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32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包括两个侧板、挡板和前面板三者围成一个由顶部贯通到底部的卡槽;卡槽与刷卡区配合设置;卡槽底部滑动设有挡块;两个侧板相对面分别开有彼此对称的凹槽;前面板上开有能够容纳挡块的腔槽;腔槽与凹槽连通;凹槽远离槽口的一侧开有贯穿到腔槽内部的滑槽;挡块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滑槽滑动匹配的滑块;滑槽内部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滑槽内壁连接,降低按压过渡对门禁卡造成的损坏;取回门禁卡时,将掌心朝上手指前端推动挡块,将挡块推入到前面板的腔槽内,此时处于卡槽内的门禁卡就会从卡槽底部的开口处滑落到手上,极大地减少了刷卡时门禁卡脱落的情况,提高使用的便携性。

An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 for card swi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
本技术属于智能门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
技术介绍
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可以进行电梯控制、车辆进出控制,物业消防监控、保安巡检管理、餐饮收费管理等,真正实现区域内一卡智能管理。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概括就是:管理什么人什么时间可以进出那些门,并提供事后的查询报表等等,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系统,非接触卡门禁系统,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等的总称,门禁系统近几年发展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控制系统中。智能门禁系统稳定,是使人们智能化出入门的一种装置,在使用它时,需将门禁卡对准相应的门禁卡对应槽,通过感应系统来完成工作,但它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以下弊端:在使用门禁系统刷卡的过程中,由人手拿门禁卡放在门禁卡对应槽中,这就导致了门禁卡往往不能全部贴合门禁卡对应槽,当不能感应成功时还需将门禁卡紧紧地按在门禁卡对应槽中,容易对门禁卡造成损坏;一部分人习惯将门禁卡放于掌心,由掌心带动门禁卡放于门禁卡放置槽内,以便于更好的感应,但取回门禁卡时,门禁卡极易脱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不能感应成功时还需将门禁卡紧紧地按在门禁卡对应槽中,容易对门禁卡造成损坏;一部分人习惯将门禁卡放于掌心,由掌心带动门禁卡放于门禁卡放置槽内,以便于更好的感应,但取回门禁卡时,门禁卡极易脱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包括智能门禁本体,所述智能门禁本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刷卡区;所述刷卡区上连接有卡槽组件;所述卡槽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刷卡区两侧的位置;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挡板;两个所述侧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前面板三者围成一个由顶部贯通到底部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刷卡区配合设置;所述卡槽底部滑动设有挡块;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分别开有彼此对称的凹槽;所述前面板上开有能够容纳所述挡块的腔槽;所述腔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凹槽远离槽口的一侧开有贯穿到所述腔槽内部的滑槽;所述挡块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槽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采用透明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两侧内壁由顶部到底部分为两段,分别为弧形段和竖直段。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前面板的一侧由顶部到底部分为两段,分别为弧形段和竖直段。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部设有纠正板;所述纠正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上且与所述挡板之间存有能够容下门禁卡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纠正板顶部与所述前面板平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纠正板采用的是透明板。进一步的,所述挡块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开有若干指孔。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指孔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指孔的孔径与人体学手指头匹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侧竖直方向上分别开有贯穿到顶部的滑道,所述挡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滑动匹配。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刷卡时,只需将门禁卡投入到卡槽内即可进行刷卡,降低按压过渡对门禁卡造成的损坏;取回门禁卡时,只需将掌心朝上手指前端推动挡块,将挡块推入到前面板的腔槽内,此时处于卡槽内的门禁卡就会从卡槽底部的开口处滑落到手上,极大地减少了刷卡时门禁卡脱落的情况,提高使用的便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的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时图2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智能门禁本体1、前面板2、刷卡区3、卡槽组件4、侧板41、挡板42、卡槽5、挡块6、凹槽61、腔槽21、滑槽64、滑块62、复位弹簧63、纠正板7、指孔滑道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门禁本体,所述智能门禁本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刷卡区;所述刷卡区上连接有卡槽组件;/n所述卡槽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刷卡区两侧的位置;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挡板;两个所述侧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前面板三者围成一个由顶部贯通到底部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刷卡区配合设置;/n所述卡槽底部滑动设有挡块;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分别开有彼此对称的凹槽;所述前面板上开有能够容纳所述挡块的腔槽;所述腔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凹槽远离槽口的一侧开有贯穿到所述腔槽内部的滑槽;所述挡块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槽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门禁本体,所述智能门禁本体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刷卡区;所述刷卡区上连接有卡槽组件;
所述卡槽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刷卡区两侧的位置;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能够拆卸的挡板;两个所述侧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前面板三者围成一个由顶部贯通到底部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刷卡区配合设置;
所述卡槽底部滑动设有挡块;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分别开有彼此对称的凹槽;所述前面板上开有能够容纳所述挡块的腔槽;所述腔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凹槽远离槽口的一侧开有贯穿到所述腔槽内部的滑槽;所述挡块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匹配的滑块;所述滑槽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槽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采用透明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刷卡取卡的智能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两侧内壁由顶部到底部分为两段,分别为弧形段和竖直段。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溢鑫共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