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548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1:58
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压力固定器对患者伤口处固定不到位,以及伤口处皮肤粘贴过紧出现的水泡、青紫的问题;支撑架,支撑架上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封闭的活塞筒,活塞筒右侧设有位于其上端且两者内部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右端设有充气囊,活塞筒内设有与其内壁相切且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板,活塞板下侧同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贯穿支撑架且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压力垫,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孔,两个矩形孔内均设有可拆装的固定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new type of pressure fixator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介入术后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
技术介绍
护理介入术后穿刺桡动脉的患者时,由于传统的弹力绷带受力面积小,医护人员固定手法不同以及患者活动等因素,易导致穿刺动脉出血,穿刺肢体肿胀,皮肤粘贴过紧导致皮肤处现水泡、青紫的情况,现有的压力固定器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患者伤口处固定不到位,以及伤口处皮肤粘贴过紧出现的水泡、青紫,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压力固定器对患者伤口处固定不到位,以及伤口处皮肤粘贴过紧出现的水泡、青紫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封闭的活塞筒,活塞筒右侧设有位于其上端且两者内部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右端设有充气囊,活塞筒内设有与其内壁相切且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板,活塞板下侧同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贯穿支撑架且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压力垫,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孔,两个矩形孔内均设有可拆装的固定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囊向活塞筒内注入气体,经导向杆上套装的弹簧缓解压力,充分的把控压力垫对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大小,使患者伤口处的皮肤不会粘贴过紧以及出现水泡,适当的压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动脉的出血及肢体肿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剖切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图的俯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剖切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中图4中A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图2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封闭的活塞筒2,活塞筒2右侧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内部连通的连接管3,连接管3右端设有充气囊4,活塞筒2内设有与其内壁相切且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板5,活塞板5下侧同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6,导向杆6的下端贯穿支撑架1且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压力垫7,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孔8,两个矩形孔8内均设有可拆装的固定带9。为了方便固定带9的拆装,所述的固定带9上端穿过矩形孔8且内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10,固定带9内表面设有位于矩形孔8下侧且可与第一魔术贴10配合的第二魔术贴11。为了方便压力器固定在患者穿刺后的伤口处,所述的位于支撑架1左端的固定带9外表面设有第三魔术贴12,第三魔术贴12位于固定带9的下端,位于支撑架1右端的固定带9内表面设有可与第三魔术贴12配合的第四魔术贴13。为了方便向活塞筒2内充气挤压活塞板5,所述的充气囊4右端设有进气管14,连接管3内与进气管14内分别设有开口朝左的单向阀15。为了防止挤压充气囊4压力过大,压伤患者伤口,所述的导向杆6上套装有位于活塞板5与活塞筒2底部之间的弹簧16。为了方便活塞筒2内的气体排放,所述的活塞筒2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管17,排气管17上端螺纹连接有阻挡盖18。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患者穿刺结束且需要在穿刺口处施压固定时,把固定带9的一端穿过矩形孔8,且位于固定带9内表面上的第一魔术贴10与第二魔术贴11粘紧,将压力器放置在患者伤口处,将支撑架1左右两端的固定带9缠绕在患者手腕处,使固定带9外表面的第三魔术贴12与第四魔术贴13粘紧,防止压力器滑落;按压充气囊4,使气囊内残留的气体经连接管3流入活塞筒2内,使位于连接管3内且开口朝左的单向阀15打开,当充气囊4内残留的气体流入活塞筒2时,充气囊4处于压紧状态,由于负压作用,使位于进气管14内且开口向左的单向阀15打开,使外界气体经进气管14流入充气囊4,使充气囊4膨胀,再次按压充气囊4,使充气囊4内的气体经连接管3流入活塞筒2,活塞筒2内的气体挤压活塞板5,使活塞板5沿活塞筒2向下滑动,带动导向杆6向下滑动且导向杆6带动压力垫7压向患者伤口处,在向下挤压过程中,套装在导向杆6上的弹簧16被压缩,承受一定的力,能够更好的把控力的大小,把压力垫7挤压至患者伤口处;当患者穿刺伤口处愈合后,转动位于排气管17上端的阻挡盖18,直到阻挡盖18脱离排气管17,使活塞筒2内的气体沿排气管排出,弹簧16弹起活塞板5,使之向上滑动,使导向杆6带动压力垫7向上滑动,使压力垫7停止向患者伤口施压,且使压力垫7脱离患者伤口处,再次把阻挡盖18转动到排气管17上端,使固定带9外表面上的第三魔术贴12与第四魔术贴13解开粘合状态,把压力器从患者手腕处拿开,进行患者伤口的处理。本技术设置支撑架1设为无色透明材质,为了方便对患者伤口处愈合情况进行清晰的把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囊向活塞筒内注入气体,经导向杆上套装的弹簧缓解压力,充分的把控压力垫对患者伤口处的压力大小,使患者伤口处的皮肤不会粘贴过紧以及出现水泡,适当的压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动脉的出血及肢体肿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上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封闭的活塞筒(2),活塞筒(2)右侧设有位于其上端且两者内部连通的连接管(3),连接管(3)右端设有充气囊(4),活塞筒(2)内设有与其内壁相切且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板(5),活塞板(5)下侧同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6),导向杆(6)的下端贯穿支撑架(1)且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压力垫(7),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孔(8),两个矩形孔(8)内均设有可拆装的固定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上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封闭的活塞筒(2),活塞筒(2)右侧设有位于其上端且两者内部连通的连接管(3),连接管(3)右端设有充气囊(4),活塞筒(2)内设有与其内壁相切且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板(5),活塞板(5)下侧同轴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6),导向杆(6)的下端贯穿支撑架(1)且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压力垫(7),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孔(8),两个矩形孔(8)内均设有可拆装的固定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介入术后用压力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9)上端穿过矩形孔(8)且内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10),固定带(9)内表面设有位于矩形孔(8)下侧且可与第一魔术贴(10)配合的第二魔术贴(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介入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