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循环发电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957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与方法,涉及发电技术领域。该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主压缩机、冷却器、第一再压缩机及第二再压缩机,形成三个回路,其中,经第二再压缩机对第二分流进行加压后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经热力发电装置对接收到的气体工质进行加热做功发电,由于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对气体工质进行两次分流,减少了进入到冷却器中的气体工质的流量,减少了散热损失,由于第三回路的分流,使得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气体工质流量小于低压侧工质流量,提高了高温回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内部的夹点温度低,大大提高了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中的回热量,提高了热效率。

Thermal cycl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循环发电系统与方法
本申请涉及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燃煤发电领域,利用气体工质(例如,CO2)的布雷顿循环进行发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在600℃等级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蒸汽朗肯循环在650~700℃的发电效率。现有技术中常用水蒸气循环系统进行发电,但是利用水蒸气循环系统进行发电的效率低。另外,利用气体工质循环进行发电与利用水蒸汽循环进行发电的过程较大差异,如果将典型的气体工质循环形式直接应用于燃煤发电机组中时,由于第一省煤器入口工质温度远高于同参数下的水蒸气循环机组,将导致第一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过高,导致催化还原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燃煤发电机组设置有第二省煤器,将低温的工质引入第二省煤器中吸热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然而这种结构的燃煤发电机组的换热效率低,散热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主压缩机、冷却器、第一再压缩机及第二再压缩机;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冷却器、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一回路;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第一再压缩机、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二回路;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第二再压缩机、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三回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力循环发电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热力发电装置输出的气体工质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分流为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高温回热器输出的气体工质的第一分流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对第一分流再次分流得到第三分流和第四分流;冷却器对第三分流进行冷却输入主压缩机,主压缩机对第三分流进行加压输入至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低温回热器输出的第三分流再次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第一再压缩机对第四分流进行加压后,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第一再压缩机输出的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第二再压缩机对第二分流进行加压后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热力发电装置对接收到的气体工质进行加热做功发电。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该热力循环发电系统设置了三个回路,工作过程为: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热力发电装置输出的气体工质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分流为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经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高温回热器输出的气体工质的第一分流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对第一分流再次分流得到第三分流和第四分流;经冷却器对第三分流进行冷却输入主压缩机,主压缩机对第三分流进行加压输入至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经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低温回热器输出的第三分流再次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经第一再压缩机对第四分流进行加压后,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第一再压缩机输出的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经第二再压缩机对第二分流进行加压后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经热力发电装置对接收到的气体工质进行加热做功发电,由于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对气体工质进行两次分流,减少了进入到冷却器中的气体工质的流量,大大减少了散热损失,另外,由于第三回路的分流,使得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气体工质流量小于低压侧工质流量,提高了高温回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内部的夹点温度低,大大提高了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中的回热量,提高了热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力发电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力发电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力循环发电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47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子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47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子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热力发电装置101、高温回热器102、低温回热器103、主压缩机105、冷却器104、第一再压缩机106及第二再压缩机107。本申请实施例中,热力发电装置101的部分设备位于燃煤锅炉内,燃煤锅炉燃烧煤料产生的热量加热CO2,生成超临界的CO2作为气体工质分别下述的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以及第三回路中进行热力循环。具体地,热力发电装置101、高温回热器102的高压侧、低温回热器103的高压侧、冷却器104、主压缩机105、低温回热器103的低压侧、高温回热器102的低压侧、热力发电装置101依次相连构成第一回路。具体地,热力发电装置101、高温回热器102的高压侧、低温回热器103的高压侧、第一再压缩机106、高温回热器102的低压侧、热力发电装置101依次相连构成第二回路。具体地,热力发电装置101、高温回热器102的高压侧、第二再压缩机107、热力发电装置101依次相连构成第三回路。该热力循环发电系统设置了三个回路,工作过程为:高温回热器102的高压侧使得热力发电装置101输出的气体工质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分流为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经低温回热器103的高压侧使得高温回热器102输出的气体工质的第一分流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对第一分流再次分流得到第三分流和第四分流;经冷却器104对第三分流进行冷却输入主压缩机105,主压缩机105对第三分流进行加压输入至低温回热器103的低压侧;经低温回热器103的低压侧使得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高温回热器102的低压侧使得低温回热器103输出的第三分流再次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101;经第一再压缩机106对第四分流进行加压后,高温回热器102的低压侧使得第一再压缩机106输出的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并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101;经第二再压缩机107对第二分流进行加压后回馈至热力发电装置101;经热力发电装置101对接收到的气体工质进行加热做功发电,由于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对气体工质进行两次分流,减少了进入到冷却器104中的气体工质的流量,大大减少了散热损失,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主压缩机、冷却器、第一再压缩机及第二再压缩机;/n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冷却器、所述主压缩机、所述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一回路;/n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一再压缩机、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二回路;/n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再压缩机、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三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力发电装置、高温回热器、低温回热器、主压缩机、冷却器、第一再压缩机及第二再压缩机;
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冷却器、所述主压缩机、所述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一回路;
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一再压缩机、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二回路;
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再压缩机、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第三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省煤器、主加热器、高压透平、再加热器、低压透平以及发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省煤器与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连接,所述低压透平与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连接,所述高压透平、所述低压透平分别与所述发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省煤器、第一省煤器、主加热器、高压透平、再加热器、低压透平以及发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省煤器的进气口、所述第二省煤器的出气口均与所述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连接,所述第二省煤器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再压缩机连接,其中,第二省煤器对气体工质的升温大于预设的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再压缩机的数量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再压缩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回路的数量与所述压缩机的数量相同,所述热力发电装置、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每个所述第二再压缩机、所述热力发电装置依次相连构成一个所述第三回路。


6.一种热力循环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热力发电装置输出的气体工质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分流为第一分流和第二分流;
所述低温回热器的高压侧使得所述高温回热器输出的气体工质的第一分流进行放热降温,然后对第一分流再次分流得到第三分流和第四分流;
所述冷却器对第三分流进行冷却输入所述主压缩机,所述主压缩机对第三分流进行加压输入至所述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
所述低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第三分流进行吸热升温,高温回热器的低压侧使得所述低温回热器输出的第三分流再次进行吸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兵乔加飞王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