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骨架
本技术属于婴儿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骨架。
技术介绍
婴儿车的出现为很多家长带小孩带来了方便,是辅助家长携带婴儿上街、散步的必须交通工具。对于婴儿伞车,其骨架轻便,而且收折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在市场上受到很大欢迎。但是对于现有的婴儿车骨架,其在收折后车骨架的长度还是较长,无法进一步减少收折后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车骨架在收折后长度较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车骨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具有一展开状态与收折状态并可放置座位,所述婴儿车骨架至少包括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侧组架、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之间的横向组架以及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下方的前轮组和后轮组,所述侧组架至少包括:前支架,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手把管和侧扶管;后撑架,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撑杆和下撑杆,所述上撑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上;下支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与下撑杆之间,所述后轮组设于下支杆下端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骨架,具有一展开状态与收折状态并可放置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骨架至少包括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侧组架、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之间的横向组架以及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下方的前轮组(21)和后轮组(22),所述侧组架至少包括:/n前支架(11),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手把管(11a)和侧扶管(11b);/n后撑架(12),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撑杆(12a)和下撑杆(12b),所述上撑杆(12a)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11)上;/n下支杆(13),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11)与下撑杆(12b)之间,所述后轮组(22)设于下支杆(13)下端或下撑杆(12b)下端;/n前脚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骨架,具有一展开状态与收折状态并可放置座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骨架至少包括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侧组架、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之间的横向组架以及设于两所述侧组架下方的前轮组(21)和后轮组(22),所述侧组架至少包括:
前支架(11),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手把管(11a)和侧扶管(11b);
后撑架(12),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上撑杆(12a)和下撑杆(12b),所述上撑杆(12a)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11)上;
下支杆(13),转动连接在所述前支架(11)与下撑杆(12b)之间,所述后轮组(22)设于下支杆(13)下端或下撑杆(12b)下端;
前脚管(14),其上端与侧扶管(11b)下段部或下支杆(13)前段部活动连接,且其下端设有所述前轮组(21);
前脚联动机构,设于所述前脚管(14)与后撑架(12)之间;
当所述婴儿车骨架收折时,所述上撑杆(12a)和下撑杆(12b)相对连接处转动靠近使所述后撑架(12)形成折弯状,且通过所述前脚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前脚管(14)一同收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杆(12a)和下撑杆(12b)相对连接处转动靠近时,所述后撑架(12)向后折弯以驱动所述前脚联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扶管(11b)枢接于所述手把管(11a)的下端,所述上撑杆(12a)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手把管(11a)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杆(12a)上端枢接于所述手把管(11a)下端的上方,且所述侧扶管(11b)与所述后撑架(12)之间还设有一上连杆(31),当所述婴儿车骨架收折时,侧扶管(11b)转动通过所述上连杆(31)联动所述后撑架(12)形成折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管(11a)与所述侧扶管(11b)枢接处为第一连接点,所述上撑杆(12a)于所述下撑杆(12b)枢接处为第二连接点,当所述婴儿车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