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式粮食加工机,它包括碾制装置、至少一个集糠装置和吸糠装置,集糠装置连接在碾制装置的侧壁上,彼此之间相通,吸糠装置安装在碾制装置的下部并与集糠装置相对应,吸糠装置分别由出糠盘、第一收糠器、第二收糠器、第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组成,出糠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分别与出糠盘底部连接,第一收糠器与第一弧形孔相对应,第二收糠器与第二弧形孔相对应,第一吸风筒与第一收糠器连接并相通,第二吸风筒与第二收糠器连接并相通,出糠盘与集糠装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排糠吸力不均匀,糠皮排出不彻底,以及严重影响粮食加工质量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粮食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 式粮食加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粮食加工行业广泛使用的立式碾米机、立式大米抛光机、立式玉米脱皮 机、立式杂粮脱皮机等粮食加工设备,其上所安装的吸糠装置大都为单向吸糠形式,即在吸 糠装置的一侧设置一个吸糠口,当粮食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糠皮落入吸糠装置内时,被 该一个吸糠口吸出排走。但是,立式粮食加工机上的集糠装置一般为四个,其分别设置在 碾制装置的侧壁周围,碾制装置在加工粮食过程中所产生的糠皮,先分别进入四个集糠装 置内,再落到吸糠装置的出糠盘上被一个吸糠口吸出排走。由于糠皮在整个出糠盘上所处 的位置不同,而吸糠口仅此设置一个,所以它对整个出糠盘上糠皮的吸力差异较大、极不均 勻,由此导致了距离吸糠口较近的糠皮能够被彻底吸出排走,而距离吸糠口较远的糠皮则 很难被吸出排走的情况发生,它容易使未被吸出的糠皮在出糠盘某一位置上聚集并形成堆 积死角,其后果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的加工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及能耗 过高。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式粮食加工机,它能够解决 现有技术存在的排糠吸力不均勻,糠皮排出不彻底,以及严重影响粮食加工质量和设备正 常运转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式粮食 加工机,它包括碾制装置、至少一个集糠装置和吸糠装置,集糠装置连接在碾制装置的侧壁 上,彼此之间相通,吸糠装置安装在碾制装置的下部并与集糠装置相对应,吸糠装置分别由 出糠盘、第一收糠器、第二收糠器、第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组成,出糠盘上分别开设有第 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分别与出糠盘底部连接,第一收糠器与 第一弧形孔相对应,第二收糠器与第二弧形孔相对应,第一吸风筒与第一收糠器连接并相 通,第二吸风筒与第二收糠器连接并相通,出糠盘与集糠装置相对应。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第一收糠器和 第二收糠器分别为弧形,第一收糠器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二收糠器上设有第二弧形凹 槽;第一收糠器上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凹槽右部相通的第一接口,第一弧形凹槽左端上安装 第一调节风门;第二收糠器上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凹槽左部相通的第二接口,第二弧形凹槽 右端上安装第二调节风门;第一接口与第一吸风筒连接并相通,第二接口与第二吸风筒连 接并相通;第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风门;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一弧 形孔相对应,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孔相对应。本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吸糠装置的出糠盘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并在出糠盘底部分别连接与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相对应的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分别第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连接并相通,第 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分别与外置风机连接,所以,集糠装置内收集的糠皮落到出糠盘上 后,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能够通过从两个方向同时将糠皮全部吸出排走,以此,从根本 上保证了粮食的加工质量,并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正常能耗;因第一收糠器和第二收糠器分别为弧形,并且,第一收糠器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 第二收糠器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以,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一弧形孔 和第二弧形孔相对应后,形成了前后两个收糠通道,当糠皮落到出糠盘上在负压作用下,即 可分别通过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被吸入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内排走,使得整 个出糠盘上的糠皮被彻底抽吸干净、不留死角;因在第一弧形凹槽左端上安装第一调节风门,并且在第二弧形凹槽右端上安装第 二调节风门,所以,它能够通过第一调节风门和第二调节风门来分别调整进风量的大小,以 适应加工不同粮食的需要;因第一吸风筒及第二吸风筒后端上分别安装第三调节风门和第四调节风门,所 以,它能够通过第三调节风门和第四调节风门来分别调整进风量的大小,以进一步适应加 工不同粮食的需要。