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07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39
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机构用于绕制晾衣架的升降绳索,包括晾衣架绕线轮、驱动机构和壳体,所述晾衣架绕线轮安装于壳体内由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晾衣架绕线轮包括两个端面、一个侧面及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设于一个端面上,侧面上设有绕线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晾衣架绕线轮安装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腔的底面/内侧;所述晾衣架绕线轮设置有从动机构的一端朝向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腔内,使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配合带动晾衣架绕线轮转动。通过设置安装腔并通过安装腔内的驱动机构带动晾衣架绕线轮进行放绳或收绳的操作。

A winding wheel mechanism of clothes dry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
技术介绍
智能晾衣机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用品,是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晾衣杆的自动升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在晾衣过程中的人力,深受消费者青睐。电动晾衣架是指通过电动驱动装置带动晾衣架自动升降的一种电动装置,其通过电动驱动装置驱动,带动升降绳索或伸缩架对晾衣架进行传动,实现晾衣架的升降。电动驱动装置一般是以电机作为晾衣机动力源,钢丝绳则作为牵引介质,升降绳索一端固定在电机内部的绕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晾衣杆上,通过电机转动,并进一步带动卷线轮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绳索牵引晾衣杆上下运动。电机与升降绳索的装配是目前比较复杂并困难的工艺,现有的绕线轮在安装时需要调整绕线的长度,而绕线轮一般是固定安装在卷绕机构上,这样一旦升降绳索的长度不满足实际使用情况,如需调整晾衣杆两端的升降绳索的长度使其平行升降的时候,就需要将绕线轮上的升降绳索全部松开,重新调整其初始端的位置。这种安装的微调一般都是毫米级别,而松开所有升降绳索来进行调节无法达到该精度,需要多次反复的调整才能满足需求,给产品的初始化安装带来极大的困扰。现有的晾衣架设计人员主要关注于如何拓展晾衣架的功能,但关于晾衣架绕线轮的装配问题,很多设计人员与一线的安装人员未能有效的沟通,并未发现该技术问题的存在,所以就进一步的就如何使晾衣架绕线轮在工作及装配过程中更为稳固,现有技术仍未有太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所述上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用于解决如何使晾衣架绕线轮在工作及装配过程中更为稳固的技术问题。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机构用于绕制晾衣架的升降绳索,包括晾衣架绕线轮、驱动机构和壳体,所述晾衣架绕线轮安装于壳体内由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晾衣架绕线轮包括两个端面、一个侧面及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设于一个端面上,侧面上设有绕线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晾衣架绕线轮安装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腔的底面/内侧;所述晾衣架绕线轮设置有从动机构的一端朝向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腔内,使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配合带动晾衣架绕线轮转动。通过设置安装腔和驱动机构,使晾衣架绕线轮在工作及装配过程中更为稳固。本专利通过安装腔来容纳晾衣架绕线轮,晾衣架绕线轮并不直接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上,而是通过从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互配合来使驱动机构间接驱动晾衣架绕线轮。通过晾衣架绕线轮与安装腔可拆卸的配合结构,就可以简易的转动晾衣架绕线轮在安装腔内的角度来调整升降绳索的长度,调整到合适长度后,只需下压晾衣架绕线轮,使其从动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即可。这种调节方式简单方便,而且十分灵活,一线安装人员无需专业培训也能快速掌握调节技巧。优选的,所述从动机构为外齿轮、内齿轮或面齿轮,所述驱动机构为与从动机构啮合的设置在安装腔内侧的内齿轮、在安装腔底面的外齿轮或面齿轮。使用齿轮带动使得绕线轮的调整精度更高,采用齿轮结构来实现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的固定连接,是一种符合上述调节方式的优选连接方式,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并不是通过齿轮转动来传递动力,而是通过齿轮啮合来调节相对位置关系,一旦齿轮相互啮合,即相对位置关系固定。这种结构不仅有利于灵活调节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实线升降绳索的长度调节,而且齿轮全配合的方式也有利于驱动力的均匀分布,提高整体结构性能。优选的,所述从动机构的齿数为20到360个。通过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齿数以配合升降绳索的调节。齿数越多,可调节的精度越高,比如齿数100个,可调节的精度就是每级36°,根据实际使用的调节情况,以及晾衣架绕线轮的直径和最小所需调节精度,比如毫米级,一般优选齿数为100到200个之间。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厚度为5.0到15.0毫米。通过确定齿轮厚度,保证了齿轮的受力上下限。由于从动机构是作为驱动机构与晾衣架绕线轮传递驱动力的主要连接,为了保证在齿数较多的情况下,齿轮能够承受相应的驱动力,从动齿轮的厚度需要满足上述厚度标准,太薄则无法受力,太厚则影响安装的集成度和整个绕线机构的厚度,该参数主要适用于上述齿数100到200个的优选区间。