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19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包括锅炉、高压缸、中压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背压汽轮机、工业蒸汽管道、发电机、变速箱及空气压缩机;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的出口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与中压缸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出口及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发电机与背压汽轮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背压汽轮机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与空气压缩机的驱动轴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实现汽、气、电的联供。

A system of steam gas electricity triple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
技术介绍
国家政策鼓励采用供热改造等成熟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对300MW、600MW等级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实施综合性、系统性节能改造,在中小型城市和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热、电、汽、压缩空气联产。燃煤发电机组进行供热、供汽、供气改造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满足电厂周边工业园区日益增长的用汽的需求,替代集中供热区域内的低效、高排放的分散燃煤小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二是提高燃煤机组的设备利用效率,热、电、汽(气)多元供应,实现多元化经营,增加电厂收益。工业园区内的用户,由于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特殊要求,所需工业蒸汽的压力、温度参数相对稳定,集中在0.8MPa~1.0MPa之间,与此同时园区还有较大的压缩空需要。但工业供汽过程存在较大的节流损失,以300MW亚临界机组对外供1.0MPa等级工业蒸汽,从冷再或热再抽汽,30%负荷以上基本上刚好满足对外供汽参数要求,当机组负荷升高至100%负荷时,此时对应抽汽段的压力将达到3.0MPa以上,只能通过减压的方式满足外界对蒸汽参数的需要,存在较大的交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汽、气、电的联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包括锅炉、高压缸、中压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背压汽轮机、工业蒸汽管道、发电机、变速箱及空气压缩机;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的出口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与中压缸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背压汽轮机的蒸汽出口及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发电机与背压汽轮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背压汽轮机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与空气压缩机的驱动轴相连接。锅炉的主蒸汽出口经闸阀与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与工业蒸汽管道之间设置有减压器。背压汽轮机的出口经第四阀门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锅炉输出的再热蒸汽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进入到中压缸中,第二路经第二阀门直接作为工业供汽送入工业蒸汽管道,第三路在背压汽轮机中做功,然后送入工业蒸汽管道内,背压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背压汽轮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工作,输出压缩空气,以实现汽、气、电的联供,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可回收大型燃煤机组汽轮机中压缸进汽端抽汽的高品位能源,实现汽、气、电的灵活、可靠对外供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高压缸、2为中压缸、3为背压汽轮机、4为发电机、5为变速箱、6为空气压缩机、7为第一阀门、8为第二阀门、9为第三阀门、10为第四阀门、11为闸阀、12为减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包括锅炉、高压缸1、中压缸2、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背压汽轮机3、工业蒸汽管道、发电机4、变速箱5及空气压缩机6;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1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出口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7与中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阀门8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路与第三阀门9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9的另一端与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出口及第二阀门8的另一端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发电机4与背压汽轮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背压汽轮机3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5与空气压缩机6的驱动轴相连接。锅炉的主蒸汽出口经闸阀11与高压缸1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8与工业蒸汽管道之间设置有减压器12;背压汽轮机3的出口经第四阀门10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锅炉输出的主蒸汽进入到高压缸1中,高压缸1的排汽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7进入到中压缸2中,第二路经第二阀门8进入到工业蒸汽管道中,第三路经第三阀门9进入到背压汽轮机3中做功,背压汽轮机3的排汽进入到工业蒸汽管道中,背压汽轮机3带动发电机4发电,背压汽轮机3通过变速箱5带动空气压缩机6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机6输出压缩空气,以实现汽、气、电的联供。本技术通过余压梯级利用实现汽、气、电三联产,即从中压缸2进汽端抽取的蒸汽经背压汽轮机3膨胀做功发电,背压汽轮机3的一端驱动发电机4发电,输出电力,背压汽轮机3的另一端经调速后驱动空气压缩机6,对外供出相应的压缩空气,背压汽轮机3的排汽压力控制在1.0MPa左右,排汽满足工业用汽需要,同时设置供汽减温减压旁路(第二阀门8所在旁路),实现应急工业供汽,从而实现汽、电、气多联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高压缸(1)、中压缸(2)、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背压汽轮机(3)、工业蒸汽管道、发电机(4)、变速箱(5)及空气压缩机(6);/n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1)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出口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7)与中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阀门(8)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路与第三阀门(9)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9)的另一端与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出口及第二阀门(8)的另一端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通;/n发电机(4)与背压汽轮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背压汽轮机(3)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5)与空气压缩机(6)的驱动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汽气电三联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高压缸(1)、中压缸(2)、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背压汽轮机(3)、工业蒸汽管道、发电机(4)、变速箱(5)及空气压缩机(6);
锅炉的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1)的入口相连通,高压缸(1)的出口经锅炉的再热侧后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经第一阀门(7)与中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阀门(8)的一端相连通,第三路与第三阀门(9)的一端相连通,第三阀门(9)的另一端与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背压汽轮机(3)的蒸汽出口及第二阀门(8)的另一端与工业蒸汽管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林余小兵马汀山王东晔刘学亮杨利居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