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4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包括髂骨外固定杆、金属骨针、固定夹、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和股骨外固定杆;所述的固定夹正面和侧边分别设有通孔和侧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侧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和股骨外固定杆底部和顶部设有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顶部与第一固定圈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底部与第二固定圈顶部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证髋关节有一定间隙,确保了青年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恢复期可早期下地活动,又使髋关节处于非负重状态,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恢复和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髋关节活动型外固定架。

An external fixator for hip joint com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
技术介绍
国内外文献均报道,青年患者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占有较高比例,治疗方案各种各样。对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保髋”为目前主流治疗方法,常用的疗法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活血、解痉、中药等药物治疗;冲击波、理疗等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髓心减压、腓骨移植、髋关节外科脱位等技术。以上技术使青年患者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段得到极大的丰富。对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首选的方案是内固定,尽可能避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者骨头坏死的出现。虽然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对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尽管经过各种方法的治疗,仍会有很多患者面临治疗失败的风险。青年患者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年轻患者难以耐受长达半年甚至以上的非负重期。只有髋关节处于不负重状态,上身重量不经过股骨头颈,股骨头颈不受压,才能为股骨头恢复股骨颈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一旦有一定压力通过股骨头颈,必然会影响股骨头颈内新生血管,甚至直接因压迫造成股骨头植骨区的塌陷。有临床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术后治疗成功率与患者卧床长短在一定时间内成正比,即髋关节处于无压力状态、股骨头颈不受压的时间越长,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越高;同样股骨头坏死患者也是如此。但是年轻患者,对活动需求大,在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经过治疗后,临床疼痛等严重症状消失,难以遵照医嘱严格卧床、避免负重,因此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保证髋关节有一定间隙,确保了青年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又使髋关节在治疗恢复期处于非负重状态,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恢复和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髋关节活动型外固定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包括髂骨外固定杆、金属骨针、固定夹、第一固定圈、第二固定圈、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和股骨外固定杆;所述的固定夹正面和侧边分别设有通孔和侧孔;所述的金属骨针端头设有螺纹尖头,另一端插放在固定夹的通孔上;所述的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侧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和股骨外固定杆底部和顶部设有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穿过固定夹的侧孔与第一固定圈顶部连接;所述的股骨外固定杆穿过固定夹的侧孔与第二固定圈底部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设于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顶部与第一固定圈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底部与第二固定圈顶部相互连接。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可弯曲的金属导管;所述的连接杆一端折弯,另一端为直杆,中间为弹簧;所述的连接杆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的金属导管套在连接杆上。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折弯端成15°~20°。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弹簧的长度为20mm,压力状态下弹簧最短为15mm。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金属骨针与固定夹的数量相同;所述的金属骨针之间的距离为2cm-5cm。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固定夹为圆片型;所述的固定夹的厚度为2cm-4cm。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为圆柱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青年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先行保髋或固定钉手术,手术完成后,再行跨髋关节外固定架手术;髂骨翼选择同一平面,然后在股骨外侧偏前0-0度股骨侧选择与同一平面,分别将金属骨针的螺纹尖头水平植入髂骨和股骨内,确保金属骨针位于髂骨翼内,金属骨针另一端插入固定夹的通孔内,通过牵引床或者手术助手徒手牵引患者的下肢,使患者髋关节处于拉开状态并维持,在髂骨外固定杆和股骨外固定杆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旋上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应用扣克钳或复位钳夹住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使之处于最短状态,为了撑开髋关节,让上身的重量不要压股骨头,并将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的弹性部分中点放置于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位,将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放置在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分别旋钮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使得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套紧固定,松开扣克钳或复位钳,安装完毕。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利用抗压活动型连接结构能保证髋关节有一定间隙,确保了青年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恢复期处于非负重状态,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恢复和股骨颈骨折的愈合。2、本技术能够让青年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即获得下床活动的机会,大大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3、本技术能保证髋关节有一定活动度,避免长期卧床或其他治疗方法出现的髋关节僵硬。4、本技术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有外展15°~20°的角度,保证患者平卧位时髋关节处于最有利恢复的体位。5、本技术采用外的固定手段为微创治疗,创伤小,拆除外固定后恢复快。6、本技术不需采用复杂手术方式,能行普通外固定手术的医师均可掌握手术操作,无需进修学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夹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圈示意图。图中序号以及相对应的名称:a-髂骨,b-股骨,1-金属骨针,2-髂骨外固定杆,3-固定夹,31-通孔,32-侧孔,4-第一固定圈,5-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1-连接杆,52-金属导管,6-第二固定圈,7-股骨外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包括髂骨外固定杆2、金属骨针1、固定夹3、第一固定圈4、第二固定圈6、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和股骨外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夹3正面和侧边分别设有通孔31和侧孔32;所述的金属骨针1端头设有螺纹尖头,另一端插放在固定夹3的通孔31上;所述的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侧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和股骨外固定杆7底部和顶部设有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一固定圈4顶部连接;所述的股骨外固定杆7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二固定圈6底部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设于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之间;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顶部与第一固定圈4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底部与第二固定圈6顶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包括连接杆51和可弯曲的金属导管52;所述的连接杆51一端折弯,另一端为直杆,中间为弹簧;所述的连接杆51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的金属导管52套在连接杆51上。所述的折弯端成15°。所述的弹簧的长度为20mm,压力状态下弹簧最短为15mm。所述的金属骨针1与固定夹3的数量相同;所述的金属骨针1之间的距离为2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髂骨外固定杆(2)、金属骨针(1)、固定夹(3)、第一固定圈(4)、第二固定圈(6)、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和股骨外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夹(3)正面和侧边分别设有通孔(31)和侧孔(32);所述的金属骨针(1)端头设有螺纹尖头,另一端插放在固定夹(3)的通孔(31)上;所述的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侧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和股骨外固定杆(7)底部和顶部设有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一固定圈(4)顶部连接;所述的股骨外固定杆(7)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二固定圈(6)底部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设于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之间;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顶部与第一固定圈(4)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底部与第二固定圈(6)顶部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髂骨外固定杆(2)、金属骨针(1)、固定夹(3)、第一固定圈(4)、第二固定圈(6)、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和股骨外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夹(3)正面和侧边分别设有通孔(31)和侧孔(32);所述的金属骨针(1)端头设有螺纹尖头,另一端插放在固定夹(3)的通孔(31)上;所述的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侧边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和股骨外固定杆(7)底部和顶部设有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的髂骨外固定杆(2)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一固定圈(4)顶部连接;所述的股骨外固定杆(7)穿过固定夹(3)的侧孔(32)与第二固定圈(6)底部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设于第一固定圈(4)和第二固定圈(6)之间;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顶部与第一固定圈(4)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机构(5)底部与第二固定圈(6)顶部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抗压活动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压活动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林胡德宏沈茂荣李宏宇张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骨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