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86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平面支撑板两长边外侧,均有一根横杆,横杆件接长采用对接式扣件,垂直于两侧横杆方向,均匀布置纵件,若干个钢管挂耳分两组依次安装于平面支撑板两长边一侧的横杆端头上,所述平面支撑板的两个宽边上螺栓平行连接安装有可翻转的翻板。其为整体件设计,便于运输存放和安装搭建,组合式设计,适用面广,灵活性强,安装稳定安全,施工搭建迅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减轻外架上负重、减少搭设通道时间、节约用工数量,定型化,制作简单,拆卸方便,周转效率高。

A new type of outer frame combined construction passage mes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外架、脚手架上使用的施工平台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土建主体施工及外墙面装饰装修过程中,经常会有操作工人需要在站在外架上施工作业,极易产生安全事故,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外架上铺设50mm厚实心木板,使其形成一个简单的操作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以下隐患:1、因木板长度固定,而外脚手架立杆的间距需要根据实际施工外架高度等因素来确定,这就容易使木板的端头悬空,完全摆放不到小横杆上,受力不均匀木板会翘头或向下掉;2、传统木677F长度较长、重量较重,搬运、摆放在外架上极其不方便,既费工又费时,工作效率差;3、安全性差,行走施工过程会产生晃动,无法保持平整;4、木板材料周转率较低,耗用木材,不符合环保、绿色施工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技术人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其能够实现在外架上方便搭建和安装,结构合理简捷,安装过程快速有效,使用过程安全平稳可靠,具体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所述平面支撑板底部于两条宽边之间安装有若干条横向分布的横杆,于两条长边之间安装有一条纵向分布的纵杆,若干个钢管挂耳分两组依次安装于平面支撑板两长边一侧的横杆端头上,所述平面支撑板的两个宽边上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安装有可翻转的板。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挂耳每一侧边至少有两个,且两侧边的钢管挂耳相互错位分布安装,使得两侧的钢管挂耳不处于同一横向上,便于挂耳位置可灵活调整,避让横杆对接扣件。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支撑板上表面为钢网面,所述横杆为中空管状,所述钢管挂耳的尾部安装在可伸缩式的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收缩于横杆内,所述伸缩杆的伸缩限度不超过平面支撑板宽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盖板,盖板沿其长边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在所述平面支撑板的两长边上,所述盖板能在平面支撑板的长边上翻转180度,盖板的宽度不超过伸缩杆的伸缩限度。进一步的,盖板沿长度方向于其中部设有转动铰接扣,转动铰接扣将盖板沿长度方向分为宽度相等的两段,两段盖板之间能够沿转动铰接扣翻转180度。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及盖板上均喷涂有警示标志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平面支撑板作为本施工活动平台台面,通过两侧的钢管挂耳固定挂在已搭建好的外架上,横杆和纵杆提供对整个平面支撑板的承载作用,实际搭建中通常是沿平面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继续组合搭建,两个装置之间搭建后首尾相接的边缘难免会有缝隙,此时,通过翻转翻板后,使得翻板的另一端搭置在另一个平面支撑板的端头边缘,即可平整的覆盖整个缝隙,若为端头端,则翻板自然下垂悬挂,不占用空间;另一种优选设计,是将钢管挂耳固定在伸缩杆端头上,伸缩杆内置于横杆中隐藏装放,当实际搭设的脚手架或外架宽度略宽于平面支撑板的宽度时,可以通过伸出伸缩杆,延长挂耳的固定宽度,实现不同宽度的外架的适配安装搭建,对于延伸挂建后存在的缝隙,使用盖板转动进行覆盖支撑在伸缩杆上,即实现平台的扩建,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面和实用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体件,便于运输存放和安装搭建,组合式设计,适用面广,灵活性强,安装稳定安全,施工搭建迅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减轻外架上负重、减少搭设通道时间、节约用工数量,定型化,制作简单,拆卸方便,周转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组合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组合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效果图;其中:1平面支撑板、2横杆、3纵杆、4翻板、5钢管挂耳、6伸缩杆、7盖板、8转动铰接扣、9脚手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1,所述平面支撑板1底部于两条宽边之间安装有若干条横向分布的横杆2,于两条长边之间安装有一条纵向分布的纵杆3,若干个钢管挂耳5分两组依次安装于平面支撑板1两长边一侧的横杆2端头上,所述平面支撑板1的两个宽边上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安装有可翻转的板4。钢管挂耳5每一侧边至少有两个,且两侧边的钢管挂耳5相互错位分布安装,使得两侧的钢管挂耳5不处于同一横向上。实际使用时,先搭设外架9,在需要铺设施工通道平台时,将平面支撑板1上两长边上的钢管挂耳5分别挂置在外架9上的横向钢管上,再一次铺设,铺设相邻的下一块装置时,将翻板4沿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的部位旋转向上翻起,再盖搭在下一块平面支撑板1的端头边缘上,遮盖住缝隙,完成搭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2~6所示,平面支撑板1上表面为钢网面,能有效降低装置的整体重量,横杆2为中空管状,所述钢管挂耳5的尾部安装在可伸缩式的伸缩杆6上,所述伸缩杆6收缩于横杆2内,且不会从中滑落脱离,伸缩杆6的伸缩限度不超过平面支撑板1宽度的三分之一,当所面对的外架9尺寸需要更宽的施工平台时,通过伸出伸缩杆6,扩大平面支撑板1的安装宽度,实现更大的宽度范围内均能实现稳定安装搭建的效果,此时,盖板7常态下向上翻铺在平面支撑板1上,当需要用其覆盖伸缩后的边框空隙时,将盖板7沿其长边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在所述平面支撑板1的两长边上进行向外的翻转180度,并铺盖设置于伸缩杆6上,伸缩杆6实现对其的支撑作用,盖板7的宽度不超过伸缩杆6的伸缩限度,从而配合形成宽度更宽的平面支撑板1,使得其能够更加适用于大多数施工环境,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优选地,盖板7沿长度方向于其中部设有转动铰接扣8,转动铰接扣8将盖板7沿长度方向分为宽度相等的两段,两段盖板7之间能够沿转动铰接扣8翻转180度。当宽度上的调节仅仅微调,其伸出的长度不超过盖板7的宽度时,具有铰接线对半设计的盖板7结构可以仅仅翻转一半宽度的部分,即可实现更小尺寸上的边缘缝隙覆盖,进一步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翻板4及盖板7上均喷涂有警示标志线,提示施工人员该区域为缝隙覆盖区域,小心慎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支撑板(1)底部于两条宽边之间安装有若干条横向分布的横杆(2),于两条长边之间安装有一条纵向分布的纵杆(3),若干个钢管挂耳(5)分两组依次安装于平面支撑板(1)两长边一侧的横杆(2)端头上,所述平面支撑板(1)的两个宽边上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安装有可翻转的翻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支撑板(1)底部于两条宽边之间安装有若干条横向分布的横杆(2),于两条长边之间安装有一条纵向分布的纵杆(3),若干个钢管挂耳(5)分两组依次安装于平面支撑板(1)两长边一侧的横杆(2)端头上,所述平面支撑板(1)的两个宽边上通过翻螺栓平行连接安装有可翻转的翻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挂耳(5)每一侧边至少有两个,且两侧边的钢管挂耳(5)相互错位分布安装,使得两侧的钢管挂耳(5)不处于同一横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架组合式施工通道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支撑板(1)上表面为钢网面,所述横杆(2)为中空管状,所述钢管挂耳(5)的尾部安装在可伸缩式的伸缩杆(6)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万军陈先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