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起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73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板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观察窗等;保护外壳左端内部底侧设置有观察窗。为解决现有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在用于给纤维板侧边进行板材复合黏贴时,设计了犁切综合处理装置、防溢涂胶装置和四方控向装置,通过犁切综合处理装置对纤维板侧面进行预热处理使纤维板小范围内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平整化侧面防止后期复合板材时板材贴合不紧密易松脱;即使胶少量过量也不会在黏贴复合板材时出现溢出现象,节省后续刮除多余胶水的过程;顺序处理四个侧面无需工人手动进行,避免工人皮肤被胶水粘住,提高生产安全性的效果。

A side processing device for fiber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板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由木质纤维素纤维交织成型并利用其固有胶粘性能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纤维板表面粗糙,但十分坚固,在表面用胶水粘连热压上其他材料,将二者复合,是纤维板最常见的使用方式,纤维板也是家具、室内装饰和包装等行业的常客。但是,在纤维板通过胶水粘连复合其他材料时,经常需要人工预先对纤维板粗糙的侧面进行平整化处理,若不处理,则会导致复合板材与纤维板本身黏贴不牢固,后期易松脱,但是人工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在给纤维板侧面涂抹黏贴胶水时,经常会出现胶水过量,导致最后粘上复合板材时胶水受挤压溢出到纤维板其他位面上,需要后续安排人工将溢出的胶水刮除,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伤纤维板;同时,一块纤维板要处理四个侧面,人工进行换面时,效率低,还容易误蹭到溢出的胶水上,导致皮肤与纤维板发生粘连的问题。综上所述,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化处理纤维板侧面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对正方形艺术品纤维板进行侧边软质板材复合粘黏时,需要人工先对粗糙不平的纤维板侧边表面进行整平处理,防止最终粘黏完成后出现软质板材表面凹凸不平,甚至无法粘黏牢固的现象;同时,在侧边粘连其他板材时,往往需要人工进行粘贴,而且将外加板材贴上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胶水因为受挤压而流动到纤维板的正面,影响纤维板的外观,这需要工人在不伤害到纤维板外表的情况下将胶刮去,操作困难耗时耗力,增加生产成本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包括保护外壳、观察窗、转运夹板、进位推杆、保护盖、犁切综合处理装置、防溢涂胶装置、四方控向装置、防滑转移装置和控制屏;保护外壳左端内部底侧设置有观察窗;保护外壳内底部右侧与转运夹板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中部与进位推杆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顶部与保护盖进行转动连接;保护外壳内顶端右侧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顶中部设置有防溢涂胶装置,并且防溢涂胶装置顶端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左端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并且四方控向装置右顶部与防溢涂胶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底中部设置有防滑转移装置,并且防滑转移装置底端左侧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顶端右侧设置有控制屏。进一步的,犁切综合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等径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内纹滑块、分叉安装板、热气流喷口、动力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动力传热块、限位滑框、第一齿杆、第二等径锥齿轮、第三等径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正齿轮、第二电动推杆、平削刀和双道犁槽装置;第一等径锥齿轮右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底端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端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内纹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底端与分叉安装板进行焊接;分叉安装板左中部设置有热气流喷口;分叉安装板前底部与动力轮进行转动连接;动力轮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杆前端右底部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动力轮底端与第一齿杆相互啮合;动力轮顶端与第二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等径锥齿轮后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后端左上侧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后端左下侧与动力传热块进行传动连接;动力传热块后端与限位滑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等径锥齿轮前顶部与第三等径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等径锥齿轮顶端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与第一正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正齿轮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一正齿轮右端与双道犁槽装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双道犁槽装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平削刀相连接;第一等径锥齿轮左端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第一丝杆右端与保护外壳相连接;限位滑框底端与防滑转移装置相连接;第一齿杆底端与防滑转移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防溢涂胶装置包括第五传动轮、第四等径锥齿轮、松弛皮带、控制轮、中位板、双开胶斗、左杠杆、右杠杆、覆胶辊、第六传动轮、双接传动杆、第一Y形保护壳、第五等径锥齿轮、第六等径锥齿轮、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第一旋转伸缩杆、第一传动块、第二Y形保护壳、第七等径锥齿轮、第八等径锥齿轮、第二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第二旋转伸缩杆和第二传动块;第五传动轮右端与第四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等径锥齿轮前端轴心与松弛皮带相接触;松弛皮带内中部设置有控制轮;松弛皮带内底部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控制轮左端与中位板相连接;中位板左底部与双开胶斗相接触;中位板内中部前侧与左杠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左杠杆左端与双开胶斗相连接;中位板内中部后侧与右杠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右杠杆左端与双开胶斗相连接;中位板前底部和后底部均与覆胶辊相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双接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一Y形保护壳互相插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五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等径锥齿轮位于第一Y形保护壳内部;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右侧与第二Y形保护壳互相插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右侧与第七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等径锥齿轮位于第二Y形保护壳内部;第五等径锥齿轮左顶部与第六等径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六等径锥齿轮顶端与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相连接,并且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外表面与第一Y形保护壳相连接;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顶端与第一旋转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旋转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一Y形保护壳相连接;第一旋转伸缩杆左顶部与第一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块左顶部与左杠杆相连接;第七等径锥齿轮左顶部与第八