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以及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05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以及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是否在门区,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轿厢上的一个被检测体;设置于井道中的多个位置检测器,各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与各楼层对应的位置,各所述位置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被检测体来检测所述轿厢是否在门区;以及设置于井道中的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用于传输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

Car accidental moveme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car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以及轿厢位置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尤其涉及该系统中的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是否在门区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电梯发生轿厢意外移动(unintendedcarmovement)时的安全保护系统备受重视。在中国,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对电梯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作出了规定。在日本,修订后的建筑基准法规定了设置安全装置的义务,该安全装置在发生轿厢意外移动时自动地制停轿厢。对于这些规定出台前的现有的电梯,可以通过追加需要的装置及器件等,从而将其改造为具备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中,要判断是否发生轿厢意外移动,需要层门开关信号、轿门开关信号和轿厢是否在门区的检测信号。其中,轿厢是否在门区的检测信号,因电梯的机种不同,其回路也不同,很难利用现有的电梯的信号。最好是追加设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专用的检测轿厢是否在门区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通常,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中,位置检测器设置于轿厢上,被检测体设置于井道中。日本特开专利公报特开2017-57039号公报中公开的电梯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存在的课题是:对现有的电梯进行改造时,如果采取上述结构,则需要利用随行电缆,而如果随行电缆中没有空线(未用的线),则需要追加敷设随行电缆,追加随行电缆会导致轿厢与对重不平衡、轿厢的重心偏离等,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作业。鉴于上述技术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在对现有电梯进行改造而追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时不需要追加随行电缆以及因追加随行电缆而导致的调整作业等。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是否在门区,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轿厢上的一个被检测体;设置于井道中的多个位置检测器,各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与各楼层对应的位置,各所述位置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被检测体来检测所述轿厢是否在门区;以及设置于井道中的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用于传输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优选为,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为常开触点信号,多个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所述常开触点信号相互并联并且连接到一个输入回路。优选为,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还具备分别用于覆盖所述分支电缆与各所述位置检测器的信号线的连接处的多个盒状部件,所述盒状部件被固定在安装有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托架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该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包括上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本技术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在对现有电梯进行改造而追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时不需要追加随行电缆以及因追加随行电缆而导致的调整作业等。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得以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设置有本技术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及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电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位置检测器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表示位置检测器的触点信号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轿厢;2被检测体;3位置检测器;4分支电缆;5曳引绳;6曳引机;7制动器;8制动器控制装置;9轿厢导轨;10托架;11盒状部件;12随行电缆;13常开触点信号(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14输入回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1是否在门区,其具备:设置于轿厢1上的一个被检测体2;设置于井道中的多个位置检测器3,各位置检测器3分别设置于与各楼层对应的位置,通过检测被检测体2来检测轿厢1是否在门区;以及设置于井道中的分支电缆4,分支电缆4用于传输位置检测器3的检测信号。图1是设置有本技术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及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电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电梯中,轿厢1被曳引绳5的一端吊持,曳引绳5的另一端吊持有对重(图中未表示)。井道的上部设置有曳引机6,通过曳引机6的驱动而使轿厢1在井道内上下运行。对于这样的电梯,为了在发生轿厢意外移动时确保乘客的安全而追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如图1所示,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包括制动器7。制动器7是独立于电梯运行系统的制动器,在发生轿厢意外移动时,制动器7制停轿厢1。制动器7例如是钢丝绳制动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制动器7的制动器控制装置8。当轿厢1未在门区(在门区之外)并且轿门和层门开着的情况下,制动器控制装置8判断为发生了轿厢意外移动,并向制动器7发送指令,使制动器7制停轿厢1。在此,门区是指许可轿门开着的区域。制动器控制装置8判断是否发生了轿厢意外移动,需要层门开关信号、轿门开关信号和轿厢是否在门区的检测信号。其中,轿厢是否在门区的检测信号,因电梯的机种不同,其回路也不同,很难利用现有的电梯的信号。具备被检测体2、多个位置检测器3和分支电缆4的上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就是为了向制动器控制装置8提供轿厢是否在门区的检测信号而追加设置的装置。分支电缆4与制动器控制装置8连接并向其提供各位置检测器3的检测信号。通过这样的设置,不需要对现有的随行电缆12进行改造。如图1所示,被检测体2设置于轿厢1的上部,其数量是一个。被检测体2为板状部件,上下方向的长度与门区对应,厚度小于位置检测器3的后述的内侧间距。位置检测器3设置于井道内,其数量与楼层的数量相同,各位置检测器的位置与各楼层的位置对应。图2是表示位置检测器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示意图。位置检测器3例如是光电传感器。如图所示,位置检测器3呈大致U字形,具有对峙设置的两个臂部,其中的一个臂部设置有光发射元件,另一个臂部设置有光接收元件。两个臂部之间设置有规定的内侧间距。回到图1。在井道内的位置检测器3的位置与轿厢1的上部的被检测体2的位置对应,当轿厢1开始进入门区时,被检测体2的上端或下端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插入位置检测器3的两个臂部之间的检测区域,当轿厢1离开门区时,被检测体2的下端或上端从两个臂部之间的检测区域脱出。当轿厢1在门区时,光发射元件射出的光被被检测体2遮蔽,位置检测器3的信号为ON(遮光),当轿厢1不在门区时,光发射元件射出的光未被被检测体2遮蔽,位置检测器3的信号为OFF(非遮光)。图3是表示位置检测器的触点信号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位置检测器3的检测信号为常开触点信号13。多个位置检测器3的常开触点信号13相互并联并且连接(串联)到一个输入回路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在井道一侧设置多个位置检测器,在轿厢一侧设置一个被检测体。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对现有电梯进行改造而追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时,不需要追加随行电缆,也不需要因追加随行电缆而导致的调整作业等。虽然比起现有技术,位置检测器的数量增多,但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是否在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具备:/n设置于所述轿厢上的一个被检测体;/n设置于井道中的多个位置检测器,各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与各楼层对应的位置,各所述位置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被检测体来检测所述轿厢是否在门区;以及/n设置于井道中的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用于传输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梯的轿厢是否在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具备:
设置于所述轿厢上的一个被检测体;
设置于井道中的多个位置检测器,各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与各楼层对应的位置,各所述位置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被检测体来检测所述轿厢是否在门区;以及
设置于井道中的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用于传输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直树铃木靖孝鸟谷部润平野薰大町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