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室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5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玻璃框元件(52)支撑在固定到车身(11)的主体(30)上,透镜(54)将从光源(37)发射的光线传递到该玻璃框元件(52)。在主体(30)或玻璃框元件(52)之一上形成球面(52a),用于压靠球面(52a)的滑动元件(34)在另一个上形成,因此玻璃框元件(52)可以相对主体(30)的支撑元件(33)旋转,并固定到给定位置。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室照明灯(10)中使用金属板作为滑动元件(34),在相关技术中出现的,由于温度或随时间的损坏而垫圈滑动元件的磨损或性能的改变,而使得光源不能够固定在期望的方向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样,相对使用弹簧或类似物的情况,能够避免由于元件数量增加造成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室照明灯,例如,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的车门、顶棚或其他部分上的内室照明灯。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0所示的内室照明灯,例如,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2000-1141。内室照明灯安装在旅游车的后门,适合于通过改变照明方向照亮位于旅游车后部的行李架。如图10所示,内室照明灯100包括安装在形成后门壁面的装饰件101上的灯壳102,在此灯壳102的前部形成一个圆形开口103。灯支撑部分104具有球形内表面,设置在开口103的后部(在图10的右侧),部分球形的灯体105设置在灯支撑部分104的内部,用于在预定范围内进行360度的旋转。灯体105包括其内放置的灯泡106,从位于灯壳102前表面的开口103伸出(如图10的左侧)的透镜部分107。在透镜部分107和开口103之间形成一个空隙S,以限制灯体105的转动量。在前述内室照明灯100中,配有灯泡106的灯体105的方向可以在预定范围内360度变化,通过手动移动透镜元件107来完成方向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内室照明灯100中,固定灯体105到期望的方向,一般通过在灯支撑元件104的内表面和灯体105的外表面之间感受的摩擦阻力来达到。因此,存在一个问题,当通过置于高温或随着时间的老化,垫圈的弹性减小,灯体105将不能被固定在期望的方向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弹簧和球,这样通过温度或随时间的老化可能会影响较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零件的数量增加,因此成本相应提高,且结构变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可移动和固定的机构的内室照明灯,且具有简单的结构和高耐用性。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室照明灯,其包括固定到车身的主体,和通过在主体上提供的支撑元件来支撑的玻璃框元件,并具有透镜,其能够传播从光源发出的光,其中光轴的方向可以通过相对主体旋转玻璃框元件来调节,通过使球面设置在主体和玻璃框元件中的一个上并使滑动元件设置在主体和玻璃框元件的另一个上来实现,其中,滑动元件能够弹性地压靠球面。在如前所述结构的内室照明灯中,玻璃框元件包括透镜,该透镜可以传播从连接到其上的光源发射的光线,并通过在主体上的支撑元件来支撑,主体固定在车身上。换言之,在主体或玻璃框元件中的一个上设有球面,在他们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相对球面滑动的滑动元件,通过使滑动元件弹性地压靠球面,玻璃框元件可相对主体旋转,并能固定在给定的位置。滑动元件为金属板,或为树脂板或其他。滑动元件的形状可能为,例如,T形,如果想要的话,它也可以是L形,Y形,或J形。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滑动元件的内室照明灯,该滑动元件能够被弹性地压住,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垫圈滑动元件的磨损或由于温度或随时间的老化而发生性能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光源不能被固定在期望的方向上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与使用弹簧或类似物来比较,零件的数量可能减少,因此,可以避免由于零件数量增加而提高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滑动元件,其可以相对玻璃框元件内侧上的凹球面滑动。如此构成的内室照明灯,通过使滑动元件被压在玻璃框元件内部的凹球面上,玻璃框元件能够自由转动,且光轴可以设置在期望的方向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多个滑动元件和导向元件,滑动元件相对球面在径向位置分布,用于引导球面的导向元件设置在各自的滑动元件之间。