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艳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59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止血带,其包括带体,带体包括外层带和内层带,外层带和内层带之间为束紧层,外层带与内层带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带体上固定有自锁卡件,带体穿过自锁卡件后绕穿过固定板后其端部返回至自锁卡件,再次绕穿自锁卡件后将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所述的束紧层在固定板位置处从带体内延伸出后,其穿过绞棒后端部和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绞棒的空心铝合金设置,不但保证了其强度,其重量也大大降低,可实现单人单手自行操作以及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止血带。

A new tourniqu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止血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止血带。
技术介绍
旋压式止血带是一种主要用于动脉出血或断肢出血的情况下止血的强力止血带。原理是通过旋转绞棒的方式来束紧止血带,以增加止血带对止血部位的压力达到止血目的。由于动脉出血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的实现止血,会有很大的概率造成死亡。所以,对此类止血带的安全性、操作的快捷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旋压式止血带存在多种弊端,其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旋压式止血带多分为粘扣式和金属扣搭的束紧方式,此两种束紧形式的止血带存在的技术弊端是:1.无法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即在野外等泥沙较多的环境中,止血带的粘扣存在被泥沙覆盖的隐患;在温度在“0度以下“的环境中,存在止血带粘扣结冰的隐患;在下雪的天气中或在雪地环境中使用时,止血带的粘扣有存在被冰雪覆盖的隐患;在动脉出血时,血液也有可能与粘扣接触而产生血液凝结;在上述的情况中止血带的粘扣都比较容易导致粘扣的粘合力降低甚至失去粘合力,从而导致止血带无法固定,失去止血效果;2.金属扣搭方式的止血带无法单手操作,即如果一个人的一只手臂发生动脉出血,无法只通过另外一只手操作止血带。针对以上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经过改善,设计了一款止血带,其在粘扣设计上以及束紧方式上对止血带进行了改善。但是,改善后的止血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上的不足,其表现在:1.目前的止血带的旋转绞棒多为塑胶或者金属材质,因此类旋压式止血带多是战备产品,此类产品对止血带在战时使用的稳定性及轻量化具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将塑胶材质的轻量化与金属材质的强度合为一体是现有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2.目前的旋转绞棒的功能单一,无求救及记录功能,在伤员出现出血状况下,急救及医护人员需明确伤者的受伤时间以寻求最快、最佳的治疗方式,但是现有的止血带无此记录功能。3.目前的旋压式止血带,带子的长度都做得尽量长,以适应被救者不同的身体大小。但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带子是不会全部用到的,甚至会留下很长多余的带子。多余的带子由于没有设计有效的收纳机构,会随意飘动,有很大的机率挂在树枝等其它物体上,使束紧的止血带松开,造成止血带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止血带,经过再次改善,可实现在恶劣的泥沙、冰雪、血凝状态下较好的束紧效果,并且可单手操作;其束紧绞棒具有轻量化、强度高,以及呼救和记录功能;为止血带在止血后多余的带子设计了有效的收纳机构,使止血后更安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包括外层带和内层带,外层带和内层带之间为束紧层,外层带与内层带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带体上固定有自锁卡件,带体穿过自锁卡件后绕穿过固定板后其端部返回至自锁卡件,再次绕穿自锁卡件后将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所述的束紧层在固定板位置处从带体内延伸出后,其穿过绞棒后端部和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优选地,所述的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一条粘布A,在带体的底面端部设置有一块粘布B。优选地,所述带体的至少一端电烫紧固处理。优选地,所述自锁卡件包括一个矩形框结构的自锁本体,自锁本体上竖向设置有一个锁紧槽,所述的锁紧槽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横向槽,前后两个横向槽内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锁紧卡条;自锁本体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个连接槽。优选地,所述锁紧卡条的一侧设有齿形卡紧部,所述齿形卡紧部上的束紧齿朝向左侧设置。所述的绞棒为空心铝合金结构设置,其一端插装有一个速写笔,其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求救哨;绞棒的表面上设置有多道压花面;绞棒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贯穿孔,束紧层自贯穿孔内穿过。