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车辆、蓄电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129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提供电池,其具备:电池元件、覆盖该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和导电体,该导电体配设于该电池元件的外侧,该导电体具有切口部。而且提供电池模块,其具备多个电池和导电体,该电池具备电池元件和覆盖该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该导电体配设于该电池元件的外侧,该导电体具有切口部。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vehicle, power storage system, power tool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车辆、蓄电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以及电池模块,更详细而言,涉及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车辆、蓄电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个人计算机(PC)、便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汽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系统等的
中,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需要迅速扩大。例如,提出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卷绕体,该卷绕体包括分别在集电体上选择性地形成有活性物质层而成的正极以及负极、和位于上述正极以及负极之间的隔膜的层叠构造,在上述卷绕体的外周侧端部中,上述正极以及负极的各集电体中的除由上述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被覆区域以外的露出区域经由上述隔膜而相互相对,上述正极以及负极的集电体中的至少一方的露出区域具有粒子状的突起部,从而成为Rz值为2.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例如提出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构成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某一个端子的电池壳的外部以经由非导体膜绝缘的状态配备有导电性基材而成,并且上述导电性基材电连接于与上述电池壳为相反极的电极端子(参照专利文献2)。进一步,例如提出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其包括正极集电体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包括负极集电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隔膜,其配置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以及金属箔层叠体,其由具有正极电位的第一金属箔、具有负极电位的第二金属箔、以及配置于上述正极金属箔以及上述负极金属箔之间的绝缘体构成,上述绝缘体的拉伸强度比上述隔膜的拉伸强度小(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28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695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772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3提出的技术存在无法实现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的担忧。因此,现状为期望使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因此,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车辆、蓄电系统、电动工具以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目的而进行了认真研究,作为其结果,成功开发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完成本技术。即,在本技术中,提供一种电池,其具备电池元件、覆盖该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和导电体,该导电体配设于该电池元件的外侧,该导电体具有切口部。在本技术的电池中,也可以是,上述导电体配设于上述外包装体的内侧。在本技术的电池中,也可以是,上述切口部是贯通的。在本技术的电池中,也可以是,上述切口部不是贯通的。在本技术的电池中,也可以是,上述外包装体包括层压材料。另外,在本技术中,提供电池模块,其具备多个电池和导电体,该电池具备电池元件和覆盖该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该导电体配设于该电池元件的外侧,该导电体具有切口部。在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中,也可以是,上述导电体配设于上述外包装体的外侧。在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中,也可以是,上述切口部是贯通的。在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中,也可以是,上述切口部不是贯通的。在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中,也可以是,上述外包装体包括层压材料。进一步,在本技术中,提供电池包,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提供电池包,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控制部,控制该电池的使用状态;以及开关部,根据该控制部的指示切换该电池的使用状态。提供车辆,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驱动力转换装置,从该电池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转换为车辆的驱动力;驱动部,根据该驱动力驱动;以及车辆控制装置。提供蓄电系统,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具有本技术的电池;耗电装置,从该电池被供给电力;控制装置,控制从该电池向该耗电装置的电力供给;以及发电装置,上述发电装置对该电池进行充电。提供电动工具,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和从该电池被供给电力的可动部。提供电子设备,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并从该电池接受电力的供给。进一步,在本技术中,提供车辆,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模块;驱动力转换装置,从该电池模块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转换为车辆的驱动力;驱动部,根据该驱动力而驱动;以及车辆控制装置。提供蓄电系统,其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具有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耗电装置,其从该电池模块被供给电力;控制装置,控制从该电池模块向该耗电装置的电力供给;以及发电装置,上述发电装置对该电池模块进行充电,提供电子设备,其具备本技术的电池模块,并从该电池模块接受电力的供给。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此外,此处记载的效果不一定限制于此,也可以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任一个效果或者与它们实质不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所具备的导电体具有的切口部的形状的例子的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构成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果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5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果进行说明的图2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用于对本技术的比较例1的结果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的应用例(电池包)的构成的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车辆)的构成的框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蓄电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的应用例(电动工具)的构成的框图。图11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电子设备)的构成的框图。图12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1(印刷电路基板)的构成的图。图13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2(通用信用卡)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4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3(腕带式活动量计)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5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3(腕带式活动量计)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6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3(腕带式电子设备)的构成的图。图17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4(智能手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4(带式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的一部分的图。图19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4(带式电子设备)的电路构成的框图。图20是表示本技术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的应用例5(眼镜型终端)的构成的具体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技术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示出本技术的代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本技术的范围没有由此被缩小地解释。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n电池元件、覆盖所述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和导电体,/n所述导电体配设于所述电池元件的外侧,/n所述导电体具有切口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5 JP 2017-132123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元件、覆盖所述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和导电体,
所述导电体配设于所述电池元件的外侧,
所述导电体具有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体配设于所述外包装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是贯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不是贯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体包括层压材料。


6.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电池和导电体,
所述电池具备电池元件和覆盖所述电池元件的外包装体,所述导电体配设于所述电池元件的外侧,
所述导电体具有切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配设于所述外包装体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是贯通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不是贯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装体包括层压材料。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池的使用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瀬菜津子岩根伸之涌井宣考石松隆尚矢野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