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或无线输电的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PowerTransfer,WPT),相比于传统的导线供电方式无电气连接,具有灵活便捷、安全可靠等优点。现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共振原理,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电子消费产品、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但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传输距离短、效率低,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频率分裂、谐振频率高、输出功率小、近距离甚至无法输出功率等问题。两者存在的瓶颈问题尚未解决,极大的限制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1998年华盛顿大学的Bender.C.M教授创立了宇称-时间(PT)对称量子理论,该理论已被成功应用到光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近年来,研究学者将宇称-时间(PT)对称量子理论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但传统的基于宇称-时间对称原理的单发射线圈系统的临界传输距离未达到最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负电阻和n个发射模块,所述负电阻和n个发射模块并联连接,为系统提供能量,每个发射模块均由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发射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等效内阻组成;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负载,所述接收模块和负载串联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由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接收端谐振电容和接收线圈等效内阻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负电阻和n个发射模块,所述负电阻和n个发射模块并联连接,为系统提供能量,每个发射模块均由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发射端谐振电容和发射线圈等效内阻组成;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负载,所述接收模块和负载串联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由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接收端谐振电容和接收线圈等效内阻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发射线圈并联供电的无线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发射模块的发射线圈参数对称且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相同,同时该n个发射模块的发射线圈相互之间完全解耦,即满足:
其中,和分别表示第i个发射线圈的电感值、等效内阻值以及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值,i=1,2,3…n;表示第i个发射线圈和第j个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感值,i=1,2,3…n,j=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吴理豪,江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力威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