所述的固定板包括一个平板部分和一个锁紧槽,锁紧槽的顶面上设置有开口,锁紧槽顶部开口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粘布A,锁紧槽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右端导槽,所述的两个右端导槽之间设有间隔;平板部分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左端导槽,所述的左端导槽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锁紧槽的底部前侧面延伸出一个自粘带,所述的自粘带底部和锁紧槽的底面为一体式,自粘带的上端底面上设置有粘布B,自粘带的上端顶面上设置有标记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带体环绕自锁卡件和固定板实现对四肢的束紧,在束紧过程中,通过自锁卡件的使用可实现单人单手自行操作,粘布B与粘布A的使用可实现整个带体的端部束紧,避免了恶劣环境下的束紧失败,再者,通过将绞棒设计为空心铝合金形式,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重量,并在绞棒的其中一端设置求救哨,在另一端设置速写笔,可实现速写记录以及求救功能,再者,本止血带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平板部分和锁紧槽,在平板部分以及锁紧槽内部环绕带体,并在左端导槽位置处将带体端部固定,同时在平板部分上实现绞棒的固定,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本止血带很好的实现了绞棒的旋拧以及固定,操作方便快捷。综上,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绞棒的空心铝合金设置,不但保证了其强度,其重量也大大降低,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止血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带体,2-绞棒,3-自锁卡件,4-固定板,5-束紧层,6-电烫区;11-防滑布,12-粘布B,13-粘布A,14-内层带,15-外层带;21-速写笔,22-求救哨,23-压花面,24-贯穿孔;30-自锁本体,31-锁紧卡条,32-横向槽,33-连接槽;41-平板部分,42-左端导槽,43-右端导槽,44-自粘带,45-标记区,46-锁紧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止血带,包括带体1,带体1包括外层带15和内层带14,外层带15和内层带14之间为束紧层5,外层带15与内层带14的两侧通过缝纫的方式连接至一体,所述的带体1至少一端电烫紧固处理;如图2所示,所述的带体上固定有自锁卡件3,带体1穿过自锁卡件,带体1自绕穿过固定板3后其端部返回至自锁卡件3,再次绕穿自锁卡件3后将带体1端部连接至一体,以上所述的绕穿方式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所述自锁卡件3包括一个矩形框结构的自锁本体30,自锁本体30上竖向设置有一个锁紧槽,所述的锁紧槽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横向槽32,前后两个横向槽32内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锁紧卡条31,所述的锁紧卡条31上朝向带体设置有齿;自锁本体30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个连接槽33;带体1先自锁紧槽左端向上绕过锁紧卡条31后向下延伸后一直延伸至固定板4,固定板4包括一个平板部分41和一个锁紧槽46,锁紧槽46的顶面上设置有开口,锁紧槽46顶部开口的前后两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包括外层带和内层带,外层带和内层带之间为束紧层,外层带与内层带的两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上固定有自锁卡件,带体穿过自锁卡件后绕穿过固定板后其端部返回至自锁卡件,再次绕穿自锁卡件后将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所述的束紧层在固定板位置处从带体内延伸出后,其穿过绞棒后端部和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止血带,包括带体,带体包括外层带和内层带,外层带和内层带之间为束紧层,外层带与内层带的两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上固定有自锁卡件,带体穿过自锁卡件后绕穿过固定板后其端部返回至自锁卡件,再次绕穿自锁卡件后将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所述的束紧层在固定板位置处从带体内延伸出后,其穿过绞棒后端部和带体端部连接至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的带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一条粘布A,在带体的底面端部设置有一块粘布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自锁卡件包括一个矩形框结构的自锁本体,自锁本体上竖向设置有一个锁紧槽,所述的锁紧槽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横向槽,前后两个横向槽内设置有一个可左右滑动的锁紧卡条;自锁本体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个连接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艳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