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相向专利>正文

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79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储粮箱、第一螺旋上料机、筛分箱、第二螺旋上料机、第二储粮箱、传送带;所述第一储粮箱下部通过输料管与第一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螺旋上料机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输料管端口位于筛分箱上方;筛分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层筛网,筛分箱外壁上与两层筛网下部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出料管,位于上部的出料管上系有收集袋,位于下部的出料管与第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螺旋上料机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第二储粮箱底部设有出粮管,出粮管上设有电磁阀,出粮管正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第二储粮箱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A grain process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具体涉及为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粮食是人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世界上主要粮食有稻谷、小麦、黑麦、高粱、玉米和粟。中国除黑麦外,这些粮食都有生产,产量较大的是稻谷、小麦、玉米和高粱。通常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粮食称为粗粮。粮食的化学成分随品种、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而异。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储粮箱、第一螺旋上料机、筛分箱、第二螺旋上料机、第二储粮箱、传送带。所述第一储粮箱下部通过输料管与第一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输料管端口位于筛分箱上方。所述筛分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层筛网,两层筛网的孔径依次减小。筛分箱外壁上与两层筛网下部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出料管,位于上部的出料管上系有收集袋,位于下部的出料管与第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输料管端口位于第二储粮箱上方。所述第二储粮箱底部设有出粮管,出粮管上设有电磁阀,出粮管正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电子称重器一侧设有缝包机,第二储粮箱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和第二螺旋上料机为相同结构,第一螺旋上料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蜗杆、设置在外壳顶部的电机,电机输出端与蜗杆连接,带动蜗杆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筛分箱右侧板下部设有杂质清理口,用于清理杂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机电性连接,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控制面板控制电磁阀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与电子称重器电性连接,电子称重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粮食加工生产线可以对粮食进行筛分和装袋处理,不需要对粮食进行来回的搬运,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储粮箱1、第一螺旋上料机2、外壳21、蜗杆22、电机23、筛分箱3、筛网31、出料管32、收集袋33、杂质清理口34、第二螺旋上料机4、第二储粮箱5、出粮管51、电磁阀52、传送带6、输料管7、电子称重器8、缝包机9、控制面板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储粮箱1、第一螺旋上料机2、筛分箱3、第二螺旋上料机4、第二储粮箱5、传送带6。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2和第二螺旋上料机4为相同结构,第一螺旋上料机2包括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内部的蜗杆22、设置在外壳21顶部的电机23,电机23输出端与蜗杆22连接,带动蜗杆22工作。所述第二储粮箱5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分别与第一螺旋上料机2和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电机23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0控制电机23工作。所述第一储粮箱1下部通过输料管7与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筛分箱3上方。所述筛分箱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层筛网31,两层筛网31的孔径依次减小,对于不同的粮食作物,可以根据粮食的种类更换筛网31。位于上层的筛网31将比粮食大的杂质进行筛除,位于下层的筛网31将比粮食小的杂质进行筛除。所述筛分箱3外壁上与两层筛网31下部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出料管32,位于上部的出料管32上系有收集袋33,位于下部的出料管32与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筛分箱3右侧板下部设有杂质清理口34,用于清理杂质。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第二储粮箱5上方。所述第二储粮箱5底部设有出粮管51,出粮管51上设有电磁阀52,所述控制面板10与电磁阀52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0控制电磁阀52工作。出粮管51正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8,所述控制面板10与电子称重器8电性连接,电子称重器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10。电子称重器8一侧设有缝包机9。在进行工作时,通过人工或螺旋上料机或传送带将晒好的粮食输送到第一储粮箱1内,粮食通过输料管7进入到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螺旋上料机2输送到筛分箱3内,筛分箱3对粮食进行筛分作业,位于上层的筛网31将比粮食大的杂质进行筛除,大的杂质通过出料管32进入到收集袋33内,位于下层的筛网31将比粮食小的杂质进行筛除,小的杂质落入到筛分箱3底部,当杂质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杂质清理口34进行清理,筛分好的粮食通过出料管32进入到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螺旋上料机2输送到第二储粮箱5内,在出粮管51下部的电子称重器8上放置口袋,在电子称重器8上设置报警重量,通过控制面板10打开电磁阀52,粮食从出粮管51落入口袋内,当电子称重器8达到报警重量,电子称重器8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关闭电磁阀52,然后通过缝包机9对口袋进行缝合,然后将口袋推倒在传送带6上,有传送带6运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该粮食加工生产线可以对粮食进行筛分和装袋处理,不需要对粮食进行来回的搬运,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储粮箱(1)、第一螺旋上料机(2)、筛分箱(3)、第二螺旋上料机(4)、第二储粮箱(5)、传送带(6);所述第一储粮箱(1)下部通过输料管(7)与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筛分箱(3)上方;所述筛分箱(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层筛网(31),两层筛网(31)的孔径依次减小;筛分箱(3)外壁上与两层筛网(31)下部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出料管(32),位于上部的出料管(32)上系有收集袋(33),位于下部的出料管(32)与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第二储粮箱(5)上方;所述第二储粮箱(5)底部设有出粮管(51),出粮管(51)上设有电磁阀(52),出粮管(51)正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8),电子称重器(8)一侧设有缝包机(9),第二储粮箱(5)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储粮箱(1)、第一螺旋上料机(2)、筛分箱(3)、第二螺旋上料机(4)、第二储粮箱(5)、传送带(6);所述第一储粮箱(1)下部通过输料管(7)与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上料机(2)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筛分箱(3)上方;所述筛分箱(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层筛网(31),两层筛网(31)的孔径依次减小;筛分箱(3)外壁上与两层筛网(31)下部对应位置均安装有出料管(32),位于上部的出料管(32)上系有收集袋(33),位于下部的出料管(32)与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螺旋上料机(4)的出料口安装有输料管(7),输料管(7)端口位于第二储粮箱(5)上方;所述第二储粮箱(5)底部设有出粮管(51),出粮管(51)上设有电磁阀(52),出粮管(51)正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8),电子称重器(8)一侧设有缝包机(9),第二储粮箱(5)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0)。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向
申请(专利权)人:李相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