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整车锁定机构、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等。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只是推车车架折叠了,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不折叠,所以折叠后体积也是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座位装置、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底架、形成于所述底架上方的上车架结构;所述底架包括:前轮支杆,所述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杆的前部;后轮支杆,所述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杆的后部,所述前轮支杆与所述后轮支杆仅仅能够前后直线滑动地设置;底基架,后轮支杆与前轮支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座位装置、前轮组件(W1)、后轮组件(W2)、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P1),/n其特征在于:/n每侧的所述侧支架(P1)包括:/n底架(1)、形成于所述底架(1)上方的上车架结构(2);/n所述底架(1)包括:/n前轮支杆(12),所述前轮组件(W1)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杆(12)的前部;/n后轮支杆(13),所述后轮组件(W2)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杆(13)的后部,所述前轮支杆(12)与所述后轮支杆(13)仅仅能够前后直线滑动地设置;/n底基架(11),后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座位装置、前轮组件(W1)、后轮组件(W2)、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车架锁定机构,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P1),
其特征在于:
每侧的所述侧支架(P1)包括:
底架(1)、形成于所述底架(1)上方的上车架结构(2);
所述底架(1)包括:
前轮支杆(12),所述前轮组件(W1)设置于所述前轮支杆(12)的前部;
后轮支杆(13),所述后轮组件(W2)设置于所述后轮支杆(13)的后部,所述前轮支杆(12)与所述后轮支杆(13)仅仅能够前后直线滑动地设置;
底基架(11),后轮支杆(13)与前轮支杆(12)两个中的一个,仅仅能够绕前后延伸的底一轴(X11)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基架(11)上,
后轮支杆(13)与前轮支杆(12)两个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底基架(11)既能前后直线滑动又能转动地设置,且与所述底基架(11)之间设置有当两者前后位移时驱动相对转动的滑转同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上车架结构(2)包括:
前撑杆(21);
后撑杆(22),所述后撑杆(22)上部与所述前撑杆(21)的上部绕左右延伸的上一轴(X21)枢轴连接;
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下部仅仅能够绕前后延伸的底二轴(X12)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轮支杆(13)与前轮支杆(12)两个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底二轴(X12)与所述底一轴(X11)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接件(23)所述底基架(11)一前一后地设置,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底基架(11)中的前者与所述前撑杆(21)的下部绕左右延伸的上三轴(X23)枢轴连接,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底基架(11)中的后者与所述后撑杆(22)下部绕左右延伸的上二轴(X22)枢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上车架结构(2)还包括:
前撑滑件(24),所述前撑滑件(24)沿着所述前撑杆(21)的杆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撑杆(21)上;
驱动连杆(25),所述驱动连杆(25)与所述前撑滑件(24)绕左右延伸的上四轴(X24)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5)与所述后撑杆(22)绕左右延伸的上五轴(X25)枢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
每侧的所述上车架结构(2)还包括:
推杆组件(26),所述推杆组件(26)沿所述前撑杆(21)的杆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撑杆(21)上,所述推杆组件(26)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风,谭业鹏,胡扣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