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451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个测量模块、现场控制服务器、数据可视化平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机、以及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所述数据交换机用于建立万兆级光纤数据通讯局域网;所述多个测量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双向通讯连接,并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由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进行远程数据备份。为保证大量数据的实时有效传输,建立万兆级光纤数据传输局域网,所有数据通过配备万兆级数据传输接口的数据交换机进行数据的交互与传输。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model tes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悬浮隧道SFT(SubmergedFloatingTunnel)是一种建设悬浮于水中的一种大型跨海交通构筑物,是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后又一种人类未来实现深海峡湾跨越的重大交通运输工程,是未来解决峡湾跨越、深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重要方式,对引领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将利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理论分析、设计评估等多种手段,开展悬浮隧道涉及的水动力与结构、锚固系统、连接结构、工程材料、施工工法及装备等一系列专题研究,拟在工程理论、关键技术及施工装备等方面形成多项突破。这些创新将引领和推动中国在水动力学、流固耦合、结构岩土、工程材料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进步,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由于悬浮隧道所处环境较为复杂,与其相对应的三维物理模型试验(图1示出了目前建立的针对于悬浮隧道的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的部分模型结构示意图)会涉及到对众多物理量的采集,以及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测量模块、现场控制服务器、数据可视化平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机、以及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所述数据交换机用于建立万兆级光纤数据通讯局域网;所述多个测量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双向通讯连接,并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n其中,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用于在向多个测量模块发出采集指令之前,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以同步所述多个测量模块的时钟值;以及向所述多个测量模块发出开启指令,以使所述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模型试验过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测量模块、现场控制服务器、数据可视化平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机、以及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所述数据交换机用于建立万兆级光纤数据通讯局域网;所述多个测量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双向通讯连接,并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与所述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用于在向多个测量模块发出采集指令之前,对多个测量模块进行时钟标定,以同步所述多个测量模块的时钟值;以及向所述多个测量模块发出开启指令,以使所述多个测量模块开始采集工况数据并向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同步传输其采集到的工况数据,以及在当天试验结束后向多个测量模块发出关闭指令;并用于向数据库服务器同步传输其接收到的所有工况数据以及对控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或数据删除;以及向数据可视化平台同步传输其接收到的所有工况数据并接受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的反馈控制;
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用于对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于实时显示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并根据其统计分析的结果对现场控制服务器进行反馈控制;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工况数据,并在当天试验结束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控制,通过数据加密算法对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工况数据向所述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进行单向异地传输,以使所述多个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能够接收所述工况数据并进行远程数据备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第一数据库服务器、第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一数据库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数据库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所述局域网与所述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单向通讯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传输的工况数据并存储所述工况数据;并在当天试验结束后、在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交换机向所述第二数据库服务器单向传输其存储的工况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服务器能够在接收完来自第一数据库服务器的工况数据后,向所述异地数据备份服务器单向传输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临时数据库与正式数据库,其中,所述临时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实时接收现场控制服务器通过数据交换机单向传输的工况数据;并在能够基于所述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指令开始或停止向所述正式数据库服务器单向传输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
所述正式数据库能够存储来自所述临时数据库传输的工况数据,并能够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数据删除指令删除其存储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单向通讯连接的异地监控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可视化平台能够在接收来自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工况数据的同时,向所述异地监控数据库服务器传输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以实时共享其接收到的工况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量模块包括:姿态测量模块、加速度测量模块、缆力测量模块、应变测量模块、轴向伸长量测量模块、摄像模块、流量模块、流速模块和波浪模块;
所述姿态测量模块包括一个姿态测量总控制器和多个姿态测量传感器;其中,所述姿态测量总控制器用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时钟标定指令,对所述多个姿态测量传感器进行时钟标定;并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开启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姿态测量传感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所述多个姿态测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同步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关闭指令同时关闭所述多个姿态测量传感器;
所述加速度测量模块包括一个加速度测量总控制器和多个加速度测量传感器;其中,所述加速度测量总控制器用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时钟标定指令,对所述多个加速度测量传感器进行时钟标定;并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开启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加速度测量传感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所述多个加速度测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同步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关闭指令同时关闭所述多个加速度测量传感器;
所述缆力测量模块包括一个缆力测量总控制器和多个缆力测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缆力测量总控制器用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时钟标定指令,对所述多个缆力测量传感器进行时钟标定;并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开启指令控制所述多个缆力测量传感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所述多个缆力测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同步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关闭指令同时关闭所述多个缆力测量传感器;
所述应变测量模块包括一个应变测量总控制器和多个应变测量传感器;其中,所述应变测量总控制器用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时钟标定指令,对所述多个应变测量传感器进行时钟标定;并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开启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应变测量传感器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并将所述多个应变测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同步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关闭指令同时关闭所述多个应变测量传感器;
所述轴长伸长量测量模块包括一个轴长伸长量测量总控制器和多个轴长伸长量测量传感器;其中,所述轴长伸长量测量总控制器用于基于现场控制服务器的时钟标定指令,对所述多个轴长伸长量测量传感器进行时钟标定;并基于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川林巍陈志军周卓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