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晋庭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25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厚度为8~45mm,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树脂为耐候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2~8重量份的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中高温固化剂3~8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1~1份。制作时,按照配比将各个组份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压制成坯并固化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砂基透水板没有水泥、石子等构建的底层,重量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少,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低。

A new type of permeable board based on sand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砂基透水砖是建设海绵城市必需的材料,它以硅砂为面层骨料、以水泥、石子、减水剂、水等混合物为底层,经免烧结成型工艺后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砂基透水砖的物料和重量主要集中在底层,生产及运输成本高。在旧城改造中,很多时候只需要在原来的地基上铺设一透水层,即只需要砂基透水砖的面层,而无需原来的底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厚度为8~45mm,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树脂为耐候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2~8重量份的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中高温固化剂3~8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1~1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砂基透水板采用高强树脂经过中高温固化得到,各个组份配比科学、合理,所得的砂基透水板不仅具备与现有砂基透水砖基本相同的透水性能,而且抗压、抗折等机械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由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砂基透水板无底层结构,因此不会用到水泥、砂石等资源,整体重量轻,生产及运输成本低。优选的,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厚度为8~30mm。进一步优选的,透水板中间设有至少一层网格布,网格布为玻纤网格布、树脂网格布、聚酯网格布中的一种。上述网格布设于透水板中间,使透水板能均匀分散所承受的路面荷载,大大提高透水板的抗折性能。更为优选的,硅砂为40~120目硅砂,中高温固化剂为双氰胺、酸酐中的一种,促进剂为咪唑,偶联剂为K55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1、混料:按照配比将各个组份混合并搅拌均匀;步骤2、压制成坯:用面料车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送入模具内压制成预设厚度的坯;步骤3、固化成型:将步骤2得到的坯体送入烘道窑80~180℃下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包装、码垛。优选的,步骤2中,面料车将混合料送入模具后退回原位,模具的上模先下压、再上升至原位,之后摊铺一层网格布,面料车二次布料后再次压制,如此重复,直至达到预设厚度及预设的网格布层数,网格布为玻纤网格布、树脂网格布、聚酯网格布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没有水泥、石子等构成的底层,因此重量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少,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产品均按照JC/T376-2012《砂基透水砖》、GB/T12988-2009、GB/T250-2008、GB/T16259-2008对实施例1~5所得的产品分别进行抗压强度、保水率、抗冲击性、透水速率、抗冻融性(75次冻融循环)、透水时效、防滑性、耐磨性、耐候性检测,检测时取样数量为50块。实施例1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厚度为8mm,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硅砂为80~120目硅砂,树脂为耐候性环氧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为双氰胺,促进剂为咪唑,偶联剂为K550,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2重量份的耐候性环氧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耐候性环氧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双氰胺3份,咪唑10份,K5500.5份。制作时:首先,按照上述配比将各个组份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用面料车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送入模具内压制成厚度为8mm的坯;最后,将坯体送入烘道窑80℃下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包装、码垛。经检测,所制得的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各项参数为:平均抗压强度45.30MPa、最小抗压强度39.58MPa;保水率0.122g/cm3;抗冲击性6.5次;75次抗冻融循环中,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为0,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为4.68,裂纹、分层均无,质量损失率为0.08,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1.5;透水速率为9.5ml/min·cm2;透水时效为21次;防滑性为84BPN;耐磨性测试中,磨坑长度为25.6mm;耐候性测试中,外观无破坏。上述参数均符合规定。实施例2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厚度为45mm且中间设有一层聚酯网格布和一层玻纤网格布,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硅砂为40~80目硅砂,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为酸酐,促进剂为咪唑,偶联剂为K550,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8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酸酐5份,咪唑1份,K5501份。制作时:首先,按照上述配比将各个组份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用面料车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送入模具后退回原位,模具的上模先下压、再上升至原位,之后摊铺一层聚酯网格布,面料车二次布料后再次压制,再摊铺一层玻纤网格布,面料车三次布料后进行压制,坯体厚度45mm,聚酯网格布和玻纤网格布分别平铺于坯体的1/3、2/3高度处;最后,将坯体送入烘道窑180℃下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包装、码垛。经检测,所制得的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各项参数为:平均抗压强度47.21MPa、最小抗压强度41.25MPa;保水率0.162g/cm3;抗冲击性6.8次;75次抗冻融循环中,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为0,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为3.87,裂纹、分层均无,质量损失率为0.07,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0.58;透水速率为9.8ml/min·cm2;透水时效为24次;防滑性为97BPN;耐磨性测试中,磨坑长度为22.3mm;耐候性测试中,外观无破坏。上述参数均符合规定。实施例3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厚度为30mm且中间设有一层树脂网格布,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硅砂为60~100目硅砂,树脂为聚氨酯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为酸酐,促进剂为咪唑,偶联剂为K550,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5重量份的聚氨酯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聚氨酯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酸酐8份,咪唑5份,K5500.1份。制作时:首先,按照上述配比将各个组份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用面料车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送入模具后退回原位,模具的上模先下压、再上升至原位,之后摊铺一层树脂网格布,面料车二次布料后再次压制成坯,坯体厚度30mm,树脂网格布平铺于坯体中间;最后,将坯体送入烘道窑120℃下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包装、码垛。经检测,所制得的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各项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8~45mm,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所述树脂为耐候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2~8重量份的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中高温固化剂3~8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1~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砂基透水板,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8~45mm,其成分包括:硅砂、树脂、中高温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所述树脂为耐候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每100重量份的硅砂配合2~8重量份的树脂使用,每100重量份的树脂中需要添加如下重量份的其他组份:中高温固化剂3~8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砂基透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砂基透水板的厚度为8~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砂基透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砂基透水板中间设有至少一层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为玻纤网格布、树脂网格布、聚酯网格布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砂基透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砂为40~120目硅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晋庭景然
申请(专利权)人:郝晋庭景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