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593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的前后端设有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所述壳体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料斗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侧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腔室内设置了用于输送种子的绞龙,并且出料孔道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底板上,这样就有效的减少了种子滞留在腔室内的情况;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第一腔室中的种子匀速地投入出料孔道中,并通过圆盘带动横杆左右来回移动,进而开闭挡板,几个种子聚成一团后洒落到土地中,这样播种种子的密度均匀,且几个种子种到一起,避免有种子不发芽而浪费。

Small agricultural s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用小型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农业生产中,播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直接将种子放入料桶中,依靠种子的重力沿着料斗的侧壁下滑落入坑中,这样种植种子的密度不均匀,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为此,农业用小型播种机衍生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我们查到的播种机有:申请号:201711226873.4,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一种烟草种植用播种设备,其设备包括有底板等;底板底部设有轮子,底板右端设有推手,底板左侧开有通孔,底板顶部左侧设有左支架,底板顶部右侧设有右支架,右支架左侧设有驱动机构,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中部设有撒种机构。该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撒种机构对种子进行撒播,撒种比较均匀,达到了播种效率高、播种比较方便的效果。但该设备的下料机构是封闭式的,不便于随时加料,并且种子下料是通过自重力从旁侧下料,会导致箱体内的种子存在滞留情况,再者种子下落到网板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最终种子撒下的分布情况也是不够均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加料方便、撒种均匀、可减轻使用者工作负担的农业用小型播种机。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的前后端设有车轮架,所述车轮架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所述壳体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料斗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侧上方;所述第一腔室内水平设置一根绞龙,所述第一腔室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孔道,所述出料孔道的顶端连通第一腔室,底端贯穿壳体的下部与外界连通,在出料孔道的上部设有可开闭出料孔道的挡料机构;所述第二腔室与出料孔道的上部连通,第二腔室内设有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转杆、第二锥齿轮、圆盘、连接机构和横杆,所述电机水平安装在第二腔室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套接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的挡壁与绞龙的一端连接,所述绞龙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腔室的顶板与底板之间,转杆的上部套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转杆的下部套接圆盘,所述圆盘的侧壁通过连接机构滑动连接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圆盘的一端与挡料机构连接;所述壳体的下方还设有犁头,所述犁头位于出料孔道的前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杆和滑块,所述圆盘的侧壁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环形滑槽,所述滑块卡接在环形滑槽内,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连接横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横杆远离圆盘的一端下部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水平滑槽,与所述水平滑槽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水平滑槽滑动连接,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腔室的底板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摆动杆、挡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当所述支撑杆位于水平滑槽的左端时,所述挡板水平遮挡住出料孔道5,挡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腔室的底板上,挡板的另一端下方由摆动杆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来抵接;所述摆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铰接,摆动杆的下端与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横杆远离圆盘的一端铰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摆动杆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来抵接,其夹角角度为30°~6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壳体的后端侧壁固定连连接有把手,且把手上包裹有橡胶垫。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模数比为3.5: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犁头的下端位置要低于车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出料孔道的孔径为1~1.5mm。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进料斗顶端还设有与进料斗匹配的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加料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进料斗设在外部,加料时只需从进料斗放入即可,不需要依次打开壳体、箱体等多次操作,方便直接;若为了预防雨天情况,本专利技术只需加设一个盖板到进料斗上,也比从壳体内部加料方便。2、本专利技术撒种均匀,可减轻使用者工作负担。