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
技术介绍
传统地漏内部拐角众多,排水时,高速水流冲击产生水花飞溅效果,造成能量损失,从而影响水流流速,降低排水流量。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内部设有曲面的地漏,然而这种地漏仅在内侧顶部设置了一小段曲面,这小段曲面仅起到初始导流的作用,并不能有效解决因水流冲击造成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包括外壳单元、进水单元,进水单元处于外壳单元内;进水单元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导流曲面,外壳单元内侧面设有第二导流曲面,流体进入进水单元后,依次贴着第一导流曲面、第二导流曲面流动,且第二导流曲面底端形成地漏底端的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曲面和/或第二导流曲面的竖向截面包括最速曲线。进一步的,还包括芯子,该芯子位于外壳单元内,并可上下运动地连接于所述进水单元;该芯子与进水单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包括外壳单元、进水单元,进水单元处于外壳单元内;其特征在于:进水单元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导流曲面,外壳单元内侧面设有第二导流曲面,流体进入进水单元后,依次贴着第一导流曲面、第二导流曲面流动,且第二导流曲面底端形成地漏底端的排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包括外壳单元、进水单元,进水单元处于外壳单元内;其特征在于:进水单元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导流曲面,外壳单元内侧面设有第二导流曲面,流体进入进水单元后,依次贴着第一导流曲面、第二导流曲面流动,且第二导流曲面底端形成地漏底端的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曲面和/或第二导流曲面的竖向截面包括最速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子,该芯子位于外壳单元内,并可上下运动地连接于所述进水单元;该芯子与进水单元配合形成排水密封位,且芯子通过向下运动开启排水,芯子通过向上复位关闭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外表面设有第三导流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向下运动时,其与所述外壳单元之间形成的流道构成文丘里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呈中空结构,且所述芯子通过第一弹性件进行复位,该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芯子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呈扁球体或圆球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座、螺纹连接于该进水座底部的支架,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与进水座之间的密封环;所述第一导流曲面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单元内侧面的上导流曲面和设置在所述支架、密封环的下导流曲面,上导流曲面通过下导流曲面与所述第二导流曲面衔接;所述芯子活动连接于进水座,并与密封环配合形成排水密封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座内侧顶部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导流板,用于阻止漩涡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水头损失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单元包括面板、接头、底座,接头顶部与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梁绍团,郑继隆,王帆,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