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预应力体系,已经在国内的水利、桥梁、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工程中推广应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功能性构件-缓粘结预应力筋,其是利用缓慢凝固的树脂包裹在钢绞线上,外面再包裹一层塑料护套制成。树脂的凝固比较缓慢,需要3个月以上,一般在固化过程的初期进行张拉,张拉时缓粘结预应力筋与无粘结预应力筋性能接近,施工过程简单、布筋方便。待树脂完全固化后,树脂与预应力筋及外包的塑料护套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受外部护套的定型,内部的树脂亦成护套的肋状结构,成肋状结构的护套和内部树脂与周围混凝土咬合,达到共同受力的目的。目前,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研究国内外已经研究的比较成熟,如专利CN201620066099.X公开了一种增强型缓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涂覆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缓凝粘合剂层以及包覆在缓凝粘合剂层外的外包护套,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由7根直径相同或19根直径不同的钢丝捻制而成;预应力筋的表面均匀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包括缓凝粘结剂、预应力钢绞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粘结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100-120份环氧树脂,所述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0-150份基材聚乙烯、10-20份不饱和酸酐接枝的聚乙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包括缓凝粘结剂、预应力钢绞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粘结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100-120份环氧树脂,所述护套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0-150份基材聚乙烯、10-20份不饱和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为0.5-1.5%,优选为1.0-1.5%;所述不饱和酸酐包括马来酸酐,苯基马来酸酐、二甲基顺丁烯二酸酐及柠康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聚乙烯熔融指数为0.1-1.0g/10min,所述不饱和酸酐接枝的聚乙烯所采用的聚乙烯熔融指数为2-10g/10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聚乙烯熔融指数为0.4-0.7g/10min,所述不饱和酸酐接枝的聚乙烯所采用的聚乙烯熔融指数为2-5g/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100-120份、稀释剂5-15份、低分子量聚酰胺10-25份、气相二氧化硅3-10份及水泥15-30份,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优选经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改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值为0.48-0.54mol/100g;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选自马来酸酐与烯基酰胺的共聚物,所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均分子量为1×105-1×106,所述马来酸酐与烯基酰胺的摩尔比为1:5-1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李青,张鹏,陈彬毅,张喆,周黎光,汤世均,王棣彬,王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鹏旭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