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60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待用的活动端子的待用活动端子放置区及用于放置待接续的固定端子的待接续固定端子放置区,箱体内部可活动的设有用于拾取活动端子并将待用的活动端子跳接于待续接的固定端子或从已续接的固定端子上拆除已用的活动端子的机械手,机械手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在发出跳接指令时,机械手会拾取待用的活动端子,将携带的活动端子跳接于待续接的固定端子上;或者可以将事先与已续接的固定端子连接的已用的活动端子拆下,并将拆下的活动端子跳接至另一待接续的固定端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可以节约安装空间、降低成本,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

A remote control jump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缆线管道跳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设备之间的跳接有两种,第一种是从通信设备的出口端提供给用户设备的资源,其所经的线纤为技术条件一致的一设备出口对一用户入口的线纤;第二种是传输总线段为技术条件一致传输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的线纤。在接口界面处设有各种不同的交接箱,如ODF、DDF、VDF、IDF,通信资源都需要光纤或铜线进行引导其信息的流动。如传统的电缆跳接,为了形成通信设备到用户设备的专线路由,其电缆或光缆的跳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包括电信网内部大容量的传输通道的跳接和电信网连接到电话机的连接。现有技术中的跳接装置都是采用跳线或跳纤从一个端子箱到另一个端子箱进行跳接,跳接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端子间的跳接,人工跳接的工作是拔除原有连接和建立新的连接。在电信网的运行维护中,绝大多数情况通信网络都是在稳态运行工作,即,应该的交接箱之间的端子跳接或设备与用户的连接都是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固化下来,很少有随意更改的情况,即便有优化需求,也是在改造项目或基础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待用的活动端子(1)的待用活动端子放置区(8)及用于放置待接续的固定端子(9)的待接续固定端子放置区(10),所述箱体内部可活动的设有用于拾取活动端子(1)并将待用的活动端子(1)跳接于待续接的固定端子(9)或从已续接的固定端子(9)上拆除已用的活动端子(1)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控制器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待用的活动端子(1)的待用活动端子放置区(8)及用于放置待接续的固定端子(9)的待接续固定端子放置区(10),所述箱体内部可活动的设有用于拾取活动端子(1)并将待用的活动端子(1)跳接于待续接的固定端子(9)或从已续接的固定端子(9)上拆除已用的活动端子(1)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框(7)和安装于所述底框(7)上的盖板(32),所述盖板(32)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可活动的设有小车(6),所述小车(6)上可活动的设有所述机械手,所述待用活动端子放置区(8)与所述待续接固定端子放置区(10)均设置于所述底框(7)上,所述小车(6)与所述机械手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盖板(32)板面平行的轨道板(3),所述轨道板(3)上设有镂空轨道(2),所述小车(6)可沿所述镂空轨道(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6)包括车体(26),所述车体(26)的上部可活动的设有所述机械手,所述车体(26)的下部设有用于活动于所述轨道板(3)内侧的轮子(27),所述车体(26)的下部还设有转轴(28),所述转轴(28)穿过所述镂空轨道(2)的镂空部分连接于固轨底盘(30),所述固轨底盘(30)与所述轨道板(3)之间设有固轨滚珠(29),所述固轨滚珠(29)沿所述镂空轨道(2)移动以带动所述车体(26)沿所述镂空轨道(2)移动,所述车体(26)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车体(26)移动的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遥控跳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所述固轨底盘(30)的内侧面沿所述镂空轨道(2)的边缘设有光栅(25),所述固轨底盘(30)设有发光装置,所述车体(26)的底部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穿过所述光栅(25)的光的光电接收装置(31),所述光电接收装置(31)与所述电动机信号连接,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峰李伟坚林斌施展刘新展林杨温立君叶建军梁炯光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