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12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1),所述复合膜(1)由防水层(2)、海绵层(3)、纤维层(4)和有机硅层(5)组成,所述防水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纤维层(4),所述纤维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层(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依次设置有防水层、海绵层、纤维层、有机硅层,整个复合膜具有防水保温功能,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韧性,强度、延展性很好的平衡,适合用于室内、室外多种应用场景中,通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A kind of silicone air permeable composite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
本技术涉及复合膜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
技术介绍
复合膜是以微孔膜或超滤膜作支称层,在其表面覆盖以厚度仅为0.1~0.25μm的致密的均质膜作壁障层构成的分离膜。使得物质的透过量有很大的增加,复合膜的材料包括任何可能的材料结合,如在金属氧化物上覆以陶瓷膜或是在聚砜微孔膜上覆以芳香聚酰胺薄膜,其平板膜或卷式膜都要用非织造物增强以支撑微孔膜的耐压性,而中空纤维膜则不需要,制备方法分为四类:(1)层压法,首先制备很薄的致密均质膜,而后层压于微孔支撑膜上;(2)浸涂法,把聚合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然后干燥而成,也可以把活性单体或预聚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用热或辐射固化;(3)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用等离子辉光使微孔支撑膜的表面产生致密的均质膜;(4)界面聚合法,在微孔支撑膜表面上,用活性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复合膜主要用于反渗透、气体分离、渗透蒸发等分离过程中,复合膜是在薄膜的一侧或两侧贴上土工布,形成复合土工膜。其形式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幅宽4-6m,重量为200—1500g/平方米,抗拉、抗撕裂、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高,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由于其选用高分子材料且生产工艺中添加了防老化剂,故可在非常规温度环境中使用。常用于堤坝、排水沟渠的防渗处理,以及废料场的防污处理,现有的复合膜产品大多只是有单层或者双层经过粘合而成,功能比较单一,只具有透气的功能,往往强度很低,在使用、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损毁、撕坏产品,有的防晒性不好,在太阳下长时间使用后,会迅速塑化,强度、韧性大幅度下降,有的不具有双面胶垫脚,安装的时候不方便,还要单独粘贴双面胶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防水层、海绵层、纤维层、有机硅层和双面胶垫脚组成,所述防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层,所述有机硅层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双面胶垫脚,所述海绵层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纤维层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竖纤维和斜纤维,所述有机硅层中均匀等密度的填充有有机硅颗粒。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2mm,由乳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玻璃纤维、炭黑按照4:4:2:1的比例经过混料、熔融、硫化、热塑、挤出、切割的工艺制成。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为圆孔,半径为1-2μm,所述海绵层是发泡棉、定型棉、橡胶棉、记忆棉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竖纤维呈竖直方向排列,斜纤维与竖纤维的夹角为60°或120°,所述斜纤维上下依次穿过竖纤维,所述竖纤维和斜纤维均为化学纤维、矿物纤维、合成纤维,有机纤维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所述有机硅层由二氧化硅粉、氧化锌粉、钼粉、天然橡胶、抗氧化剂、防紫外线剂、硫磺、石墨按照比例经过熔融、硫化、挤出成型的工艺制成。优选的,所述有机硅颗粒为二氧化硅颗粒,均是半径为2-4μm的圆形小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的防水层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复合层的内部,适合野外长时间使用,海绵层使复合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厚度,能够保温,海绵层中设置大量的透气孔,使复合层能够保温的同时可以很好的透气,纤维层中由竖纤维、斜纤维经过不同方向的编织,复合层的韧性、抗拉性更好,有机硅层中设置的有机硅颗粒,能够显著增加复合层的强度,硬度,整个复合层的功能更加多样,性能更好,满足室内、室外多种场景的需求,双面胶垫脚能直接将复合层粘结在需要使用的地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各层位置关系图;图2为本技术的海绵层、透气孔的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纤维层、竖纤维、斜纤维的位置关系图;图4位本技术的有机硅层、有机硅颗粒位置示意图。图中:1、复合膜;2、防水层;3、海绵层;4、纤维层;5、有机硅层;6、双面胶垫脚;7、透气孔;8、竖纤维;9、斜纤维;10、有机硅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1,复合膜1由防水层2、海绵层3、纤维层4、有机硅层5和双面胶垫脚6组成,防水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海绵层3,海绵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纤维层4,纤维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层5,有机硅层5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双面胶垫脚6,海绵层3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透气孔7,纤维层4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竖纤维8和斜纤维9,有机硅层5中均匀等密度的填充有有机硅颗粒10。防水层2的厚度为1-2mm,由乳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玻璃纤维、炭黑按照4:4:2:1的比例经过混料、熔融、硫化、热塑、挤出、切割的工艺制成;透气孔为圆孔,半径为1.5μm,海绵层是发泡棉、定型棉、橡胶棉、记忆棉中的一种;竖纤维8呈竖直方向排列,斜纤维9与竖纤维8的夹角为60°或120°,斜纤维9上下依次穿过竖纤维8,竖纤维8和斜纤维9均为有机纤维;有机硅层5由二氧化硅粉、氧化锌粉、钼粉、天然橡胶、抗氧化剂、防紫外线剂、硫磺、石墨按照比例经过熔融、硫化、挤出成型的工艺制成;有机硅颗粒10为二氧化硅颗粒,均是半径为3μm的圆形小颗粒。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复合膜1最下面设置的双面胶垫脚6死去薄膜后,粘在需要粘贴的地方,复合膜1中设置多种层具有不同的功能,防水层2能使复合膜1在室外使用,雨水不会通过防水层2进入到复合膜1的内部,海绵层3使复合膜1随意的弯曲,复合膜1能使用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海绵层3中设置的透气孔7能使空气自由流通,海绵层3还具有保温的效果,使复合膜1能使用在农村大棚中,纤维层4中的竖纤维8和斜纤维9经过不同方向的相互交错编织,使复合膜1的韧性、抗拉性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有机硅颗粒10使复合膜1具有一定的强度,有机硅层5设置在复合膜1的最低层,使整个复合膜1外柔内刚,强度、韧性、延展性很好的平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1)由防水层(2)、海绵层(3)、纤维层(4)和有机硅层(5)组成,所述防水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纤维层(4),所述纤维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层(5),所述海绵层(3)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透气孔(7),所述纤维层(4)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竖纤维(8)和斜纤维(9),所述有机硅层(5)中均匀等密度的填充有有机硅颗粒(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1)由防水层(2)、海绵层(3)、纤维层(4)和有机硅层(5)组成,所述防水层(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纤维层(4),所述纤维层(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有机硅层(5),所述海绵层(3)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透气孔(7),所述纤维层(4)中均匀等密度的设置有竖纤维(8)和斜纤维(9),所述有机硅层(5)中均匀等密度的填充有有机硅颗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透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的厚度为1-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亚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