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12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同类产品外形结构形式单一,生产装配较为不便,部件较难采用抗菌高刚性材料生产制备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真空瓶的内瓶瓶身呈圆柱形,外瓶的瓶身呈八面形柱体,内瓶的定位筋套入外瓶的定位槽,内瓶的扣位筋与外瓶的孔口扣合,大圈一侧的内螺纹与内瓶的外螺纹旋紧,外瓶的孔口处端面夹持固定于大圈与内瓶之间,泵芯通过内塞盖夹持固定于大圈的内孔与内瓶的瓶口之间,外瓶的内圈径与底盖的圈径槽扣合并超声熔合,内瓶的筋块套入底盖筋条之间的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与底盖相抵密封,内瓶和外瓶的原材料采用抗菌高刚性材料制成。

Antibacterial octagonal double-layer vacuum bottle with high rigidit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瓶,是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瓶是指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市场销售的真空瓶是由一个圆柱体成椭圆体容器加一个安置底部的活塞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用弹簧的收缩力,且不让空气进入瓶中,造成真空状态,而利用大气压力来推动瓶底的活塞前进。现有真空瓶应用于日化包装护肤品中,现市场上的真空瓶基本都是泵结构出液,而在平时携带时为防止漏液在其内盖与压盖之间设有防漏垫片起到携带方便安全的作用。现有一些瓶体设有内外瓶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820338352.1,授权公告日2018.10.12,技术名称“一种真空瓶”;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720477573.2,授权公告日2018.01.09,技术名称“圆封闭式真空瓶”;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较少能采用多边形瓶体结构,现市场上的真空瓶几乎为圆形或规则体,并且较难自动化生产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及其制备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外形结构形式单一,生产装配较为不便,部件较难采用抗菌高刚性材料生产制备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该真空瓶的外瓶与内瓶套合,内瓶的瓶口伸出外瓶设有大圈,泵芯的阀杆伸出大圈和内瓶,阀杆设有头帽,内瓶内设有大活塞,大活塞与内瓶的内壁相抵密封;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内瓶的瓶身呈圆柱形,外瓶的瓶身呈八面形柱体,即长方体的外瓶周面端角处分别设有倒角边,外瓶的一侧底部设有开口,外瓶的另一侧顶面设有孔口,外瓶的孔口处内径至少一侧设有定位槽,内瓶的外螺纹下方设有对应的定位筋,以及对称设置的扣位筋,内瓶的外螺纹伸出外瓶的孔口,内瓶的定位筋套入外瓶的定位槽,内瓶的扣位筋与外瓶的孔口扣合,大圈一侧的内螺纹与内瓶的外螺纹旋紧,外瓶的孔口处端面夹持固定于大圈与内瓶之间,泵芯通过内塞盖夹持固定于大圈的内孔与内瓶的瓶口之间,连接处的内瓶瓶口设有PE覆膜垫片,泵芯伸出内塞盖的阀杆与头帽的进液孔外径圈筋扣合,头帽的进液孔外径圈环套入大圈顶部的圈槽内;外瓶的底部开口内径设有内圈径,外瓶的内圈径与底盖的圈径槽扣合并超声熔合,底盖的圈径槽内侧设有两两对称设置并凸起的筋条,两侧对称的两条筋条之间分别设有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外径设有凸起的筋块,内瓶的筋块套入底盖筋条之间的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与底盖相抵密封。从而内瓶通过外瓶的底部套入的同时,底盖与外瓶的底部瓶口通过超声熔合密封,内瓶的底部瓶口与底盖相抵密封扣合。所述大圈的内螺纹处外径设有凸起的扣点,大圈扣点对应的外罩盖口内径设有扣位槽,大圈的扣点与内盖的扣位槽扣合。从而便于外罩与大圈扣合固定。所述泵芯的内塞盖与泵体的泵口外径扣合,扣合处的内塞盖外径设有向外延伸的盖裙圈,内塞盖中心孔的内塞侧伸入泵体内,泵体的泵口处内塞盖与阀杆的孔口外径之间设有弹簧,阀杆通过内塞盖伸出泵体,泵体内的阀杆一端与泵体内的阀针一端套合,套合处下方的阀针外径设有活塞,泵体内进液一端泵体孔口处设有弹套。