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诈骗分子作案手段呈现精准化的趋势,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的信任进行诈骗的方式屡屡得逞,即诈骗分子的作案思路为利用人信任的对象/事物,容易被其诈骗的弱点,如冒充学校老师向学生家长发送诈骗信息,如冒充领导向员工发送诈骗信息等,如传销人员诈骗老年人等,对于此种作案手段防不胜防。因此,如何识别出各种诈骗类型的潜在受害用户,以加强受害社交关系人群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和装置。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获取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所述社交簇包括关键被叫以及与所述关键被叫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多个主叫;根据所述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识别所述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根据所述社交簇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获取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所述社交簇包括关键被叫以及与所述关键被叫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多个主叫;/n根据所述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识别所述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根据所述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各社交簇之间的关系识别其他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电信诈骗潜在受害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获取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所述社交簇包括关键被叫以及与所述关键被叫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多个主叫;
根据所述社交簇中主叫的受害信息识别所述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根据所述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以及各社交簇之间的关系识别其他社交簇中的潜在受害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社交簇的步骤:
筛选出同一号码在指定周期内作为被叫的有效话单,所述有效话单为通话时长超过T1的话单;
从有效话单中筛选出与所述同一号码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主叫,所述与同一号码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主叫为在所述指定周期内与所述同一号码通话次数超过N1且通话时长超过T1的主叫;
如果在所述指定周期内与所述同一号码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主叫达到指定数量,建立以所述同一号码为关键被叫,包含多个与所述关键被叫具有稳定通话关系的主叫的社交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社交簇的步骤还包括:
将社交簇中在所述指定周期内与所述关键被叫的通话时长不小于T2且通话次数不小于N2的主叫确定为社交簇的内环主叫,其中,T2>T1且N2>N1;
将社交簇中除内环主叫以外的其他主叫确定为社交簇的外环主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各社交簇之间的关系的步骤:
如果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一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不小于第一数值,以及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二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不小于第一数值,判定所述第一社交簇与所述第二社交簇等价;
如果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一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小于第一数值,且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二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不小于第一数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社交簇包含所述第二社交簇;
如果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一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大于等于第二数值且小于第一数值;且第一社交簇和第二社交簇中重叠的主叫数量占第二社交簇中主叫数量的比例大于等于第二数值且小于第一数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社交簇与所述第二社交簇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社交簇中关键被叫的社会身份信息包括:
通过网络黄页和电信运营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刚,朱艳云,张晨,戴晶,邵妍,李元锋,胡入祯,杜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