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路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6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包括镜框和镜面,所述镜框设有固定口,所述镜面与固定口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镜框内部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气囊,所述上气囊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所述镜框内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气囊,所述下气囊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水管,所述单向进气管和单向出水管均贯穿镜框设置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连通有上除水机构和下除水机构,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由永磁铁制成,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与镜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两个气囊,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喷气和吸水,能从上至下将镜面上的雨水去除,使驾驶员有清晰的视线,保障行车安全。

A kind of auto water removing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在雨天驾驶汽车时,后视镜常常会被雨水打湿,使驾驶员的视野变得模糊,影响驾车安全,现有的一些后视镜内会装有加热装置,通过对特定区域集中加热达到除水的效果,然而雨天的气温一般较低,且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流动的空气会带走一部分的热量,不但会增加功耗,而且,由于后视镜的加热效果不佳,还会导致后视镜的实际除水效果不佳;此外,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驶员的注视点会往前移,导致视野变窄,不容易注意到周边情况的变化,传统的后视镜上会安装一个小的凸面镜来增加视野范围,然而现有的凸面镜通常固定设置在后视镜上,在车辆行驶速度较慢时,实际效用不显著,反而会在司机看后视镜时分散注意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大多传统的后视镜不能有效除水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除水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包括镜框和镜面,所述镜框设有固定口,所述镜面与固定口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镜框内部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气囊,所述上气囊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所述镜框内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气囊,所述下气囊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水管,所述单向进气管和单向出水管均贯穿镜框设置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连通有上除水机构和下除水机构,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由永磁铁制成,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与镜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侧壁通过多根弹簧与镜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镜框上设有辅视机构,所述辅视机构与滑动杆活动连接。在上述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中,所述上除水机构和下除水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口上、下侧壁的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均贴合镜面并水平设置,所述出气管上均匀排布有开口向下的单向喷气口,所述进气管上均匀排布有开口向上的单向吸水口。在上述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中,所述滑动杆竖直设置,所述单向进气管设置于镜框靠近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单向出水管设置于镜框的下侧壁上。在上述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中,所述辅视机构包括与镜框转动连接的扇形镜,所述扇形镜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至镜框外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扇,所述扇形镜的背面设有与滑动杆相斥的永磁铁,所述镜框上设有供扇形镜转动的圆形槽。在上述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中,所述镜框内的下侧壁嵌设有铁片,铁片可无磁性,也可与滑动杆的磁性相反,所述滑动杆水平设置,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位于滑动杆的上、下两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气囊和下气囊,在滑动杆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能间歇性的挤压气囊,周期性的使镜面上方的单向喷气口向下喷气,或镜面下方的单向吸水口将雨水吸走,能将镜面上的雨水去除干净,保障雨天的行车安全。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扇形镜,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镜框背面的传动扇会发生高速的旋转,会带动镜框前端的扇形镜高速旋转,当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飞速转动的扇形镜会由于视觉暂留现象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凸面镜,能照到车后方较大范围内的环境,在驾驶员实现变窄时可以提供辅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驾车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将滑动杆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在扇形镜转动时,其后部的永磁铁会周期性的靠近和远离滑动杆,在永磁铁靠近滑动杆时,滑动杆会因为斥力向上移动,从而压缩上气囊使单向喷气口向镜面上喷气,同时下气囊的单向吸水口会将镜面上的水吸走,单向喷气口和单向吸水口的同时作用能更有效的对镜面进行除水,使驾驶员的视野更清晰,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实施例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实施例1中镜框的背面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图中,1镜框、2镜面、3上气囊、4单向进气管、5下气囊、6单向出水管、7上除水机构、8下除水机构、9滑动杆、10传动扇、11辅视机构、12出气管、13单向喷气口、14扇形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包括镜框1和镜面2,镜框1设有固定口,镜面2与固定口的周侧壁固定连接,镜框1内部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气囊3,上气囊3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4,镜框1内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气囊5,下气囊5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水管6,单向进气管4和单向出水管6均贯穿镜框1设置并与外界连通,值得一提的是,单向进气管4设置于镜框1靠近车体的侧壁上,能避免吸入过多的雨水,单向出水管6设置于镜框1的下侧壁上,因为水会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下气囊5的底部,能在下气囊5收压缩时最大程度的将水排尽,上气囊3和下气囊5分别连通有上除水机构7和下除水机构8。上除水机构7和下除水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口上、下侧壁的出气管12和进水管,出气管12和进水管均贴合镜面2并水平设置,出气管12上均匀排布有开口向下的单向喷气口13,进气管上均匀排布有开口向上的单向吸水口。上气囊3和下气囊5共同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动杆9,滑动杆9由永磁铁制成,滑动杆9的两端与镜框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镜框1上设有辅视机构11,辅视机构11与滑动杆9活动连接。辅视机构11包括与镜框1转动连接的扇形镜14,扇形镜14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至镜框1外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扇10,传动扇10后方设有进风口,镜框1的正面设有多个通风口,进风口和通风口相连通,风从进风口进入,从通风口穿出,从而带动传动扇10转动,扇形镜14的背面设有与滑动杆9相斥的永磁铁,镜框1上设有供传动扇10转动的圆形槽,在车辆行驶时,飞速转动的扇形镜14会由于视觉暂留现象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凸面镜,在驾驶员实现变窄时可以提供辅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驾车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当车辆在户外行驶时,镜框1背面的传动扇10会被流动的气流带动着转动,从而通过转轴带动镜框1前端的扇形镜14转动,当车辆的速度到达一定值时,扇形镜14会因为视觉暂留现象形成一个凸面镜,将车辆后方较大范围内的环境照出来,当扇形镜14在转动过程中向镜面2靠近时,会因为永磁铁的相斥作用推动滑动杆9,从而挤压镜框1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包括镜框(1)和镜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设有固定口,所述镜面(2)与固定口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镜框(1)内部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气囊(3),所述上气囊(3)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4),所述镜框(1)内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气囊(5),所述下气囊(5)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水管(6),所述单向进气管(4)和单向出水管(6)均贯穿镜框(1)设置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气囊(3)和下气囊(5)分别连通有上除水机构(7)和下除水机构(8),所述上气囊(3)和下气囊(5)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由永磁铁制成,所述滑动杆(9)的两端与镜框(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镜框(1)上设有辅视机构(11),所述辅视机构(11)与滑动杆(9)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包括镜框(1)和镜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设有固定口,所述镜面(2)与固定口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镜框(1)内部的上底面固定连接有上气囊(3),所述上气囊(3)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4),所述镜框(1)内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气囊(5),所述下气囊(5)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水管(6),所述单向进气管(4)和单向出水管(6)均贯穿镜框(1)设置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气囊(3)和下气囊(5)分别连通有上除水机构(7)和下除水机构(8),所述上气囊(3)和下气囊(5)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由永磁铁制成,所述滑动杆(9)的两端与镜框(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镜框(1)上设有辅视机构(11),所述辅视机构(11)与滑动杆(9)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水型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除水机构(7)和下除水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口上、下侧壁的出气管(12)和进水管,所述出气管(12)和进水管均贴合镜面(2)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路
申请(专利权)人:翁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