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94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该结构支撑在脱硫脱硝塔的底部,脱硫脱硝塔设有呈直线排布N组,每组脱硫脱硝塔设置一个支撑结构,依次为第一,第二,…,第N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设有四个支撑点,对应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点。该支撑结构能够稳定承载了脱硫脱硝塔本体与上部设备的所有荷载,并且从支撑处以上不再设置固定的钢结构支架,减小外形尺寸,简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选择1个支撑点为固定支架,其余支撑点设置为单向或自由滑动支架,可在水平方向上X、Y两个方向伸缩,并且在脱硫脱硝塔的竖直Z方向,不设置抵消伸缩位移的构件,在脱硫脱硝塔温度变化时可沿支撑点向上自由膨胀形变。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炭基催化剂为吸附剂及催化剂的干法烟气联合脱硫脱硝系统中的脱硫脱硝塔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以炭基催化剂为吸附剂及催化剂的干法烟气联合脱硫脱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脱硫脱硝脱汞除尘一体化,消除白烟。该技术基本不消耗水,节省大量水资源,脱硫副产品是高浓度SO2,便于资源化利用,属于深度净化技术,是一项优势十分明显的新一代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在电力、钢铁、冶炼、垃圾焚烧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原理为:烟气在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及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SO2和O2及H20发生反应生成H2SO4,H2SO4吸附在炭基催化剂微孔内;同时利用炭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烟气中NOx与稀释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生成N2,实现了烟气的脱硫脱硝,吸附催化反应后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后循环利用。在炭基催化法脱硫脱硝塔中,烟气从中间的进气室进入吸附层,净化后从两侧的出气室排出;炭基催化剂从顶部进入吸附层,吸附饱和后从下部排出,在吸附层内烟气中的污染物完成气固相之间的转换。脱硫脱硝塔采用模块化设置,根据不同的烟气量选择模块的数量。脱硫脱硝塔是炭基催化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的主要设备,运行时烟气温度在120~150℃,从安装时的冷态到运行时的热态,热膨胀引起脱硫脱硝塔在水平和竖直三个方向发生位移。脱硫脱硝塔尺寸较大,稳定支撑的前提下如何应对冷热态变换的位移,对脱硫脱硝塔支撑或固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该结构支撑在脱硫脱硝塔的底部,所述脱硫脱硝塔设有呈直线排布N组,其中,N取值范围为3≤N≤6,每组脱硫脱硝塔设置一个支撑结构,依次为第一,第二,…,第N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设有四个支撑点,对应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点;其中,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Y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固定支架;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其余支撑结构的四支撑点采用支架方式与第二支撑结构相同。优选地,相邻的支撑结构共用相邻的两个支撑点。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与脱硫脱硝塔连接,下底板与底部钢结构连接;其中,固定支架的上、下底板固定连接;X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底板的螺栓孔采用X向的长孔,下底板的螺栓孔采用圆孔;Y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底板的螺栓孔采用Y向的长孔,下底板的螺栓孔采用圆孔;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并且上底板的螺栓孔采用X向长孔,下底板的螺栓孔采用Y向长孔。优选地,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规格相同。优选地,所述X向水平滑动支架、Y向水平滑动支架和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上、下滑块,上底板与上滑块连接,下底板与下滑块连接;其中X向水平滑动支架和Y向水平滑动支架在上、下滑块配合面设有对应方向的导向结构。优选地,上、下滑块之间还设有摩擦层。优选地,所述摩擦层包括上摩擦板、中摩擦板和下摩擦板;其中,上、下摩擦板分别与上、下滑块连接,中摩擦板设于上、下摩擦板之间。优选地,上滑块和下滑块采用Q235B材质;上摩擦板和下摩擦板材质选择S31603,中摩擦板材质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上、下滑块材质均采用Q235B。优选地,所述螺栓外设置有套管。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设置在错流移动床脱硫脱硝塔的底部,能够稳定承载了支撑脱硫脱硝塔本体与上部设备的所有荷载,并且从支撑处以上不再设置固定的钢结构支架,减小外形尺寸,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在脱硫脱硝塔的竖直Z方向,不设置抵消伸缩位移的构件,在脱硫脱硝塔温度变化时可沿支撑点向上自由膨胀形变。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选择1个支撑点为固定支架,其余支撑点设置为单向或自由滑动支架,可在水平方向上X、Y两个方向伸缩,不设置抵消伸缩位移的构件,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中的上摩擦块和下摩擦块选择不锈钢S31603材质,中摩擦块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降低摩擦系数,减小阻力。