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72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具体过程为:冷凝回收:将收集的甲醇类废气通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进行分离回收;原位吸附:由原位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浓集在吸附剂表面;脉冲分解氧化:由脉冲分解氧化仪将废气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步骤四、水洗处理:利用水洗塔,去除脉冲分解氧化产生的小分子污染物;气水分离:将含水蒸汽进行气水分离处理,最终由风机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处理工艺,针对气源特性经过多级治理,工艺稳定性高且处理效果好高,更便于管理,相比于传统的RTO催化燃烧,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了后期运行成本,也减少了劳动强度。

A treatment process of methanol waste gas from cok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焦化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的污染气体,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一些不具备废气处理能力的公司,通常会将污染废气分类存储到压缩罐内,再送到废气处理公司进行集中处理。以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醇类废气为例,主要包括甲醇、次甲醇等,现有的对甲醇类废气处理的方式通常采用RTO催化燃烧技术,即借助催化剂使废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然而,此种处理方式并未能够实现对甲醇类的回收,并且,需使用大量的催化剂,导致运行成本高,而且催化剂性质不稳定,会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催化剂三至五年便需要更换,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成本;同时,RTO催化燃烧处理后,气体氮氧化合物含量容易超标,不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还需对超标的氮氧化合物进行处理,导致工作量的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冷凝回收:将收集的甲醇类废气通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进行分离回收处理;步骤二、原位吸附:经冷凝回收处理后,逃逸的甲醇类废气进入到原位吸附塔中,由原位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浓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处理完成后的废气进入到下一级处理;步骤三、脉冲分解氧化:吸附完成后的废气被通入到脉冲分解氧化仪中,由脉冲分解氧化仪将废气中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少量的小分子污染物,如臭氧、氢氧根离子;步骤四、水洗处理:将脉冲分解氧化处理后的产物全部送入到水洗塔中,水洗塔内设置有一层一层的喷雾器,水在喷雾器的作用下成为雾状液滴;小分子污染物易溶于水,从而与雾状的液滴粘接在一起,集中掉落到塔底,以便于集中回收处理;步骤五、气水分离:经水洗处理后,逃逸出的气体为含水蒸汽,含水水蒸汽进入到气水分离器中,被分离为气体和液体;被分离出的液体留在塔内,气体则从气水分离器的出口进入到风机中;步骤六、风机排放: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后,洁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最终由风机排放。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在原位吸附塔内,吸附剂的吸附达到或接近饱和时,需进行脱附再生的二次回收处理。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原位吸附塔内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或沸石分子筛。进一步地,在气水分离器与风机之间隔离有安全墙,安全墙采用活性炭墙体,起到保险作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根据甲醇类物质的性质,对甲醇类废气进行多级处理,工艺稳定性高且处理效果好高,并且在处理过程中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运行成产;并且,相比于传统的RTO催化燃烧,无需使用催化剂,跟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了后期运行成本,也减少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其处理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冷凝回收:将收集的甲醇类废气通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进行分离回收,去除掉甲醇类废气中沸点高的污染气体;已知甲醇类废气的沸点较低,如甲醇的沸点为64.7℃,且甲醇类废气极易挥发,利用该特性,第一级处理选择冷凝回收处理,首先对需要集中处理的甲醇类废气进行冷凝,以将甲醇类废气集中回收。回收的液体甲醇可用于甲醇产品的再生产。同时,冷凝回收系统中的集风管连通有凝水导流管,凝水导流管与原位吸附塔相连通,在冷凝处理过程中,集风管前端会因为温度降低而产生冷凝水,为及时导出冷凝水避免二次污染和对气体流通产生影响,设置凝水导流管,将凝水导入原位吸附塔内,以便于处理。