本技术具有粮食加工质量高、设备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的优点,广泛应用 在粮食加工行业,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去掉外装饰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别去掉第一吸风筒11及第二吸风筒12后的吸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主要示意出糠盘3上分别开设的第一弧形孔3a和第二弧形 孔3b ;图4为图2的A-A向视图,主要示意第一收糠器4和第二收糠器5分别为弧形,并 示意第一收糠器4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4a,第二收糠器5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5a,以及示 意第一收糠器4上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凹槽4a右部相通的第一接口 4b,第一弧形凹槽4a左 端上安装第一调节风门4c ;第二收糠器5上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凹槽5a左部相通的第二接 口 5b,第二弧形凹槽5a右端上安装第二调节风门5c的结构形式。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式粮食加工机,它包括碾制装置1、至少一个 集糠装置2和吸糠装置,集糠装置连接在碾制装置1的侧壁上,彼此之间相通,吸糠装置安 装在碾制装置1的下部并与集糠装置2相对应,吸糠装置分别由出糠盘3、第一收糠器4、第 二收糠器5、第一吸风筒11及第二吸风筒12组成,出糠盘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孔3a和 第二弧形孔3b,第一收糠器4和第二收糠器5分别与出糠盘3底部连接,第一收糠器4与第 一弧形孔3a相对应,第二收糠器5与第二弧形孔3b相对应,第一吸风筒11与第一收糠器4 连接并相通,第二吸风筒12与第二收糠器5连接并相通,出糠盘3与集糠装置相对应。第 一收糠器4和第二收糠器5分别为弧形,第一收糠器4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4a,第二收糠器5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5a ;第一收糠器4上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凹槽4a右部相通的第一接口 4b,第一弧形凹槽4a左端上安装第一调节风门4c ;第二收糠器5上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凹槽 5a左部相通的第二接口 5b,第二弧形凹槽5a右端上安装第二调节风门5c ;第一接口 4b与 第一吸风筒11连接并相通,第二接口 5b与第二吸风筒12连接并相通;第一吸风筒11及第 二吸风筒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风门;第一弧形凹槽4a与第一弧形孔3a相对应,第二 弧形凹槽5a与第二弧形孔3b相对应。安装时,本技术的机架21上分别安装下壳体22和电机23,碾制装置1安装 在下壳体22的上部,碾制装置1的四周侧壁上分别安装四个集糠装置,碾制装置1上分别 设有进料口 24和出料口 25,碾制装置1中的立轴26上连接大皮带轮27,电机23上连接小 皮带轮28,传动皮带29安装在大皮带轮27和小皮带轮28上。吸糠装置安装在下壳体22 内,其第一接口 4b和第二接口 5b设置在下壳体22的外侧,并分别与第一吸风筒11及第二 吸风筒12连接,第一吸风筒11及第二吸风筒12分别与外置风机连接并相通即可。 工作状态时,粮食通过进料口 24置入碾制装置1内,在碾制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 糠皮先进入四个集糠装置内再落入出糠盘3上,然后,糠皮经第一弧形孔3a和第二弧形孔 3b分别进入第一弧形凹槽4a及第二弧形凹槽5a内,再分别通过第一吸风筒11和第二吸风 筒12从两个方向被彻底吸出排走。经加工处理后的粮食从出料口 25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双向吸糠功能的立式粮食加工机,它包括碾制装置(1)、至少一个集糠装置(2)和吸糠装置,集糠装置连接在碾制装置(1)的侧壁上,彼此之间相通,吸糠装置安装在碾制装置(1)的下部并与集糠装置(2)相对应,其特征在于:吸糠装置分别由出糠盘(3)、第一收糠器(4)、第二收糠器(5)、第一吸风筒(11)及第二吸风筒(12)组成,出糠盘(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弧形孔(3a)和第二弧形孔(3b),第一收糠器(4)和第二收糠器(5)分别与出糠盘(3)底部连接,第一收糠器(4)与第一弧形孔(3a)相对应,第二收糠器(5)与第二弧形孔(3b)相对应,第一吸风筒(11)与第一收糠器(4)连接并相通,第二吸风筒(12)与第二收糠器(5)连接并相通,出糠盘(3)与集糠装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敦山,张文松,安玉亭,刘贵清,张涛,李茂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同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