本专利技术在第一腔室内设置了用于输送种子的绞龙,并且出料孔道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底板上,这样就有效的减少了种子滞留在腔室内的情况;再者,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第一腔室中的种子匀速地投入出料孔道中,并通过圆盘带动横杆左右来回移动,进而开闭挡板,几个种子聚成一团后洒落到土地中,这样播种种子的密度均匀,且几个种子种到一起,避免有种子不发芽而浪费;并且本专利技术只设置了一个出料孔道,更能有效的控制播种数。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易、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仅仅使用简单的进料斗、绞龙、电机、锥齿轮等等常规零部件,由一个电机同时控制绞龙以及挡料机构两个结构,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模数的特定比,有效控制了横向及竖向的机械运动速度,从而有效控制种子的播种数和种子播种间距,不仅达到了均匀撒种的目的,而且构机械安装牢固,整体受力平衡,使用寿命长久,价格便宜,适合推广。4、本专利技术推动推把使车轮转动,从而便于移动壳体的位置,进而便于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另外,通过支撑杆支撑住横杆使其不会发生摆动,而只进行左右移动,这样可以对摆动杆起到支撑,进而使挡板挡住出料孔,避免种子从挡板上意外洒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农业用小型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2-进料斗,3-电机,4-绞龙,5-出料孔道,6-第一锥齿轮,7-转杆,8-第二锥齿轮,9-圆盘,10-连接机构,1001-连杆,1002-滑块,11-横杆,12-挡料机构,1201-摆动杆,1202-挡板,1203-第一转轴,1204-第二转轴,1205-第三转轴,13-犁头,14-车轮架,15-车轮,16-支撑杆,17-把手,18-第一腔室,19-第二腔室,20-环形滑槽,21-水平滑槽,22-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下方的前后端设有车轮架,车轮架14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15,壳体1上方设有进料斗2,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进料斗2与第一腔室18连通,第一腔室18位于第二腔室19的侧上方;第一腔室内水平设置一根绞龙4,第一腔室18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孔道5,出料孔道5的顶端连通第一腔室18,底端贯穿壳体1的下部与外界连通,在出料孔道5的上部设有可开闭出料孔道5的挡料机构12;第二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方的前后端设有车轮架(14),所述车轮架(14)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进料斗(2),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所述进料斗(2)与第一腔室(18)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8)位于第二腔室(19)的侧上方;所述第一腔室内水平设置一根绞龙(4),所述第一腔室(18)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孔道(5),所述出料孔道(5)的顶端连通第一腔室(18),底端贯穿壳体(1)的下部与外界连通,在出料孔道(5)的上部设有可开闭出料孔道(5)的挡料机构(12);所述第二腔室(19)与出料孔道(5)的上部连通,第二腔室(19)内设有电机(3)、传动轴(22)、第一锥齿轮(6)、转杆(7)、第二锥齿轮(8)、圆盘(9)、连接机构(10)和横杆(11),所述电机(3)水平安装在第二腔室(19)的侧壁上,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第一锥齿轮(6)套接在传动轴(22)上,所述传动轴(22)贯穿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间的挡壁与绞龙(4)的一端连接,所述绞龙(4)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8)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7)转动连接在第二腔室(19)的顶板与底板之间,转杆(7)的上部套接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转杆(7)的下部套接圆盘(9),所述圆盘(9)的侧壁通过连接机构(10)滑动连接横杆(11),所述横杆(11)远离圆盘(9)的一端与挡料机构(12)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方还设有犁头(13),所述犁头(13)位于出料孔道(5)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下方的前后端设有车轮架(14),所述车轮架(14)的左右两端设有车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进料斗(2),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所述进料斗(2)与第一腔室(18)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8)位于第二腔室(19)的侧上方;所述第一腔室内水平设置一根绞龙(4),所述第一腔室(18)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孔道(5),所述出料孔道(5)的顶端连通第一腔室(18),底端贯穿壳体(1)的下部与外界连通,在出料孔道(5)的上部设有可开闭出料孔道(5)的挡料机构(12);所述第二腔室(19)与出料孔道(5)的上部连通,第二腔室(19)内设有电机(3)、传动轴(22)、第一锥齿轮(6)、转杆(7)、第二锥齿轮(8)、圆盘(9)、连接机构(10)和横杆(11),所述电机(3)水平安装在第二腔室(19)的侧壁上,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第一锥齿轮(6)套接在传动轴(22)上,所述传动轴(22)贯穿第一腔室(18)和第二腔室(19)间的挡壁与绞龙(4)的一端连接,所述绞龙(4)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8)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7)转动连接在第二腔室(19)的顶板与底板之间,转杆(7)的上部套接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转杆(7)的下部套接圆盘(9),所述圆盘(9)的侧壁通过连接机构(10)滑动连接横杆(11),所述横杆(11)远离圆盘(9)的一端与挡料机构(12)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方还设有犁头(13),所述犁头(13)位于出料孔道(5)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小型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连杆(1001)和滑块(1002),所述圆盘(9)的侧壁开设有与滑块(1002)匹配的环形滑槽(20),所述滑块(1002)卡接在环形滑槽(20)内,所述连杆(1001)一端连接滑块(1002),另一端连接横杆(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芸覃莉莉李娜覃日娜李婵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