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69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上端的反应组件和下端的沉淀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和沉淀组件固定连接,并进行连通,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分离组件;该装置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小,成本低;可拆卸的设置有分离组件以便于更换,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A new typ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ntaining nick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化学镍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重金属废水来源于冶金、电镀、采矿、化工等行业,对人类危害很大,它们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是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现有技术中针对化学镀镍废水,传统的处理工艺是通过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离子,通过多介质过滤器以及活性炭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法处理,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以及其他杂质,增强废水可生化性,经水泵提升进入生化调节池,水解酸化掉大分子有机物,再进行氧化分解,经过斜板加砂滤池去除活性污泥、杂质,消毒过后进行达标排放。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设备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的配套加药、反洗、清洗设备,工程投资大,成本极高,不适用小型企业的使用。同时,电镀废水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活性炭过滤网和石英砂过滤网容易被颗粒物堵塞,然而活性炭过滤网和石英砂过滤网通常是直接固定安装在吸附池内部,更换麻烦,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该装置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小,成本低;可拆卸的设置有分离组件以便于更换,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上端的反应组件和下端的沉淀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和沉淀组件固定连接,并进行连通,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分离组件。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反应组件包括反应筒体,所述反应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工作电机,所述第一工作电机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反应筒体,并与所述反应筒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桨,所述反应筒体上还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筒体的底端设置有通孔。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筒体下方的沉淀锥体,所述沉淀锥体的侧面开设有反应物出口,所述沉淀锥体的底端开设有沉淀物出口。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沉淀锥体的底端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工作电机,所述第二工作电机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沉淀锥体,并与所述反应筒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挡片,所述旋转挡片与所述反应筒体的底端相抵触,同时,所述旋转挡片与所述通孔相匹配。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反应物进口,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交错平行设置有三个U型槽,所述U型槽中可拆卸设置有分离组件。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中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远离所述移动框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移动框内侧固定设置有托举框,所述托举框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网层或第一过滤膜层或第二过滤膜层中的一种。在本技术中,优选的,三个所述托举框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是过滤网层、第一过滤膜层和第二过滤膜层。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层为活性炭过滤网或石英砂过滤网或这两种的组合。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过滤膜层为微滤膜构件,所述第二过滤膜层为纳滤膜构件。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螺旋桨选用耐腐蚀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反应装置和分离装置,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小,成本低;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分离组件,使得过滤网层、第一过滤膜层和第二过滤网层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挡片,旋转挡片与反应筒体的底端相抵触,同时,旋转挡片与通孔相匹配,使得反应完成的产物间歇性的进入沉淀锥体中,避免了物料拥堵的现象,以保证整个废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反应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壳体的剖视图。图6为图5在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的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中反应装置的拆分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中反应装置的剖视图。附图中:1、支撑架;2、反应装置;201、反应组件;2011、反应筒体;2012、第一工作电机;2013、第一转轴;2014、螺旋桨;2015、进料口;2016、通孔;202、沉淀组件;2021、沉淀锥体;2022、反应物出口;2023、沉淀物出口;2024、第二工作电机;2025、第二转轴;2026、旋转挡片;3、分离装置;301、壳体;3011、反应物进口;3012、废水出口;3013、U型槽;302、分离组件;3021、移动框;3022、密封挡板;3023、手柄;3024、托举框;3025、过滤网层;3026、第一过滤膜层;3027、第二过滤膜层;4、管道;5、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固体重金属捕捉剂是一种高分子金属去除剂。它是一种高分子无机盐,可以有效沉淀重金属离子,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固体重金属捕捉剂因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无机盐,在应用到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不会增加废水的COD,不会增加废水中的硫化物,同时也不会增加废水中的氨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反应装置(2)和分离装置(3),所述反应装置(2)和分离装置(3)通过管道(4)进行连接,所述管道(4)上设置有水泵(5);/n所述反应装置(2)包括上端的反应组件(201)和下端的沉淀组件(202),所述反应组件(201)和沉淀组件(202)固定连接,并进行连通,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壳体(301)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301)上的分离组件(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反应装置(2)和分离装置(3),所述反应装置(2)和分离装置(3)通过管道(4)进行连接,所述管道(4)上设置有水泵(5);
所述反应装置(2)包括上端的反应组件(201)和下端的沉淀组件(202),所述反应组件(201)和沉淀组件(202)固定连接,并进行连通,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壳体(301)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301)上的分离组件(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组件(201)包括反应筒体(2011),所述反应筒体(20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工作电机(2012),所述第一工作电机(2012)连接有第一转轴(2013),所述第一转轴(201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反应筒体(2011),并与所述反应筒体(201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013)上固定设置有螺旋桨(2014),所述反应筒体(2011)上还开设有进料口(2015),所述反应筒体(201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20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筒体(2011)下方的沉淀锥体(2021),所述沉淀锥体(2021)的侧面开设有反应物出口(2022),所述沉淀锥体(2021)的底端开设有沉淀物出口(20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含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锥体(2021)的底端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工作电机(2024),所述第二工作电机(2024)连接有第二转轴(2025),所述第二转轴(202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沉淀锥体(2021),并与所述反应筒体(201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25)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天津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