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16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包括粉仓,粉仓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粉仓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落粉轴组件,粉仓与落粉轴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孔隙的底板,落粉轴组件包括一条长动力轴,在长动力轴的一侧、沿长动力轴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短落粉轴,各个短落粉轴与长动力轴平行设置,每个短落粉轴两端由轴承支撑,轴承内嵌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长动力轴通过两个轴承装置活动安装于底板上,各个短落粉轴的一端套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还分别套接在长动力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短落粉轴相互连接,短落粉轴由于长度短、好加工,且在受到载荷之后不易发生形变小,多个短落粉轴能够更好地带粉转动并且不会发生卡死。

A long span powder fa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
本技术属于增材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增材制造主要涉及激光立体成形、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激光成形修复、增材制造装备制造等技术。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航空、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等领域的金属结构件直接成形制造,因而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汽车制造、模具加工、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需求。对于大尺寸金属零部件的成型的SLM设备,其落粉装置中的落粉轴需要横跨整个成型平台,因此落粉轴在长时间使用中会由于长落粉轴中间受到较大的力矩而使落粉轴发生变形,严重时可导致中间落粉轴与粉仓之间产生较大间隙,发生漏粉现象,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此外,对于大跨度的长落粉轴,其加工难度也较高,加工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往往选择刚度更好的材料进行长落粉轴的加工;但是仍然难以在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其仅仅提高了落粉轴的使用寿命,在长时间使用后落粉轴仍然会发生变形,最终导致落粉轴漏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落粉装置中的落粉轴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形变,继而产生漏粉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包括粉仓,粉仓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粉仓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落粉轴组件,粉仓与落粉轴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孔隙的底板,落粉轴组件包括一条长动力轴,在长动力轴的一侧、沿长动力轴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短落粉轴,各个短落粉轴与长动力轴平行设置,每个短落粉轴两端由轴承支撑,轴承内嵌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长动力轴通过设置在底板底部的两个轴承装置安装于底板上,各个短落粉轴的一端套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还分别套接在长动力轴上。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长动力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传动机构为传动皮带,齿轮组件或链条中的任意一种。当传动机构为齿轮组件时,齿轮组件由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构成,其中一个齿轮固定在长动力轴上,另一个齿轮套设固定在短落粉轴上。底板底部的孔隙均匀分布。短落粉轴沿落粉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轴向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长跨距落粉轴结构,将多个短落粉轴通过设置在底板轴承座内的轴承独立连接在底板上,短落粉轴由于长度短、好加工,在受到载荷之后不易发生形变小,多个短落粉轴能够更好地带粉转动并且不会发生卡死。同时,多个落粉轴之间又是互相独立的,当其中一个短落粉轴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独立维修或更换,不影响其他段落粉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经济实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中心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两端截面图。图中,1.粉仓,2.轴承,3.落粉轴,4.长动力轴,5.底板,6.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粉仓1,粉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粉仓1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落粉轴组件,粉仓1与落粉轴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孔隙的底板5,如图2所示,落粉轴组件包括一条长动力轴4,在长动力轴4的一侧、沿长动力轴4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短落粉轴3,各个短落粉轴3与长动力轴4平行设置,每个短落粉轴3两端由轴承2支撑,轴承2内嵌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底板5上,长动力轴4通过设置在底板5底部的两个轴承装置安装于底板5上,各个短落粉轴3的一端套接有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的另一端还分别套接在长动力轴4上。长动力轴4由电机驱动转动,传动机构6为传动皮带,齿轮组件或链条中的任意一种。当传动机构4为齿轮组件时,齿轮组件由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构成,其中一个齿轮固定在长动力轴4上,另一个齿轮套设固定在短落粉轴3上。底板2底部的孔隙均匀分布。短落粉轴3沿落粉轴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轴向凹槽。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长动力轴4上,当电机驱动长动力轴时,各个传动机构同时带动与之相对应的段落粉轴转动,从而保证每个短落粉轴都同步进行传动,保证每一短落粉轴转动的一致性。供粉时,粉末从粉仓1底部的出粉口流出,通过带有孔隙的底板5,进入各个短落粉轴3上的凹槽内,传动机构驱动短落粉轴3旋转,从而使粉末落入铺粉装置中。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粉仓1与落粉轴3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即二者之间没有相对位移,故底板5的高度完全取决于粉仓1与短落粉轴3之间的距离。同时,本技术落粉装置适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粘性及粒度的粉末输送。本技术的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长跨距落粉轴结构,将多个短落粉轴通过设置在底板轴承座内的轴承相互连接,减小了落粉轴之间的力矩,从而避免落粉轴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多个短落粉轴能够更好地带粉转动并且不会发生卡死。同时,多个落粉轴之间又是互相独立的,当其中一个短落粉轴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独立维修货更换,不影响其他段落粉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经济实惠。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仓(1),粉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所述粉仓(1)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落粉轴组件,所述粉仓(1)与落粉轴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孔隙的底板(5),所述落粉轴组件包括一条长动力轴(4),在所述长动力轴(4)的一侧、沿所述长动力轴(4)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短落粉轴(3),各个所述短落粉轴(3)与长动力轴(4)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短落粉轴(3)两端由轴承(2)支撑,所述轴承(2)内嵌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底板(5)上,所述长动力轴(4)通过设置在底板(5)底部的两个轴承装置安装于底板(5)上,各个所述短落粉轴(3)的一端套接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的另一端还分别套接在长动力轴(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跨距落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仓(1),粉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粉口,所述粉仓(1)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落粉轴组件,所述粉仓(1)与落粉轴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孔隙的底板(5),所述落粉轴组件包括一条长动力轴(4),在所述长动力轴(4)的一侧、沿所述长动力轴(4)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短落粉轴(3),各个所述短落粉轴(3)与长动力轴(4)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短落粉轴(3)两端由轴承(2)支撑,所述轴承(2)内嵌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底板(5)上,所述长动力轴(4)通过设置在底板(5)底部的两个轴承装置安装于底板(5)上,各个所述短落粉轴(3)的一端套接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的另一端还分别套接在长动力轴(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杨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