在如前所述结构的内室照明灯中,由于在球面的径向位置布置多个滑动元件,因此玻璃框元件可以稳定的旋转和固定。由于滑动元件之间提供的导向元件,能够防止玻璃框元件相对主体发出格格的响声,因此能够光滑的旋转,从而能够可靠固定在期望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滑动元件,分别沿球面的同一圆周方向形成T形。此种样式结构的内室照明灯,通过形成滑动元件,形成大致T形,相对球面在同一圆周方向布置相同的滑动元件,玻璃框元件能够相对主体稳定旋转和固定。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动元件包括能够与球面形成点接触的凸起。此种样式结构的内室照明灯,通过在滑动元件上产生的凸起来压住球面,玻璃框元件能够以合适的摩擦相对主体旋转和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相关技术中的问题能够解决,例如由于暴露在高温下或随时间的损坏引起的垫圈弹性减小,导致玻璃框元件不能在期望的方向上固定。同时,与弹簧和球相结合时受温度或随时间的损坏的影响很大的情况相比,使用此方法,可以避免元件数量增加的问题。因此,在此提供一种具有可移动和固定的功能的内室照明灯,具有简单的结构和高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室照明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表示沿图1中的II方向内室照明灯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沿图2中的III方向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灯容纳孔的平面图;图5(A)是表示一个滑动元件例子的前视图,和图5(B)为平面图;图6(A)是表示另一个滑动元件例子的前视图,和图6(B)为平面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室照明灯安装到车身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在玻璃框外面提供凸出球面的前视图;图9(A)是表示滑动元件的前视图;图9(B)是表示滑动元件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在相关技术中一种内室照明灯例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室照明灯10包括外露于室12的装饰元件20(如图7所示),和位于装饰元件20内部的功能体30,其作为主体,其上安装不同的电子元件。如图7所示,内室照明灯的结构中,装饰元件20设置在车身11中的内部材料(内饰件)13中,因此,能够预先方便地连接在车内材料背面设置的束线W/H中。如图1到3所示,装饰元件20具有外露于室12的表面21a,并包括例如形成方形的框架21。在框架21的中心设置开关孔22L、22R,用于使左右开关51L,51R外露于室12。在框架21的左右部分设有灯孔23L和23R,用于使左右灯50L,50R外露于室12。各自的灯孔23L和23R与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安装部分24一起形成,用于安装功能体30到框架21,以从框架21的背面21b向内延伸。在框架21的背面21b提供夹子25(如图7所示),用于安装框架21到室12顶棚的车内材料13上。如图1到3所示,功能体30为一种通常为椭圆形的框架元件,设有灯容纳孔31L,31R,用于容纳在其上左右端的灯50L和50R。在功能体30的中心,提供有用于在两个灯容纳孔31L和31R之间连接开关51L和51R的开关库(storage)32L和32R。开关51L和51R能够通过将在束线W/H末端的连接器14连接到接线端来方便的连接和分离(如图7所示)。两个灯容纳孔31L和31R的边缘提供圆环元件33,作为支撑灯50L和50R的支撑元件。各自的环形元件33提供有柱型导向元件38,后者从功能体30的背面凸出(在图1中的右侧),左右导向元件38在相对位置有凹口,因此,不同的电子元件,像开关51L和51R,或作为光源的灯泡37,能够在其上安装。导向元件38高于其它任何安装其上的电子元件,用于防止电子元件与车身11冲突。采用左右导向元件38,可以在其上安装灯泡37,在灯泡37后面分别提供反射板37a(在图3的上侧),因此,从灯泡37发射的光线能够有效照射到期望的方向。如图1和4所示,用于安装滑动元件的滑动元件安装凹槽35在环形元件33的内圆周面上由金属形成,例如,在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室照明灯,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主体;通过在主体上的支撑元件支撑的玻璃框元件,该玻璃框元件具有传递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透镜;设在主体和玻璃框元件之一上的球面;和设在主体和玻璃框元件的另一个上的滑动元件,滑动 元件与球面滑动接触,相对主体旋转玻璃框元件,以便调节光轴的方向,并且该滑动元件能够弹性地压靠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宏幸石井公启木村太弥安藤浩士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