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状医疗用具以及管状医疗用具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状医疗用具、以及在体内输送管状医疗用具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开发了将管状医疗用具输送并配置在体内的病变部的最小侵害治疗技术。作为这样的管状医疗用具,例如能够使用支架、支架移植物、闭塞器、输液导管、人工瓣膜等。它们中的支架通常是治疗由于血管或者其它生物体内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而产生的各种疾病的管状医疗用具。详细而言,是在狭窄部位或者闭塞部位等病变部配置支架,由此能够在半径方向扩张病变部的管腔,能够将管腔径维持为规定的大小的管状医疗用具。支架被分类为气囊扩张型支架与自扩张型支架。气囊扩张型支架通过安装支架的气囊而扩张到规定的大小,自扩张型支架通过除去抑制支架的扩张的外部部件而自己扩张到规定的大小。然而,在上述最小侵害治疗技术中,使用了通过体内管腔而向病变部输送管状医疗用具,将管状医疗用具留置在病变部的输送装置。上述输送装置具备管,在使管状医疗用具保持于管腔内的状态下,通过体内管腔而向病变部输送管状医疗用具。管状医疗用具一般以被缩径到输送装置的管腔内径以下的状态被装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医疗用具,是被形成为大致管状体,且由合金形成的管状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n在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一端,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7 JP 2017-1341701.一种管状医疗用具,是被形成为大致管状体,且由合金形成的管状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一端,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一端部,
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另一端,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另一端部,
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中央,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中央部时,
由下述试验法计算出的比(差V/差W)为3以上,
(试验法)
在将所述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设为100%,并以所述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成为25%的方式进行缩径时,从在该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成为75%的时刻的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另一端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较小的一个,减去所述中央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而计算出差V;接下来,缩径之后,在以平均直径至少成为75%的方式进行扩径时,从在该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成为75%的时刻的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另一端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较小的一个,减去所述中央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而计算出差W;接下来,计算出所述差V与所述差W之比(差V/差W)。
2.一种管状医疗用具,是被形成为大致管状体,且由合金形成的管状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一端,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一端部,
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另一端,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另一端部,
将包含所述管状医疗用具在轴向上的中央,且长度相对于该管状医疗用具的轴向长度L1为10%的区域设为中央部,
将所述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设为100%,以所述管状医疗用具的平均直径成为75%的方式进行缩径时,
所述一端部以及所述另一端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比所述中央部在半径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扩张力大,并且,
对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另一端部的合金而言,奥氏体相变结束温度Af为体温以下,R′相变结束温度Rf′与奥氏体相变结束温度Af之差X满足1℃以上12℃以下,
对所述中央部的合金而言,奥氏体相变结束温度Af为体温以下,R′相变结束温度Rf′与奥氏体相变结束温度Af之差Y比所述差X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端部的最大外径D2以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最大外径D3比所述中央部的最大外径D1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医疗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医疗用具中,包含能够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亮吾,市村想生,别所贞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