹部与第2阶流道相通,然后返回到第2阶流道后又作用在外圈的另一驱动凹部,位次类推,直至气体从排气通道排出,整个过程是沿外圈旋转方向的顺向进行,扭矩大,传递效率高、气体利用率高,输出扭矩随着转速的提高进一步增大;以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平稳输出驱动转矩。2、本专利技术芯体周向布设的各流道,有效减小了整体装置的体积,可配合于汽车的行走装置输出动力,同时,芯体上进气流道设置越多,整体重量反而降低,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输出速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动汽车底架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动汽车传动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气体动力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轴A向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轴B向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径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另一布局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气动汽车的气体动力装置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轴C向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轴D向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气体动力装置径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汽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行走装置以及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与该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n该动力装置为气体动力装置,该车架上还设有一用于对该气体动力装置供气的储罐;/n该气体动力装置包括:/n一外圈,其内环面周向上设有多个驱动凹部;/n一芯体,其同轴设置在外圈内并能相对外圈转动,芯体的外环面设有至少一喷口、至少一排口、以及位于喷口和排口之间的至少一次冲流道;/n至少一进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喷口;以及/n至少一排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排口;/n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芯体的喷口及次冲流道的逐阶喷出,作用于外圈周向上的至少二驱动凹部,对这些驱动凹部产生推力推动外圈旋转做功,实现动力输出,最后,气体通过芯体的排口经排气通道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汽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上设有行走装置以及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与该行走装置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动力装置为气体动力装置,该车架上还设有一用于对该气体动力装置供气的储罐;
该气体动力装置包括:
一外圈,其内环面周向上设有多个驱动凹部;
一芯体,其同轴设置在外圈内并能相对外圈转动,芯体的外环面设有至少一喷口、至少一排口、以及位于喷口和排口之间的至少一次冲流道;
至少一进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喷口;以及
至少一排气通道,其连通至少一排口;
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芯体的喷口及次冲流道的逐阶喷出,作用于外圈周向上的至少二驱动凹部,对这些驱动凹部产生推力推动外圈旋转做功,实现动力输出,最后,气体通过芯体的排口经排气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进气通道、至少一喷口、至少二驱动凹部、至少一次冲流道、至少一排口和至少一排气通道形成独立做功单元,该气体动力装置中包括至少一个独立做功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形成于芯体内,芯体上的喷口及次冲流道,与外圈对应的驱动凹部连通,次冲流道沿芯体或外圈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芯体上包括
进气通道,其在芯体周面形成喷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水电李延福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传孚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