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5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排水管,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内设有缓冲机构的缓冲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成对的载水斗和转动设置在缓冲管中部的转动轴件,成对的所述载水斗通过转动轴件转动设置在缓冲管内且中心对称设置,其中心为转动轴件;所述缓冲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正对于成对的所述载水斗开口,所述缓冲管内形成供成对的所述载水斗绕转动轴件自由转动的空间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以使雨水排水时经过载水斗的翻转进行出水,减缓了雨水在排水管内排水的速度,从而避免排水管由于排水过快而导致震动经常性发生。

A kind of shock absorption draina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排水管
本技术涉及排水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排水管。
技术介绍
一般在屋檐处均安装有排水管,一般用于排除雨水至排水沟内,在雨天时,排水量较多而且排水的速度较快,因此对排水管内壁上打击的水量较多,从而导致排水管容易整体震动,而排水管由于经常性震动而带来噪音大、稳定性低、排水效果差等影响,影响了排水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的排水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排水管,包括竖直设置且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内设有缓冲机构的缓冲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成对的载水斗和转动设置在缓冲管中部的转动轴件,成对的所述载水斗通过转动轴件转动设置在缓冲管内且中心对称设置,其中心为转动轴件;所述缓冲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正对于成对的所述载水斗开口,所述缓冲管内形成供成对的所述载水斗绕转动轴件自由转动的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由第一进水管通入,并由第一进水管进入开口正对于第一进水管的载水斗内,随着雨水的积累使该载水斗在雨水的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件转动,直至该载水斗的开口处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处形成供雨水流出的缝隙,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缝隙中流出,并且同时驱动载水斗绕转动轴件继续转动,雨水由第二进水管排出。此时,两个载水斗由于需要保持稳定状态,两个载水斗转动至与初始状态呈180度,继续往复运动进行排水。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以使雨水排水时经过载水斗的翻转进行出水,减缓了雨水在排水管内排水的速度,从而避免排水管由于排水过快而导致震动经常性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水斗呈四分之一球状,所述缓冲管为球状且开有两个用于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的开口的管体;所述缓冲管包围成对的所述载水斗且所述缓冲管内壁与所述载水斗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管设置为球状管体,通过与载水斗的配合设置,保证载水斗在缓冲管内转动的过程中的轨迹与缓冲管的外壁紧密贴合,通过在缓冲管内壁与载水斗之间留有间隙,保证载水斗在缓冲管内能够运动自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管内壁与所述载水斗之间的间隙为0.2mm-0.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大量雨水由间隙中流出,从而使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降低甚至失去了的缓冲效果,使得雨水由第一排水管通入载水斗内再使载水斗翻转排出,有效地保证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倾斜向下设置且与水平面夹角呈25°,在所述出水管内壁上正对于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处设置有弹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由缓冲管内排出时,竖直向下排水,避免雨水直接打落在排水管上造成震动,通过弹性板的设置以降低雨水打落时对排水管造成的影响。另外,排水管以呈25°竖直朝下的设置,具有引导雨水朝向下侧缓慢排出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板与水平面夹角呈45°并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板与水平面夹角呈45°倾斜向下的设置,具有最大化的减缓由第二进水管排出的雨水流带给出水管冲击力的效果,避免雨水的冲击而导致排水管内部震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壁与出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加强筋块,所述加强筋块呈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块的设置有效地加强第二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机械连接性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加强筋块设计呈三角状,利用三角形的稳固、坚固和耐压的特点以保证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处具有较强的耐压能力,进一步减缓了由第二进水管排出雨水流带给出水管的冲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件左右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缓冲管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轴件固定连接,其外环与缓冲管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有效地承载转动轴件的径向载荷,通过两侧轴承的设置有效地固定转动转轴一直处于一条直线上,从而载水斗始终保持在同一转动轴上转动,进而保证载水斗的稳定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为胶盖密封式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盖密封式轴承具有较好地密封性能,有效地防止雨水在排水的过程中沿转动轴件由轴承流出,从而溢出在排水管的外壁上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一呈喇叭状的进水口,其与第一进水管可拆卸连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水量明显持续增加时,通过在第一进水管出安装喇叭状进水口以增大排水效率;当降水量较小时,拆卸下进水口,避免雨水打落在出水口上而发出异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两个载水斗中心对称并绕中心转动的灵活设置,有效地减缓排水管内的排水速度,进而减缓雨水在排水管内排水时产生的震动,保证排水管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噪声产生影响居民生活;2.通过出水管倾斜向下与内部弹性板的设置,有效地减缓由缓冲管内排出雨水对出水管的冲击力,进一步减缓雨水在排水过程中引起排水管震动的程度;3.通过加强筋块的设置有效地加强第二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的机械连接性进而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加强筋块设计呈三角状,利用三角形的稳固、坚固和耐压的特点以保证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处具有较强的耐压能力,进一步减缓了由第二进水管排出雨水流带给出水管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进水管;2、缓冲管;3、缓冲机构;4、第二进水管;5、出水管;6、载水斗;7、转动轴件;8、弹性板;9、加强筋块;10、轴承;11、进水口;12、外螺纹紧锁部;13、内螺纹紧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减震排水管,包括竖直设置并依次通过法兰盘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进水管1、缓冲管2、第二进水管4。参照图4,在第一进水管1的顶端处安装有一喇叭状的进水口11,进水口11的下端有一外螺纹紧锁部12,在第一进水管1的顶端有与外螺纹紧锁部12进行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紧锁部13。参照图2和图3,缓冲管2呈球状管体且开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4连通的开口。在缓冲管2内安装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有一转动轴件7,转动轴件7为轴杆,其通过两端设置有轴承10安装在缓冲管2内中部上,轴承10为胶盖密封式轴承10,利用胶盖密封的特性有效地防止雨水由轴承10处泄漏,轴承10的内环与转动轴件7固定连接,其外环与缓冲管2固定连接。参照图2和图3,在转动轴件7上固定有两个载水斗6,载水斗6呈四分之一球形其一侧平面上开设有开口,载水斗6固定在转动轴件7上并以转动转件为中心进行中心对称布置,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一载水斗6的开口朝向第一进水口11的出水端,另一载水斗6的开口朝向第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且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内设有缓冲机构(3)的缓冲管(2)、第二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成对的载水斗(6)和转动设置在缓冲管(2)中部的转动轴件(7),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通过转动轴件(7)转动设置在缓冲管(2)内且中心对称设置,其中心为转动轴件(7);所述缓冲管(2)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正对于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开口,所述缓冲管(2)内形成供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绕转动轴件(7)自由转动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且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内设有缓冲机构(3)的缓冲管(2)、第二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成对的载水斗(6)和转动设置在缓冲管(2)中部的转动轴件(7),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通过转动轴件(7)转动设置在缓冲管(2)内且中心对称设置,其中心为转动轴件(7);所述缓冲管(2)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正对于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开口,所述缓冲管(2)内形成供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绕转动轴件(7)自由转动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水斗(6)呈四分之一球状,所述缓冲管(2)为球状且开有两个用于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4)连通的开口的管体;所述缓冲管(2)包围成对的所述载水斗(6)且所述缓冲管(2)内壁与所述载水斗(6)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2)内壁与所述载水斗(6)之间的间隙为0.2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人邹小雄李伟明陈燕莉伦静仪陈嘉乐吴蔷薇招硕慧黎浩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二装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