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等径锥齿轮顶端与第二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相连接,并且第二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外表面与第二Y形保护壳相连接;第二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顶端与第二旋转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旋转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二Y形保护壳相连接;第二旋转伸缩杆右顶部与第二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块右顶部与右杠杆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左下部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第四等径锥齿轮右前部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四方控向装置包括电机、第七传动轮、内主动轮、内齿从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二正齿轮、第二齿杆、自切热压板、第一四分之一齿轮、第二四分之一齿轮、第二丝杆、第二内纹滑块、第一随移直杆、第一换向齿轮、第一换向夹板、第三内纹滑块、第二随移直杆、第二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包括保护外壳、观察窗、转运夹板、进位推杆和保护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犁切综合处理装置、防溢涂胶装置、四方控向装置、防滑转移装置和控制屏;保护外壳左端内部底侧设置有观察窗;保护外壳内底部右侧与转运夹板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中部与进位推杆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顶部与保护盖进行转动连接;保护外壳内顶端右侧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顶中部设置有防溢涂胶装置,并且防溢涂胶装置顶端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左端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并且四方控向装置右顶部与防溢涂胶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底中部设置有防滑转移装置,并且防滑转移装置底端左侧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顶端右侧设置有控制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包括保护外壳、观察窗、转运夹板、进位推杆和保护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犁切综合处理装置、防溢涂胶装置、四方控向装置、防滑转移装置和控制屏;保护外壳左端内部底侧设置有观察窗;保护外壳内底部右侧与转运夹板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中部与进位推杆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右顶部与保护盖进行转动连接;保护外壳内顶端右侧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顶中部设置有防溢涂胶装置,并且防溢涂胶装置顶端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左端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并且四方控向装置右顶部与防溢涂胶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内底中部设置有防滑转移装置,并且防滑转移装置底端左侧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保护外壳顶端右侧设置有控制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犁切综合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等径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内纹滑块、分叉安装板、热气流喷口、动力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动力传热块、限位滑框、第一齿杆、第二等径锥齿轮、第三等径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正齿轮、第二电动推杆、平削刀和双道犁槽装置;第一等径锥齿轮右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底端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右端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内纹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内纹滑块底端与分叉安装板进行焊接;分叉安装板左中部设置有热气流喷口;分叉安装板前底部与动力轮进行转动连接;动力轮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杆前端右底部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动力轮底端与第一齿杆相互啮合;动力轮顶端与第二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等径锥齿轮后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后端左上侧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后端左下侧与动力传热块进行传动连接;动力传热块后端与限位滑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等径锥齿轮前顶部与第三等径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等径锥齿轮顶端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与第一正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正齿轮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一正齿轮右端与双道犁槽装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双道犁槽装置顶端与分叉安装板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平削刀相连接;第一等径锥齿轮左端与四方控向装置相连接;第一丝杆右端与保护外壳相连接;限位滑框底端与防滑转移装置相连接;第一齿杆底端与防滑转移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板侧边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溢涂胶装置包括第五传动轮、第四等径锥齿轮、松弛皮带、控制轮、中位板、双开胶斗、左杠杆、右杠杆、覆胶辊、第六传动轮、双接传动杆、第一Y形保护壳、第五等径锥齿轮、第六等径锥齿轮、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第一旋转伸缩杆、第一传动块、第二Y形保护壳、第七等径锥齿轮、第八等径锥齿轮、第二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第二旋转伸缩杆和第二传动块;第五传动轮右端与第四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等径锥齿轮前端轴心与松弛皮带相接触;松弛皮带内中部设置有控制轮;松弛皮带内底部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控制轮左端与中位板相连接;中位板左底部与双开胶斗相接触;中位板内中部前侧与左杠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左杠杆左端与双开胶斗相连接;中位板内中部后侧与右杠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右杠杆左端与双开胶斗相连接;中位板前底部和后底部均与覆胶辊相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双接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一Y形保护壳互相插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五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五等径锥齿轮位于第一Y形保护壳内部;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右侧与第二Y形保护壳互相插接;双接传动杆外表面右侧与第七等径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七等径锥齿轮位于第二Y形保护壳内部;第五等径锥齿轮左顶部与第六等径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六等径锥齿轮顶端与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相连接,并且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外表面与第一Y形保护壳相连接;第一中空旋转伸缩控制杆顶端与第一旋转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旋转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一Y形保护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起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