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69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雨水收集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二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三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喷熔滤芯,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

A set of non power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降雨量低,人们饮用水一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生活问题,在以往,通常采用水窖的方式来收集雨水并存放使用,收集的雨水在水窖中长时间存放,极易滋养寄生虫,同时水中的泥沙、悬浮物及其他杂质又加剧了水体的恶化,故人们日常用水水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亟待一种雨水存储净化装置。同时由于相对条件的落后,当地人们所需要的雨水存储净化装置应当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廉和维护方便的特点,便于在这些地区推广和应用,改善当地人们的用水质量,并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雨水的净化需要耗能、净水效果差和设备维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雨水收集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二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三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喷熔滤芯,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多个细孔,其内部置入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部件内部设有伞状过滤体,所述伞状过滤网架设在第三套筒的开口上方。对雨水进行初滤。进一步的,所述伞状过滤体包括内侧的过滤网和外侧的蛭石过滤层。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物。进一步的,在所述雨水收集部件的底部设有溢流管。防止雨水从顶部溢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耐腐蚀、便于清洁和加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设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叠放在壳体的圆形开口处,其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杂物进入净水区。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水位显示部件。便于观察净水区水位的高低。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好处:本技术采用多层套叠的方式将顶部收集的雨水,依靠其重力进行分层过滤,具有无需动力和结构简单的特点,在过滤过程中,分别采用活性炭滤芯、喷熔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对雨水进行过滤,并且这些滤芯被分别放置在套叠的套筒内,具有彼此隔离效果好,防止侧壁渗漏和便于维护和更好的特点,特别是在净水的末端采用反渗透膜滤芯,并依靠水自身重力压力进行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后水的纯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优选实施例雨水收集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优选实施例过滤部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初衷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人们的饮用水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无需动力支撑的、便于维护使用的雨水收集及净化设备,以提高干旱缺水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性和饮水品质。参考图1图2,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包括雨水收集部件1和过滤部件2,雨水收集部件包括成漏斗状的蓄水体11,蓄水体上方设有架设有伞状的遮板13,遮板13与蓄水体11之间有空隙,便于雨水流入至蓄水体11内部,遮板13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和空气对流而对收集的雨水的蒸发,也可以减少灰尘或落叶等杂物进入蓄水体11内部,在蓄水体11中部的侧壁设有溢流管12,当蓄水体11内部的水位超过溢流管12管口时,内部的雨水将从溢流管12处流走,防止因水位过高而使整个雨水净水设备的可能存在的倾倒风险,蓄水体11的底部开口,在该开口处架设有伞状过滤体,伞状过滤体包括内侧的过滤网15和外侧的蛭石过滤层14,过滤网15具有细密的网孔,蛭石过滤层14被包覆在铁丝网内部,蛭石表面具有多个气泡状吸附结构,可以初步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物。蓄水体11处理本身能够收集雨水的同时,也可以将建筑物的屋檐等收集的雨水引流至蓄水体11内部,提高雨水收集的效能。参考图3,过滤部件2整体成圆柱状,整体的高度可以为4-5米高,符合农村一般建筑物的高度标准,在必要时,也可以将过滤部件2的底部部分置入至地下,以增加高度,以保证蓄水的水压。过滤部件包括壳体24,壳体24的顶部开口,雨水收集部件1架设在该开口上方,伞状过滤体的底部将该开口围住,壳体24内部套叠放置有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和第三套筒29,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和第三套筒29均为为圆柱形,第三套筒29套叠设置在第二套筒27内部,第二套筒27套叠设置在第一套筒25的内部,第三套筒底29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圆饼状活性炭滤芯30,第二套筒底27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圆饼状喷熔滤芯28,喷熔滤芯28的顶部可以和第三套筒29的底部接触,第一套筒25的侧壁下方设有多个细孔,其内部置入有环状反渗透膜滤芯26,反渗透膜滤芯26的顶部可以和第二套筒27的底部接触,壳体24的底部中间位置向上突起,突起部分可以和第一套筒25的底部接触,用于分解重量,提高稳固性。第一套筒25、第二套筒27和第三套筒29的制作材料均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便于清洁和加工的特点。第一套筒25的顶部设有环形翻边31,环形翻边31叠放在壳体24的圆形开口处,其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圈23,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杂物进入净水区。壳体2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20及阀门21,用于输出过滤后的净水,在壳体24侧壁设有水位显示管22,通过连通于壳体24内部的管路,可以知晓壳体24内净水区的水位高低,当水位过高时,可以适当放水,以保证内部有足够的水压。本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雨水被收集进入蓄水体11内部,并在过滤网15和蛭石过滤层14的过滤下,将树叶泥灰等杂物隔离在此处,进过初滤的雨水进入至第三套筒29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经过活性炭滤芯30吸附过滤,后雨水从第三套筒29的底部进入第二套筒27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经过喷熔滤芯28过滤,后雨水从第二套筒27的底部进入第一套筒25内部,此时,在满水的压力下,雨水在此处最大可以约有0.05MPa的压强,在因重力产生的水压的作用下,雨水从反渗透膜滤芯26的中部向周围侧壁转移,最终经过过滤后净水在第一套筒25侧壁的细孔处流至壳体24与第一套筒25之间的净水区,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净水,解决干旱缺水地区人们的饮用水问题。当本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整理蓄水体11内部杂物或沉淀物,并对过滤网15和蛭石过滤层14进行清洗,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可以分别对第三套筒29、第二套筒27和第一套筒25进行牵引提升操作,可以对其及内部的滤芯进行清洁或更换操作,具有维护方便的特点,整体设备在对雨水进行净化时,无需其他动力要求,也不需要人工值守操作,故特别符合农村偏远干旱地区的人们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雨水收集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二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三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喷熔滤芯,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雨水收集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二套筒内部,所述第二套筒套叠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三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套筒底部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喷熔滤芯,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开孔,其内部置入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叠式无动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部件内部设有伞状过滤体,所述伞状过滤网架设在第三套筒的开口上方。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月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