优选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还包括轴孔,所述轴孔贯穿轮体两端,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轴孔配合的导向轴。设置贯穿于轮体的导向轴和轴孔使绕线轮的安装可被确认。为了安装方便设置导向轴,这样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轴孔与导向轴配合套入晾衣架绕线轮,在调整的时候可以手动使晾衣架绕线轮绕该导向轴转动,下压后可以通过贯穿的轴孔判断是否安装到位,即驱动机构与从动机构完全啮合,该结构同时解决了安装过程中几个主要问题,大大提高安装效率。优选的,所述绕线槽为设于晾衣架绕线轮侧面的螺旋凹槽,所述绕线槽包括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以及弧形底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弧形底面为分别连接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的弧形面。螺旋凹槽设置相互平行的限位面使得升降绳索在绕制过程中更为稳定。根据对现有绕线轮凹槽的长时间的试验和观察结果,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传统的V字形凹槽或扩口结构的凹槽设计存在设计偏见,一般设计师都认为这两种结构有利于升降绳索绕入凹槽中,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凹槽间距,在升降绳索受力的情况下,反而导致了升降绳索在卷绕过程中相互叠加摩擦的可能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绳索的使用寿命。本专利基于大量的使用情况调查,对比了各种凹槽结构,发现两侧面平行的结构反而是最有利于升降绳索的卷绕,该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认为不扩口不利于升降绳索进入凹槽的技术偏见。由于凹槽两侧面平行的结构能够最小化凹槽的间距,这样在具有张力的作用下,升降绳索反而更加容易进入凹槽,且不会发生叠加摩擦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的间距与升降绳索横截面的尺寸相当,所述间距为1.2到3.0毫米。通过限定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间距使其与升降绳索的尺寸相当。为了使升降绳索能够紧贴卡入凹槽内,本专利采用凹槽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的间距与升降绳索横截面的尺寸相当的结构,根据不同的绳索粗细选择相应的间距尺寸。该间距为两限位面之间的固定间距,即限位面从开口处至底部均保持平行状态,当升降绳索卷入以后不会产生左右偏移,具有较高稳定性,同时也不会妨碍升降绳索的卷出。优选的,所述绕线槽还包括槽壁,所述槽壁厚度为0.45到0.65毫米。槽壁在限定范围内的受力更合理。如上所述,为了保证升降绳索在卷入时不会相互摩擦,所述槽间距应该尽可能小,但为了保证槽壁不会受力变形,应具有一定厚度,所以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结合平行限位面的结构,本专利优选上述壁厚。优选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在绕线槽始端设置有固定升降绳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至晾衣架绕线轮的轮体内。设定固定孔以用于固定绕制绳索一端,采用贯穿孔的优势是无需增加多余的固定组件,只需将穿过固定孔的升降绳索的一端膨胀,如打结或增加卡块结构,即可实现绳端的固定。也可以将固定孔制作成大小不同的异形孔结构,这样膨胀端的升降绳索穿过大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机构用于绕制晾衣架的升降绳索(4),包括晾衣架绕线轮(1)、驱动机构(2)和壳体(3),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安装于壳体(3)内由驱动机构(2)带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包括两个端面(121)、一个侧面(122)及从动机构(130),所述从动机构(130)设于一个端面(121)上,侧面(122)上设有绕线槽(110);/n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晾衣架绕线轮(1)安装腔(310);/n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在安装腔(310)的底面/内侧;/n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设置有从动机构(130)的一端朝向驱动机构(2)安装于安装腔(310)内,使驱动机构(2)与从动机构(130)配合带动晾衣架绕线轮(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所述晾衣架绕线轮机构用于绕制晾衣架的升降绳索(4),包括晾衣架绕线轮(1)、驱动机构(2)和壳体(3),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安装于壳体(3)内由驱动机构(2)带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包括两个端面(121)、一个侧面(122)及从动机构(130),所述从动机构(130)设于一个端面(121)上,侧面(122)上设有绕线槽(110);
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晾衣架绕线轮(1)安装腔(310);
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在安装腔(310)的底面/内侧;
所述晾衣架绕线轮(1)设置有从动机构(130)的一端朝向驱动机构(2)安装于安装腔(310)内,使驱动机构(2)与从动机构(130)配合带动晾衣架绕线轮(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130)为外齿轮、内齿轮或面齿轮,所述驱动机构(2)为与从动机构(130)啮合的设置在安装腔(310)内侧的内齿轮、在安装腔(310)底面的外齿轮或面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130)的齿数为20到360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晾衣架绕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机构(130)为内齿轮或外齿轮的情况下,所述从动机构(130)的厚度为5.0到1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伟袁欣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