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
技术介绍
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之为疝。疝多发生于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居多,常见的腹外疝有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腹外疝患者常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小儿过度哭闹、妊娠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等脏器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而脱垂,在腹股沟形成一个大包,如果不及时将其回纳,很容易形成嵌顿疝,造成脏器坏死,但是回纳后又很容易再次脱出。治疗腹外疝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一般在手术后,需要针对切口部位加压12~24h,以减轻术后渗血、预防血肿形成。在临床上,一般是采用沙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在切口处,但是由沙袋无法固定,在病人翻身活移动时,沙袋很容易出现移位或者滑落;而且沙袋比较硬,加压过程中舒适性较低。除此之外,在手术后伤口会出现渗血,一般需要在伤口敷上止血药,再通过纱布进行固定,纱布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压带包括加压带本体(1)、弹性带(2)和固定带(3),所述加压带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魔术粘贴扣的绒毛面(3-2),固定带(3)的内表面设有为魔术粘贴扣的刺毛面(3-1),所述加压带本体(1)通过弹性带(2)与固定带(3)连接为一个长条状带体,且该长条状带体在环绕成环形时通过固定带(3)和加压带本体(1)上的魔术粘贴扣连接;在加压带本体(1)的外侧设有加压腔(4),在加压腔(4)内设有硅胶加压垫(6),其加压腔(4)的腔口通过第一连接构件(7)开启或闭合,在加压带本体(1)的内侧设有纱布腔(5),其纱布腔(5)的内表面开设有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压带包括加压带本体(1)、弹性带(2)和固定带(3),所述加压带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魔术粘贴扣的绒毛面(3-2),固定带(3)的内表面设有为魔术粘贴扣的刺毛面(3-1),所述加压带本体(1)通过弹性带(2)与固定带(3)连接为一个长条状带体,且该长条状带体在环绕成环形时通过固定带(3)和加压带本体(1)上的魔术粘贴扣连接;在加压带本体(1)的外侧设有加压腔(4),在加压腔(4)内设有硅胶加压垫(6),其加压腔(4)的腔口通过第一连接构件(7)开启或闭合,在加压带本体(1)的内侧设有纱布腔(5),其纱布腔(5)的内表面开设有中空窗口(8),并在纱布腔(5)内嵌入纱布(10)后,其纱布(10)的通过中空窗口(8)与手术切口面接触进行止血或敷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其特征在于:在加压带本体(1)上设有肩带(9),所述肩带(9)为单侧斜跨肩带,采用棉带制成,并包括前、后两部分带体,两部分带体的其中一端与加压带本体(1)固定连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在腹压带固定好之后环绕在肩部系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腹外疝术后止血腹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带本体(1)是由多层棉布缝制而成的宽度为16~20cm、长度为18~30cm的方形袋体,其外层加压腔(4)的宽度为10~15cm,长度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珍,兰红珍,邵奕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