上述为泵芯结构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内瓶和外瓶的原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高密度聚乙烯颗粒80-95份、抗菌PE母粒5-2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氧化石墨烯1-5份、纳米空心氧化铝1-5份、紫外线吸收剂1-2份、抗静电剂0.1-1份,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107UV、527UV、UV-P中的一种,所述抗静电剂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和脂肪酸酰胺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PE母粒由以下成分组成:聚氯乙烯50份-80份,钙锌热稳定剂6-10份,填料20-30份,氯化聚乙烯20-30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亚磷酸酯1-2份,聚乙烯蜡1-2份,环保增塑剂20-30份,抗菌剂15-20份,所述抗菌剂为沸石型纳米银离子抗菌剂。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或滑石粉的一种,目数在1250-2000之间。所述环保增塑剂由主增塑剂和助增塑剂组成,二者比例为2:1,其中主增塑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的一种,助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二辛酯的一种。所述内瓶和外瓶的原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百分比取用所有原材料,采用塑料高速搅拌机,在转速600r/min-800r/min、温度10-30℃的条件下搅拌10-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后的原材料投入制瓶机进行生产,制得具有抗菌功能的聚乙烯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PE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一定质量份把聚氯乙烯和氯化聚乙烯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搅拌混料,转速为300-500r/min,混合时间5-10分钟后,混合温度60-70℃,在高速搅拌的同时,从小加料口加入增塑剂;2)待增塑剂被聚氯乙烯和氯化聚乙烯充分吸收后,冷却至室温,再按一定质量份依次加入钙锌热稳定剂、填料、润滑剂、聚乙烯蜡、抗菌剂,然后在高速搅拌条件下使其混合均匀,混合时间为5-10分钟,制得混配物料;3)将上述混配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为200-300rpm,经冷拉条切后成颗粒状的抗菌PE母粒。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携带、生产方便,密封性、稳定性好,制备材料性能好,生产方法可行;其适合作为双层真空瓶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打开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外罩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瓶体组立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头帽。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头帽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瓶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瓶半剖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罩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罩,101、扣位槽,2、头帽,201、圈筋,3、大圈,301、内孔,302、扣点,4、泵芯,401、内塞盖,5、PE覆膜垫片,6、内瓶,601、内壁,602、定位筋,603、扣位筋,604、筋块,7、外瓶,701、定位槽,702、孔口,703,内圈径,8、大活塞,9、底盖,901、圈径槽,902、筋条。