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8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涉及自动剥皮技术领域。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旋转螺栓、螺帽、螺帽导轨、滑动刀头、固定刀头、刀头固定杆、滑座以及直线驱动装置;转动马达的机体固定在直线驱动装置的滑座上,滑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上方,转动马达的转动轴与旋转螺栓焊接,螺帽的一个侧面为中空面,一个侧面为封闭面,所述螺帽的中空面套接在所述旋转螺栓上,所述滑动刀头焊接在所述螺帽的封闭面上,所述螺帽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导轨孔,所述螺帽导轨水平穿过所述螺帽的导轨孔;固定刀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杆的侧方,所述刀头固定杆焊接在所述滑座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线束剥皮的准确率。

An automatic cable pee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剥皮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电子产品需要用到不同长度的线束作为电器通讯媒介。现有的线束加工过程中,在对线束进行剥皮操作时,通常的方式是人工进行剥皮,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很低。授权公众号为CN208401428U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板体、上连接块、下连接块、转动块、连杆、刀头和直线驱动装置,转动马达转动带动转动块,通过转动块的旋转,牵动上下两个连接块带动刀头进行打开与合拢的动作,从而使得刀头能切开线束的外皮,并通过伺服电缸的驱使,将切开的外皮剥离线芯。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上述自动线缆剥皮机构的机械结构较复杂,且转动块带动连杆这种结构容易磨损,磨损后的转动块使得连杆的运动不精确,进而使刀头的运动不精确,使得剥皮操作的准确率降低。鉴于上述现有的剥皮机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设计出一种不易磨损机械零件的自动线缆剥皮机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转动马达旋出旋转螺栓,进而推动滑动刀头前进,使得滑动刀头与固定刀头合拢切断线缆的外皮,机械零件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机械零件容易磨损导致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旋转螺栓、螺帽、螺帽导轨、滑动刀头、固定刀头、刀头固定杆、滑座以及直线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马达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转动马达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螺栓焊接,所述螺帽的一个侧面为中空面,一个侧面为封闭面,所述螺帽的中空面套接在所述旋转螺栓上,所述滑动刀头焊接在所述螺帽的封闭面上,所述螺帽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导轨孔,所述螺帽导轨水平穿过所述螺帽的导轨孔;所述固定刀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杆的侧方,所述刀头固定杆焊接在所述滑座上。可选地,所述螺帽的一部分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设置在靠近所述螺帽中空面的一端。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伺服电缸。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转动马达的旋转力使螺帽旋出,进而推动滑动刀头前进,使得滑动刀头与固定刀头合拢切断线缆的外皮,并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将切开的外皮剥离线芯,机械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时零件磨损的情况大大减少,进而减少了由于零件磨损导致刀头裁切外皮不准确的情况,提高了剥皮操作的准确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转动马达;2、旋转螺栓;3、螺帽;31、中空面;32、封闭面;33、第一导轨孔;34、第二导轨孔;4、螺帽导轨;5、滑动刀头;6、固定刀头;7、刀头固定杆;8、滑座;9、直线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该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1、旋转螺栓2、螺帽3、螺帽导轨4、滑动刀头5、固定刀头6、刀头固定杆7、滑座8以及直线驱动装置9。转动马达1的机体下方焊接在直线驱动装置9的滑座8上,滑座8滑动连接在直线驱动装置9的上方,滑座8可以在直线驱动装置9的作用下带动转动马达1进行滑动。转动马达1的转动轴与旋转螺栓2的一端焊接,旋转螺栓2的另一端上通过螺纹套接有螺帽3。如图2所示,螺帽3的一个侧面是中空面31,一个侧面为封闭面32,螺帽3通过中空面31套接在旋转螺栓2上,封闭面32上焊接有滑动刀头5。螺帽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导轨孔,可称为第一导轨孔33以及第二导轨孔34。螺帽导轨4包括两根螺帽导轨,分别水平穿过螺帽的第一导轨孔33以及第二导轨孔34,使得螺帽3可以在螺帽导轨4上滑动。螺帽3内侧设置有螺纹,可选地,螺帽3内侧的螺纹可以设置一部分,该螺纹设置在靠近中空面的一侧。固定刀头焊接在刀头固定杆的侧方,刀头固定杆焊接在滑座上,固定刀头可以跟随滑座进行滑动。可选地,直线驱动装置为伺服电缸。在自动线缆剥皮机构进行工作时,转动马达1转动,带动旋转螺栓2进行旋转,螺帽3在旋转螺栓2以及螺帽导轨4的作用下,沿螺帽导轨4向右滑动,带动滑动刀头5向右滑动,滑动刀头5与固定刀头6合拢,将线缆外皮切开,直线驱动装置工作,带动滑座向后滑动,滑动刀头5与固定刀头6保持合拢状态向后滑动,将切除的线缆外皮剥除。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转动马达的旋转力使螺帽旋出,进而推动滑动刀头前进,使得滑动刀头与固定刀头合拢切断线缆的外皮,并通过直线驱动装置将切开的外皮剥离线芯,机械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时零件磨损的情况大大减少,进而减少了由于零件磨损导致刀头裁切外皮不准确的情况,提高了剥皮操作的准确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旋转螺栓、螺帽、螺帽导轨、滑动刀头、固定刀头、刀头固定杆、滑座以及直线驱动装置;/n所述转动马达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转动马达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螺栓焊接,所述螺帽的一个侧面为中空面,一个侧面为封闭面,所述螺帽的中空面套接在所述旋转螺栓上,所述滑动刀头焊接在所述螺帽的封闭面上,所述螺帽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导轨孔,所述螺帽导轨水平穿过所述螺帽的导轨孔;/n所述固定刀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杆的侧方,所述刀头固定杆焊接在所述滑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线缆剥皮机构包括转动马达、旋转螺栓、螺帽、螺帽导轨、滑动刀头、固定刀头、刀头固定杆、滑座以及直线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马达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转动马达的转动轴与所述旋转螺栓焊接,所述螺帽的一个侧面为中空面,一个侧面为封闭面,所述螺帽的中空面套接在所述旋转螺栓上,所述滑动刀头焊接在所述螺帽的封闭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竑企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炜塔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