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上靶向传播能力度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44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杂网络上靶向传播能力度量方法,提出了一个逆向局部路径(Reversed Local Path——RLP)算法,通过计算从目标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局部路径来对节点的扩展能力,定义并量化了网络中节点的靶向传播能力,挑选出传播源,并对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对局部目标具有较高传播能力的节点时,能明显优于已有的度、k‑壳和介数等方法。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识别的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可以有效避免传播过程中感染非目标节点。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计算复杂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对挑选传播源和靶向控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Measurement method of target propagation capability on complex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网络上靶向传播能力度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上的计算传播学领域,应用目标为挑选传播源,主要根据已知目标节点,结合网络结构计算网络中节点的靶向传播能力。
技术介绍
传播是实际系统中的基本动态过程,在物理、化学、社会科学、生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生物以及社会中很多复杂性模式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传播进行建模,比如疾病传播和舆论传播等,网络中度分布的异质性会传播的临界概率,利用转发、评论记录来构建网络,对传播范围、可预测性进行研究。计算传播学是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人类传播行为的可计算性,以传播网络分析、传播文本挖掘、数据科学等为主要分析工具,(以非介入的方式)大规模地收集并分析人类传播行为数据,挖掘人类传播行为背后的模式和法则,分析模式背后的生成机制与基本原理,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新闻和计算广告等场景。近年来,人们对复杂网络中节点的传播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识别影响力强的节点可以帮助建立更好的传播策略以及更有效的免疫策略,如K-壳、度、介数等均可作为中心性的衡量方法,现有的工作对于传播者影响力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杂网络上靶向传播能力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获取的数据建立网络结构,提取出最大连通集团,选定目标群体,给出逆向路径算法计算出网络中节点的靶向传播能力值,并挑选传播能力强的节点作为传播源,在社交网络中有大量的信息在用户之间传播,当信息不需要发送给所有用户、而是要影响到特定的一组用户即目标用户时,通过挑选特定传播源进行靶向传播,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构建网络/n1-1)收集数据,选取某一信息在一个月内的转发者作为构建网络的节点,获取用户间的关注关系;/n1-2)根据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建立网络,若a关注b则在两个节点建立一条由B指向A的有向连边,得到所有节点的连接关系;/n1-3)根据连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杂网络上靶向传播能力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获取的数据建立网络结构,提取出最大连通集团,选定目标群体,给出逆向路径算法计算出网络中节点的靶向传播能力值,并挑选传播能力强的节点作为传播源,在社交网络中有大量的信息在用户之间传播,当信息不需要发送给所有用户、而是要影响到特定的一组用户即目标用户时,通过挑选特定传播源进行靶向传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网络
1-1)收集数据,选取某一信息在一个月内的转发者作为构建网络的节点,获取用户间的关注关系;
1-2)根据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建立网络,若a关注b则在两个节点建立一条由B指向A的有向连边,得到所有节点的连接关系;
1-3)根据连边关系得到网络的邻接矩阵A,对网络进行提取,提取出网络的最大连通集团,作为传播的底层网络;
步骤2.选择目标节点
根据传播目的选取特定节点作为传播的目标节点;
步骤3.计算靶向传播能力
3-1)根据网络结构逆向找到目标节点的1阶近邻、2阶近邻、3阶近邻,以此作为传播源的挑选范围;
3-2)根据所有目标节点传播到某一节点的距离计算改节点的得分,并根据距离远近对得分进行加权;
3-3)根据3-2)中的加权得分相加,得到逆向局域靶向传播的值,数值作为其靶向传播能力;
步骤4.挑选传播源
4-1)根据3-3)中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排序,值最高的节点为靶向传播能力最强的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传播源;
4-2)运用SIR模型,分别以网络中非目标节点的传播源进行模拟,计算目标节点中被感染的比例,得到节点的真实靶向传播能力;
1-1)利用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计算两排名之间的关系,以说明逆向局域路径算法对靶向传播的有效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靶向传播能力,其对应步骤3-2)具体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安孙烨张奥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