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端子固定在连接器本体内的方法及所形成的连接器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059,589的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用于将端子固定在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壳体内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形成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如图1A和1B所示,弹性锁舌2已经用于将电端子4保持在连接器本体8的端子腔6内。已经发现这些锁舌2具有若干缺点。已经发现用于形成这些锁舌2的冲压模具的特征需要繁多的模具维护,这是由于这些特征倾向于相当快地磨损。另外,当电端子4插入端子腔6中时,由于确保锁舌1的锁定所需的多余行程,锁舌2引起端子腔6内的端子位置的变化。另外,可能存在将电端子4安置在端子腔6内所需的插入力的大的变化。已经发现,这在较小型端子中是尤其普遍的,较小型端子即具有0.5mm或更小的直径的端子。因此,期望一种用于将端子固定在连接器壳体内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这些问题。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讨论的主题不应仅仅因为在背景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电端子(12)固定在连接器本体(16)内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na)提供(102)所述连接器本体(16),所述连接器本体(16)限定穿过其中的纵向端子腔(14);/nb)提供(104)所述电端子(12),其中,所述电端子(12)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电端子(12)附接到第一导体的第一连接部分(18)、被构造成与第二导体互连的第二连接部分(20)、以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18)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20)中间的过渡部分(22);/nc)将所述电端子(12)布置(106)在所述端子腔(14)内;以及/nd)使所述连接器本体(16)的外表面(24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9 US 16/059,5891.一种将电端子(12)固定在连接器本体(16)内的方法(100),所述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102)所述连接器本体(16),所述连接器本体(16)限定穿过其中的纵向端子腔(14);
b)提供(104)所述电端子(12),其中,所述电端子(12)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电端子(12)附接到第一导体的第一连接部分(18)、被构造成与第二导体互连的第二连接部分(20)、以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18)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20)中间的过渡部分(22);
c)将所述电端子(12)布置(106)在所述端子腔(14)内;以及
d)使所述连接器本体(16)的外表面(24)的一部分变形(108),以制造从所述连接器本体(16)的内表面(28)突出到所述端子腔(14)中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18)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20)中间的突起(26),从而将所述电端子(12)固定在所述端子腔(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26)被表征为具有大致圆顶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步骤c)和d)以列出的顺序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大致圆柱形的探头(30)将所述连接器本体(16)的所述外表面(24)朝着所述端子腔(14)的所述内表面(28)按压来形成所述突起(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30)的与所述外表面(24)接触的一端具有大致平坦的中心部段(32),所述中心部段(32)由具有凸形-凹形-凸形轮廓的复合弯曲部段(34)同心地围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28)限定从所述内表面(28)延伸到所述端子腔(14)中的脊,其中,所述脊在步骤c)之前形成,并且所述脊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电端子(12)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6)的所述外表面(24)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端子腔(14)的所述内表面(28)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所述外表面(24)的其它部分与所述内表面(28)之间的径向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6)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是20%玻璃填充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是相应的第一电端子(12),并且所述第二导体是相应的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R·莫雷略,J·M·雷尼,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