上滑块和下滑块采用Q235B材质,降低造价。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结构中的固定用的双头螺栓外设置有套管,冷热态变换时,在局部双头螺栓与孔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脱硫脱硝塔、支撑结构和下部钢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中支撑结构中支撑点的结构及布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中固定支架与上、下底板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X向、Y向和双向水平滑动支架与上、下底板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三中冷态时X向滑动支架上、下底板位置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三中冷态时Y向滑动支架上、下底板位置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三中冷态时双向滑动支架上、下底板位置俯视图;图8为实施例四中上、下滑块相对位置俯视图;图9为实施例四中导轨安装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四中冷态时X向滑动支架上、下底板位置侧视图;图11为实施例五中上滑块、摩擦层和下滑块位置放大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六中套管与螺栓位置示意图;其中:1-上底板;101-第一长孔;2-固定支架;201-上滑块;202-下滑块;203-固定螺栓;204-导轨;205-上摩擦板;206-中摩擦板;207-下摩擦板;3-下底板;301-圆孔;302-第二长孔;4-双头螺栓;5-螺母;6-垫圈;7-套管;8-脱硫脱硝塔;9-下部钢结构;10-支撑结构;11-第一支撑点;12-第二支撑点;13-第三支撑点;14-第四支撑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支撑结构10设置在错流移动床脱硫脱硝塔8与下部钢结构9之间,能够稳定承载了支撑脱硫脱硝塔8本体与上部设备的所有荷载,并且从支撑处以上不再设置固定的钢结构支架,减小外形尺寸,简化结构。脱硫脱硝塔8设有呈直线排布N组,其中N的取值范围是3≤N≤6,本实施例中以N=4示例。每组脱硫脱硝塔8高H为35米,宽S为10米,长L为7米,每组脱硫脱硝塔8设置对称的两列吸附层和一个支撑结构10。本实施例对应4组脱硫脱硝塔8依次设置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10对应四个角分别设有四个支撑点,对应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点;其中,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11为Y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12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13为X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该结构支撑在脱硫脱硝塔的底部,所述脱硫脱硝塔设有呈直线排布N组,其中,N取值范围为3≤N≤6,其特征在于:每组脱硫脱硝塔设置一个支撑结构,依次为第一,第二,…,第N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设有四个支撑点,对应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点;其中,/n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Y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固定支架;/n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n其余支撑结构的四支撑点采用支架方式与第二支撑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该结构支撑在脱硫脱硝塔的底部,所述脱硫脱硝塔设有呈直线排布N组,其中,N取值范围为3≤N≤6,其特征在于:每组脱硫脱硝塔设置一个支撑结构,依次为第一,第二,…,第N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设有四个支撑点,对应依次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点;其中,
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Y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固定支架;
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二支撑点为双向水平滑动支架,第三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第四支撑点为X向水平滑动支架;
其余支撑结构的四支撑点采用支架方式与第二支撑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支撑结构共用相邻的两个支撑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脱硝塔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与脱硫脱硝塔连接,下底板与底部钢结构连接;
其中,固定支架的上、下底板固定连接;X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底板的螺栓孔采用X向的长孔,下底板的螺栓孔采用圆孔;Y向水平滑动支架的上、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底板的螺栓孔采用Y向的长孔,下底板的螺栓孔采用圆孔;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春强邢德山柴晓琴樊腾飞谷建功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