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39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芯线,包括芯部的无机吸热材料和外部的金属外壳。所述包芯线在铸造过程中通过喂线机将其喂入结晶器或铸锭模内的钢液中。包芯线的金属外壳逐渐熔化并进入钢液(不影响钢液成分),芯部的无机吸热材料同时吸收显热熔化并上浮至表面,从而降低钢液的过热度,加快钢液的冷却速率,最终实现提高铸坯质量的目标。

A kind of cored wire for reducing superheat of molten steel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过热度是决定铸坯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对于连铸而言,过热度过大,会恶化中心偏析、诱发拉漏事故、促进柱状晶生长,而低过热度浇铸则可以提高拉速、减少拉漏事故、提高等轴晶率及铸坯内外部质量。此外,低过热度浇铸也可以降低出钢温度,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但低过热度浇铸往往又会导致浇铸过程的水口结瘤。对于模铸,低过热度浇铸则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目前,控制钢水过热度主要通过调控出钢温度、钢包及中间包烘烤温度等过程实现。然而,这些措施依然未能很好的解决低过热度浇铸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将无机吸热材料棒插入钢锭模内的钢液中可以降低钢液的过热度,改善凝固组织,提高铸坯质量。然而,由于无机吸热材料强度低,脆性大,放置在钢锭模中受钢液冲击容易破碎,未熔化即上浮,吸热效果受到明显影响。此外,裸露的无机吸热材料容易吸潮,且不方便搬运。再者,钢连铸的结晶器内腔较为狭窄,吸热棒不适合在连铸过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包芯线通过喂线机喂入结晶器或钢锭模内钢液中,一方面降低了钢液过热度,提高了铸坯质量,另一方面避免了连铸过程水口堵塞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不改变现有的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包括芯部无机吸热材料和在所述芯部外部的金属外壳。优选的,所述无机吸热材料的熔化温度或液相线温度较所铸钢的液相线温度低30℃以上。优选的,所述无机吸热材料为CaF2或CaO-CaF2。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材料为纯铁、钢或纯铝。优选的,所述芯线由无机吸热材料通过熔化-凝固法制备得到。所述钢液为连铸过程或模铸过程中的钢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芯线降低钢液过热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喂线机,将所述包芯线喂入钢液中。优选的,所述喂线完成的条件为:使所述钢液的过热度降低3~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包括芯部无机吸热材料和在所述芯部外部的金属外壳。所述包芯线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不影响钢液成分。包芯线所使用的无机材料熔化后上浮去除;包芯线金属外壳熔化后进入钢水,成为钢水成分,两者均不会影响钢水成分。2)包芯线所使用的无机吸热材料为常见的材料,其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芯线降低钢液过热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喂线机,将所述包芯线喂入钢液中。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实现钢液过热度精准控制。钢液的过热度可通过控制包芯线喂入量进行适当调节;过热度降低可有效改善铸坯凝固组织和宏观偏析,提高铸坯质量。2)包芯线直接喂入结晶器降低钢液过热度,避免了常规工艺条件下低过热度浇铸导致水口堵塞的问题。3)喂线技术本身发展成熟,但尚未出现利用无机材料喂线技术降低钢液过热度的方法。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包芯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芯部无机吸热材料,2为金属外壳);图2为实施例1所述方法所用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3为覆盖剂,4为包芯线,5为主传动装置,6为绕线盘,7为喂线机,8为钢液,9为钢锭模);图3为实施例2所述方法所用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10连铸坯壳,11为结晶器,12为中间包,13为钢包)。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包括芯部的无机吸热材料和在所述芯部外部的金属外壳。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包芯线的尺寸(即直径)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述包芯线的尺寸。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厚度优选为0.2~0.5m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外壳的材料优选为纯铁、钢或纯铝;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外壳的材料优选参考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选外壳金属材料以不影响钢液成分为标准。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机吸热材料的熔化温度或液相线温度优选较所铸钢的液相线温度低30℃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机吸热材料优选为CaF2或CaO-CaF2。当所述无机吸热材料为CaO-CaF2时,本专利技术对两者配比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所述CaO-CaF2满足“熔化温度或液相线温度优选较所铸钢的液相线温度低30℃以上”的条件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芯部无机材料为CaO-CaF2时,优选通过熔化-凝固法制备得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熔化-凝固法的过程优选为将无机材料加热到1500℃以上保温,待其完全熔化后,冷却凝固。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包芯线的制备方法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包芯线的制备过程即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芯线降低钢液过热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喂线机,将所述包芯线喂入钢液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喂线完成的条件优选为:使所述钢液的过热度降低3~10℃。所述钢液的过热度优选通过热电偶来检测。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喂线的速率和所述包芯线的喂线量优选根据钢液量和具体的铸造过程进行确定。当铸造过程为模铸时,优选按照图2所示的示意图进行喂丝,其具体过程优选为:将包芯线安装在绕线盘6中,并固定于喂线机7上;在钢锭模9内注入钢液8,启动喂线机7,并通过主传动装置5控制喂丝速率,将包芯线4喂入钢液8中,包芯线4进入钢液8中后,包芯线4逐渐熔化,金属外壳2熔化进入钢液,芯部无机吸热材料1吸收钢液8中的显热熔化并上浮至表面,喂入所需包芯线长度,过热度降低至3~10℃时,喂线完毕,关闭喂线机7,模铸完成。当铸造过程为连铸时,优选按照图3所示的示意图进行喂线,其具体过程优选为:将包芯线安装在绕线盘6中,并固定于喂线机7上;钢液8经钢包13和中间包12,进入结晶器11。在结晶器11冷却下连铸坯壳10形成。连铸开始,启动喂线机7,并通过主传动装置5控制喂线速率,将包芯线4喂入钢液8中,包芯线4进入钢液8中后,包芯线4逐渐熔化,金属外壳2熔化进入钢液。芯部无机材料1吸收钢液8中的显热熔化并上浮至表面。包芯线以一定速率喂入结晶器11钢液8中,钢液8的过热度降低至3~10℃时,连铸稳定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喂线过程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两个具体过程,也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过程采用的装置。同时,所述喂线机也可以优选设置多个,同时对钢液进行喂线。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实验钢种为GCr15SiMn。钢锭重量为5t。包芯线外径为9mm,金属外壳材料为20钢,厚度为0.20mm,芯部材料为CaO-CaF2,对应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部的无机吸热材料和在所述芯部外部的金属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钢液过热度的包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部的无机吸热材料和在所述芯部外部的金属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吸热材料的熔化温度或液相线温度较钢的液相线温度低30℃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吸热材料为CaF2或CaO-CaF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材料为纯铁、钢或纯铝。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军任忠鸣朱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