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9所示,该真空瓶的外瓶7与内瓶6套合,内瓶的瓶口伸出外瓶设有大圈3,泵芯的阀杆伸出大圈和内瓶,阀杆设有头帽2,内瓶内设有大活塞8,大活塞与内瓶的内壁601相抵密封。其具体结构如下:内瓶的瓶身呈圆柱形,外瓶的瓶身呈八面形柱体,即长方体的外瓶周面端角处分别设有倒角边,外瓶的一侧底部设有开口,外瓶的另一侧顶面设有孔口702,外瓶的孔口处内径至少一侧设有定位槽701,内瓶的外螺纹下方设有对应的定位筋602,以及对称设置的扣位筋603,内瓶的外螺纹伸出外瓶的孔口,内瓶的定位筋套入外瓶的定位槽,内瓶的扣位筋与外瓶的孔口扣合。大圈一侧的内螺纹与内瓶的外螺纹旋紧,外瓶的孔口处端面夹持固定于大圈与内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该真空瓶的外瓶(7)与内瓶(6)套合,内瓶的瓶口伸出外瓶设有大圈(3),泵芯的阀杆伸出大圈和内瓶,阀杆设有头帽(2),内瓶内设有大活塞(8),大活塞与内瓶的内壁(601)相抵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6)的瓶身呈圆柱形,外瓶(7)的瓶身呈八面形柱体,即长方体的外瓶周面端角处分别设有倒角边,外瓶的一侧底部设有开口,外瓶的另一侧顶面设有孔口(702),外瓶的孔口处内径至少一侧设有定位槽(701),内瓶的外螺纹下方设有对应的定位筋(602),以及对称设置的扣位筋(603),内瓶的外螺纹伸出外瓶的孔口,内瓶的定位筋套入外瓶的定位槽,内瓶的扣位筋与外瓶的孔口扣合,大圈(3)一侧的内螺纹与内瓶的外螺纹旋紧,外瓶的孔口处端面夹持固定于大圈与内瓶之间,泵芯(4)通过内塞盖(401)夹持固定于大圈的内孔(301)与内瓶的瓶口之间,连接处的内瓶瓶口设有PE覆膜垫片(5),泵芯伸出内塞盖的阀杆与头帽(2)的进液孔外径圈筋(201)扣合,头帽的进液孔外径圈环套入大圈顶部的圈槽内;外瓶的底部开口内径设有内圈径(703),外瓶的内圈径与底盖(9)的圈径槽(901)扣合并超声熔合,底盖的圈径槽内侧设有两两对称设置并凸起的筋条(902),两侧对称的两条筋条之间分别设有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外径设有凸起的筋块(604),内瓶的筋块套入底盖筋条之间的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与底盖相抵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该真空瓶的外瓶(7)与内瓶(6)套合,内瓶的瓶口伸出外瓶设有大圈(3),泵芯的阀杆伸出大圈和内瓶,阀杆设有头帽(2),内瓶内设有大活塞(8),大活塞与内瓶的内壁(601)相抵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6)的瓶身呈圆柱形,外瓶(7)的瓶身呈八面形柱体,即长方体的外瓶周面端角处分别设有倒角边,外瓶的一侧底部设有开口,外瓶的另一侧顶面设有孔口(702),外瓶的孔口处内径至少一侧设有定位槽(701),内瓶的外螺纹下方设有对应的定位筋(602),以及对称设置的扣位筋(603),内瓶的外螺纹伸出外瓶的孔口,内瓶的定位筋套入外瓶的定位槽,内瓶的扣位筋与外瓶的孔口扣合,大圈(3)一侧的内螺纹与内瓶的外螺纹旋紧,外瓶的孔口处端面夹持固定于大圈与内瓶之间,泵芯(4)通过内塞盖(401)夹持固定于大圈的内孔(301)与内瓶的瓶口之间,连接处的内瓶瓶口设有PE覆膜垫片(5),泵芯伸出内塞盖的阀杆与头帽(2)的进液孔外径圈筋(201)扣合,头帽的进液孔外径圈环套入大圈顶部的圈槽内;外瓶的底部开口内径设有内圈径(703),外瓶的内圈径与底盖(9)的圈径槽(901)扣合并超声熔合,底盖的圈径槽内侧设有两两对称设置并凸起的筋条(902),两侧对称的两条筋条之间分别设有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外径设有凸起的筋块(604),内瓶的筋块套入底盖筋条之间的间隙,内瓶底部的开口与底盖相抵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圈(3)的内螺纹处外径设有凸起的扣点(302),大圈扣点对应的外罩(1)盖口内径设有扣位槽(101),大圈的扣点与内盖的扣位槽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4)的内塞盖(401)与泵体的泵口外径扣合,扣合处的内塞盖外径设有向外延伸的盖裙圈,内塞盖中心孔的内塞侧伸入泵体内,泵体的泵口处内塞盖与阀杆的孔口外径之间设有弹簧,阀杆通过内塞盖伸出泵体,泵体内的阀杆一端与泵体内的阀针一端套合,套合处下方的阀针外径设有活塞,泵体内进液一端泵体孔口处设有弹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高刚性八边形双层真空瓶的制备方法,所述内瓶(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