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用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6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用基布,包括基布本体、基布层和中间防撕裂层,所述基布本体内部的中间设置由中间防撕裂层,并且中间防撕裂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层和第一弹性层,并且第一弹性层的顶部设置有合成纤维面料层,第二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基布层,所述基布本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微型气孔,微型气孔与各个材料层之间垂直设置,并且微型气孔的上下两端贯穿基布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第一弹性布、TPU膜以及第二弹性布依次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加工贴合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能够大大增强基布的弹性力度,增强基布产生的形变空间,能够降低气囊产生的撞击力,减小对人体造成伤害。

A base cloth for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用基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囊基布
,具体为一种气囊用基布。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汽车安全部件之一的安全气囊的安装率急速上升,其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通过传感器感测到撞击,并从充气机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该气体快速展开安全气囊,从而在驾驶员及乘客身体朝向撞击方向飞去时,特别防止并保护头部碰撞到方向盘、前挡风玻璃、车门玻璃,但是现有气囊一般存在以下缺陷:1、一般汽车事故的撞击时间只有0.2s,安全气囊弹出时间0.02s-0.04s,瞬间速度高达300公里/小时,产生的撞击力较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2、气囊基布的结构强度不够,高温、高压气体在注入安全气囊时产生爆炸,爆炸后产生的废气温度很高,这些气体释放的过程中会灼伤人的皮肤;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不能够快速的泄漏、收缩,容易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用基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产生的撞击力较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气囊基布的结构强度不够,高温、高压气体在注入安全气囊时产生爆炸、迅速展开,不能够快速的泄漏、收缩,容易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用基布,包括基布本体、基布层和中间防撕裂层,所述基布本体内部的中间设置由中间防撕裂层,并且中间防撕裂层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层和第一弹性层,并且第一弹性层的顶部设置有合成纤维面料层,第二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基布层,所述基布本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微型气孔,微型气孔与各个材料层之间垂直设置,并且微型气孔的上下两端贯穿基布本体。优选的,所述基布层设置有第一单面布层、第一中层纱线、第二中层沙纱线和第二单面布层,并且第一单面布层的底面和第二单面布层顶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单面布层和第二单面布层以第一中层纱线和第二中层沙纱线交错缝制而结合为一体,且第一中层纱线和第二中层沙纱线为非弹性纱。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层和第一弹性层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布、TPU膜以及第二弹性布,并且第一弹性布、TPU膜以及第二弹性布依次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加工贴合为一体结构,并且TPU膜上均匀设置有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中间防撕裂层由尼龙纱线编织成型,并且尼龙纱线呈六边形网格编织构成蜂窝网格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气囊用基布,通过设置由第一弹性布、TPU膜以及第二弹性布依次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加工贴合为一体结构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能够大大增强基布的弹性力度,增强基布产生的形变空间,能够降低气囊产生的撞击力,减小对人体造成伤害;(2)该气囊用基布,通过设置由尼龙纱线编织构成的蜂窝网格结构组成的中间防撕裂层,以及通过设置由第一单面布层和第二单面布层以第一中层纱线和第二中层沙纱线交错缝制而结合为一体结构的基布层,能够大大增强基布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撕裂强度,有效的避免气囊的爆炸,提高气囊的使用安全性;(3)该气囊用基布,通过设置贯穿基布本体的微型气孔,气囊张开时,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快速收缩,并通过微型气孔将气囊内部气体快速排出,使得气囊及时有效的收缩,与人体面部分离,避免窒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布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间防撕裂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布本体;2、基布层;201、第一单面布层;202、第一中层纱线;203、第二中层沙纱线;204、第二单面布层;3、第一弹性层;4、第二弹性层;401、第一弹性布;402、TPU膜;4021、透气孔;403、第二弹性布;5、合成纤维面料层;6、中间防撕裂层;601、蜂窝网格结构;602、尼龙纱线;7、微型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气囊用基布,包括基布本体1、基布层2和中间防撕裂层6,基布本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由中间防撕裂层6;中间防撕裂层6由尼龙纱线602编织成型,并且尼龙纱线602呈六边形网格编织构成蜂窝网格结构601,增强基布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撕裂强度,有效的避免气囊的爆炸,提高气囊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中间防撕裂层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层4和第一弹性层3;第二弹性层4和第一弹性层3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布401、TPU膜402以及第二弹性布403,并且第一弹性布401、TPU膜402以及第二弹性布403依次层叠设置并通过热熔加工贴合为一体结构,并且TPU膜402上均匀设置有设有透气孔4021,能够大大增强基布的弹性力度,增强基布产生的形变空间,能够降低气囊产生的撞击力,减小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第一弹性层3的顶部设置有合成纤维面料层5,第二弹性层4的底部设置有基布层2;基布层2设置有第一单面布层201、第一中层纱线202、第二中层沙纱线203和第二单面布层204,并且第一单面布层201的底面和第二单面布层204顶面相接触,第一单面布层201和第二单面布层204以第一中层纱线202和第二中层沙纱线203交错缝制而结合为一体,且第一中层纱线202和第二中层沙纱线203为非弹性纱,增强基布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撕裂强度,有效的避免气囊的爆炸,提高气囊的使用安全性;基布本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微型气孔7,微型气孔7与各个材料层之间垂直设置,并且微型气孔7的上下两端贯穿基布本体1,微型气孔7将气囊内部气体快速排出,使得气囊及时有效的收缩,与人体面部分离,避免窒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用基布,包括基布本体(1)、基布层(2)和中间防撕裂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本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由中间防撕裂层(6),并且中间防撕裂层(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层(4)和第一弹性层(3),并且第一弹性层(3)的顶部设置有合成纤维面料层(5),第二弹性层(4)的底部设置有基布层(2),所述基布本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微型气孔(7),微型气孔(7)与各个材料层之间垂直设置,并且微型气孔(7)的上下两端贯穿基布本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用基布,包括基布本体(1)、基布层(2)和中间防撕裂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本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由中间防撕裂层(6),并且中间防撕裂层(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层(4)和第一弹性层(3),并且第一弹性层(3)的顶部设置有合成纤维面料层(5),第二弹性层(4)的底部设置有基布层(2),所述基布本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微型气孔(7),微型气孔(7)与各个材料层之间垂直设置,并且微型气孔(7)的上下两端贯穿基布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2)设置有第一单面布层(201)、第一中层纱线(202)、第二中层沙纱线(203)和第二单面布层(204),并且第一单面布层(201)的底面和第二单面布层(204)顶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根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大龙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