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3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包括后壳体和与后壳体能够拆卸连接的前面板;前面板靠近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位于前面板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卡勾位于靠近前面板底部的位置;后壳体底部内壁的开口处开有缺口;缺口内部连接有与第二卡勾卡扣匹配的卡条;后壳体顶部内壁靠近开口的位置开有贯穿到顶部的通孔;通孔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条,转条与第一卡勾卡扣匹配;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将转条回复到原位置的扭簧,能够在需要对内部维修时,直接将前面板和后壳体迅速拆分,加快维修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A kind of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easy to disman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
本技术属于智能门禁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
技术介绍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可以进行电梯控制、车辆进出控制,物业消防监控、保安巡检管理、餐饮收费管理等,真正实现区域内一卡智能管理。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概括就是:管理什么人什么时间可以进出哪些门,并提供事后的查询报表等等,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系统,非接触卡门禁系统,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及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等的总称,门禁系统近几年发展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控制系统中。门禁系统原理:对需控制的出入口,安装受电锁装置和感应器(如:电子密码键盘、读卡器、指纹阅读器等)控制的电控门;授权人员持有效证卡,或密码和自己的指纹,就可以开启电控门;所有出入资料,都被后台计算机记录在案;通过后台计算机可以随时修改授权人员的进出权限;该系统还可以加入考勤系统功能。然而现有的门禁刷卡器包含有前后外壳,现有的前后外壳一般都是使用螺丝连接后然后用密封胶将连接缝隙处进行密封,这种前后壳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在需要对刷卡器内部进行维修时,需要一颗一颗的将螺丝拆卸下来,极大的降低了维修速率,不利于工作的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外壳一般都是使用螺丝连接后然后用密封胶将连接缝隙处进行密封,这种前后壳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在需要对刷卡器内部进行维修时,需要一颗一颗的将螺丝拆卸下来,极大的降低了维修速率,不利于工作的有效进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包括后壳体和与所述后壳体能够拆卸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位于所述前面板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卡勾位于靠近所述前面板底部的位置;所述后壳体底部内壁的开口处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内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扣匹配的卡条;所述后壳体顶部内壁靠近开口的位置开有贯穿到顶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条,所述转条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扣匹配;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将所述转条回复到原位置的扭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勾呈半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卡条呈柱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卡条水平设置且卡条两端分别与所述缺口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条呈曲线结构,所述转条一端延伸至所述后壳体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后壳体外部。进一步的,所述转条延伸至所述后壳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指推板。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水平设置且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通孔两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转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后壳体一侧连接有减震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框;所述减震框靠近所述前面板一侧四周连接有若干卡块;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减震框一侧开有若干与所述卡块卡合匹配的卡槽;所述卡块远离所述减震框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所述卡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顶部通过第二减震弹簧与所述卡槽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底部通过第三减震弹簧与所述卡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后壳体和与后壳体能够拆卸连接的前面板,能够在需要对内部维修时,直接将前面板和后壳体迅速拆分,加快维修速率,提高工作效率;前面板靠近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位于前面板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卡勾位于靠近前面板底部的位置;后壳体底部内壁的开口处开有缺口;缺口内部连接有与第二卡勾卡扣匹配的卡条;后壳体顶部内壁靠近开口的位置开有贯穿到顶部的通孔;通孔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条,转条与第一卡勾卡扣匹配;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将转条回复到原位置的扭簧;首先将前面板倾斜拿取使第一卡勾与卡条卡接后,在将前面板转正,与后壳体贴合后将第二卡勾向转条推动,在向转条推动的过程中,触碰到转条,转条转动,第二卡勾经过转条后,转条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从而将第二卡勾卡住;需要将前面板取下时,转动转条,使转条底端转入通孔内,从而先将第二卡勾顺利移出后壳体,然后将前面板向上提取将第一卡勾与卡条分离,完成拆卸,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的图1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后壳体1、前面板2、第一卡勾21、第二卡勾22、缺口11、卡条12、通孔13、转轴15、转条14、指推板16、减震框3、卡块31、卡槽23、第一减震弹簧4、第二减震弹簧5、第三减震弹簧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体和与所述后壳体能够拆卸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位于所述前面板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卡勾位于靠近所述前面板底部的位置;/n所述后壳体底部内壁的开口处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内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扣匹配的卡条;所述后壳体顶部内壁靠近开口的位置开有贯穿到顶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条,所述转条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扣匹配;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将所述转条回复到原位置的扭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体和与所述后壳体能够拆卸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靠近所述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位于所述前面板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卡勾位于靠近所述前面板底部的位置;
所述后壳体底部内壁的开口处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内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扣匹配的卡条;所述后壳体顶部内壁靠近开口的位置开有贯穿到顶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条,所述转条与所述第一卡勾卡扣匹配;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能够将所述转条回复到原位置的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呈半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呈柱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水平设置且卡条两端分别与所述缺口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条呈曲线结构,所述转条一端延伸至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溢鑫共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