步骤二、原位吸附:经冷凝回收处理后,并不能确保酚类废气处理完全,因此,经前一级处理后逃逸的甲醇类废气进入到原位吸附塔中,进行二级处理;利用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等,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浓集在吸附剂表面,未被吸附的气体则进入到下一级处理;在原位吸附塔内,吸附剂的吸附达到或接近饱和时,需进行脱附再生的二次回收处理,既能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降低处理成本,还能将吸附在吸附剂上具有回收价值的物质回收;步骤三、脉冲分解氧化:由于甲醇类废气具有易氧化的特性,选择脉冲分解氧化的方式对废气进行第三级处理;即:吸附完成后的废气被通入到脉冲分解氧化仪中,由脉冲分解氧化仪将废气及废气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在氧化分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少量的小分子污染物,如臭氧、氢氧根离子等;经过前两级处理后,甲醇类废气剩余量明显减少,由脉冲分解氧化仪进一步对废气进行处理,有效确保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且,相比于传统的RTO催化燃烧,只是将剩余的废气分解,产生的CO2大大减少,明显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工艺,不会生产氮氧化合物,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在脉冲分解氧化仪中,当外加脉冲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脉冲分解氧化仪就是利用这些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分解氧化污染物的目的。步骤四、水洗处理:由于脉冲分解氧化过程中,仍残留有小分子污染物,为实现彻底的处理,将脉冲分解氧化处理后的产物送入到水洗塔中进行水洗处理,以进行第四级处理;水洗塔内设置有一层一层的喷雾器,水在喷雾器的作用下成为雾状液滴;由于小分子污染物极易溶于水,从而与雾状的液滴粘接在一起,集中掉落到塔底,以便于集中回收处理;步骤五、气水分离:经水洗处理后,经水洗处理后,部分二氧化碳气体逃逸,逃逸出的气体为含水蒸汽,含水水蒸汽进入到气水分离器中,在其中以离心向下倾斜式运动;夹带的水份由于速度降低而被分离出来,被分离出的液体留在塔内,最终经由气水分离器上的疏水阀排出;气体则从气水分离器的出口进入到风机中;步骤六、风机排放:经水洗处理后,洁净的气体最终由风机排放;同时,同时,在气水分离器与风机之间隔离有安全墙,安全墙采用活性炭墙体,以将上述步骤中未处理干净的小分子进行隔离,或者上述步骤中的装置出现问题时,能够起到保险作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根据实际废气的性质以及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选择吸收溶剂,形成资源回收利用;并对废气进行多级处理,处理效果好,且处理效果稳定;同时,无需使用催化剂,解决了RTO催化燃烧运行成本高、催化剂不稳定且需频繁更换的问题;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降低后期运行的成本,也减少了劳动强度。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n步骤一、冷凝回收:将收集的甲醇类废气通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进行分离回收处理;/n步骤二、原位吸附:经冷凝回收处理后,逃逸的甲醇类废气进入到原位吸附塔中,由原位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浓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处理完成后的废气进入到下一级处理;/n步骤三、脉冲分解氧化:吸附完成后的废气被通入到脉冲分解氧化仪中,由脉冲分解氧化仪将废气中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少量的小分子污染物,如臭氧、氢氧根离子;/n步骤四、水洗处理:将脉冲分解氧化处理后的产物全部送入到水洗塔中,水洗塔内设置有一层一层的喷雾器,水在喷雾器的作用下成为雾状液滴;小分子污染物易溶于水,从而与雾状的液滴粘接在一起,集中掉落到塔底,以便于集中回收处理;/n步骤五、气水分离:经水洗处理后,逃逸出的气体为含水蒸汽,含水水蒸汽进入到气水分离器中,被分离为气体和液体;被分离出的液体留在塔内,气体则从气水分离器的出口进入到风机中;/n步骤六、风机排放: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后,洁净的气体最终由风机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生产甲醇类废气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冷凝回收:将收集的甲醇类废气通入到冷凝回收系统中进行分离回收处理;
步骤二、原位吸附:经冷凝回收处理后,逃逸的甲醇类废气进入到原位吸附塔中,由原位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浓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处理完成后的废气进入到下一级处理;
步骤三、脉冲分解氧化:吸附完成后的废气被通入到脉冲分解氧化仪中,由脉冲分解氧化仪将废气中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少量的小分子污染物,如臭氧、氢氧根离子;
步骤四、水洗处理:将脉冲分解氧化处理后的产物全部送入到水洗塔中,水洗塔内设置有一层一层的喷雾器,水在喷雾器的作用下成为雾状液滴;小分子污染物易溶于水,从而与雾状的液滴粘接在一起,集中掉落到塔底,以便于集中回收处理;
步骤五、气水分离:经水洗处理后,逃逸出的气体为含水蒸汽,含水水蒸汽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炳刘守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立鼎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