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51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盘盒,包括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外表面设有凹槽把手;所述盒体内中心位置设有供光盘中心孔洞卡接放置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圆柱,所述圆柱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座固定设置于圆柱底部,所述弹簧座另一端通过弹簧座连接有U型柱,所述U型柱两端贯穿圆柱及盒体底壁与拉动柱相连接,所述U型柱上侧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圆柱左右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卡接柱包括铰接于U型柱上侧的铰接端,及搭放与开口处的滑动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存取,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光盘不受损坏。

A kind of CD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盘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的
,特别是一种光盘盒的

技术介绍
光盘是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的载体并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物品,光盘一般的厚度在于1.2mm。光盘盒是放置光盘或CD光碟等磁性记录资料的容器,其中通过在光盘盒盒体内设置卡持结构来卡持光盘或CD光碟,在该过程中由于光盘通常与光盘盒底端上的卡持结构处于卡紧过盈配合状态,因此现有市场上的光盘盒存在以下缺点:现有光盘盒内的卡持结构在放取光盘时由于现有的卡持结构本身的机械强度在取放光盘或CD光碟时容易形成光盘或CD碟片的变形造成光盘的损坏,导致光盘或CD碟片不能正常,同时现有的卡持结构拿取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光盘盒,结构简单,方便存取,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光盘不受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盘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外表面设有凹槽把手;所述盒体内中心位置设有供光盘中心孔洞卡接放置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圆柱,所述圆柱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座固定设置于圆柱底部,所述弹簧座另一端通过弹簧座连接有U型柱,所述U型柱两端贯穿圆柱及盒体底壁与拉动柱相连接,所述U型柱上侧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圆柱左右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卡接柱包括铰接于U型柱上侧的铰接端,及搭放与开口处的滑动端。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上壁处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开口上壁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卡接柱在向圆柱外滑动。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下壁处安装有滚轮,所述卡接柱滑动端搭放于滚轮处,这样使得卡接柱滑动端在滑动时更加顺畅。作为优选,所述拉动柱侧面与凹槽侧面相贴合,所述拉动柱外表面与盒体底面向平齐,其优点在于:使得盒体底面保持平齐,方便盒体的放置。作为优选,所述立柱固定设置于放置空间上端壁中心位置,其优点在于:使得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柱外套设有毛绒层,其优点在于可以使得卡接柱在接触光盘表面时,不会对光盘表面造成划痕伤害。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柱下表面位于盒体内底壁距离为1.2m,当光盘卡接在圆柱上使,卡接柱可以贴合光盘的表面,防止光盘上下移动,造成光盘划伤损坏。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设有圆环限位件,该圆环限位件圆心与圆柱圆心相同,半径与光盘半径相同,所述圆环限位件处设有断口,所述圆环限位件外设置有毛绒层,通过圆环限位件限定光盘的位置,同时断口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拿取光盘,圆环限位件上设置的毛绒层,可以对光盘进行保护,避免光盘的划伤。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底壁设有毛绒层,可以对光盘进行保护,避免光盘的划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于盒体中心位置的卡接装置,其中卡接装置中的圆柱内设置有U型柱,U型柱两端向下贯穿圆柱及盒体底壁并与拉动柱相连接,使用者通过向盒体外拉动拉动柱,可以带动卡接装置中圆柱上的U型柱向下运动,此时铰接与U型柱上的卡接柱,跟随U型柱向下运动,同时卡接柱的铰接端发生转动,而搭放于开口处的滑动端向圆柱内滑动,使得光盘可以通过光盘中心孔洞插接在圆柱上,再松开拉动柱,由于U型柱处设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使得U型柱向上回位,同时铰接与U型柱上的卡接柱,跟随U型柱向上运动,同时卡接柱的铰接端发生转动,而搭放与开口处的滑动端向圆柱外滑动,使得卡接柱延伸至圆柱外并对放置于圆柱上的光盘进行卡接。取出时同上操作,拉动拉动柱,使得卡接柱移动进圆柱内,再将光盘取出,由上可知,采用本方案的光盘盒结构形式后,使用者不损害光盘的前提下同时可简单快捷地实现对光盘的放置和取出动作,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光盘盒结构。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面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拉动状态下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12-圆环限位件、121-断口、2-盒盖、3-卡接装置、31-圆柱、32-U型柱、33-弹簧、34-滚轮、35-卡接柱、36-弧形结构、37-开口、4-拉动件、41-凹槽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包括盒体1和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动件4,所述拉动件4外表面设有凹槽把手41;所述盒体1内中心位置设有供光盘中心孔洞卡接放置的卡接装置3;所述卡接装置3包括圆柱31,所述圆柱31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一端通过弹簧33座固定设置于圆柱31底部,所述弹簧33座另一端通过弹簧33座连接有U型柱32,所述U型柱32两端贯穿圆柱31及盒体1底壁与拉动柱相连接,所述U型柱32上侧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接柱35,所述圆柱31左右两侧设有开口37,所述卡接柱35包括铰接于U型柱32上侧的铰接端,及搭放与开口37处的滑动端;所述开口37上壁处设置为弧形结构36;所述开口37下壁处安装有滚轮34,所述卡接柱35一端铰接与U型柱32上侧,另一端搭放于滚轮34处;所述拉动柱表面贴合凹槽内表面设置,所述拉动柱外表面与盒体1底面向平齐;所述卡接柱35外套设有毛绒层;所述卡接柱35下表面位于盒体1内底壁距离为1.2mm;所述盒体1内设有圆环限位件12,该圆环限位件12圆心位置与圆柱31圆心相同,半径与光盘半径相同,所述环形限位件上设有断口121,所述圆环限位件12外设置有毛绒层;所述盒体1内底壁设有毛绒。本技术工作过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向盒体1外拉动拉动柱,可以带动卡接装置3中圆柱31上的U型柱32向下运动,此时铰接与U型柱32上的卡接柱35,跟随U型柱32向下运动,同时卡接柱35的铰接端发生转动,而搭放于开口37处的滑动端向圆柱31内滑动,使得光盘可以通过光盘中心孔洞插接在圆柱31上,再松开拉动柱,由于U型柱32处设有弹簧33,在弹簧33的作用下回位,使得U型柱32向上回位,同时铰接与U型柱32上的卡接柱35,跟随U型柱32向上运动,同时卡接柱35的铰接端发生转动,而搭放与开口37处的滑动端向圆柱31外滑动,使得卡接柱35延伸至圆柱31外并对放置于圆柱31上的光盘进行卡接。取出时同上操作,拉动拉动柱,使得卡接柱35移动进圆柱31内,再将光盘取出,由上可知,采用本方案的光盘盒结构形式后,使用者不损害光盘的前提下同时可简单快捷地实现对光盘的放置和取出动作,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光盘盒结构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盘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外表面设有凹槽把手;/n所述盒体内中心位置设有供光盘中心孔洞卡接放置的卡接装置;/n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圆柱,所述圆柱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座固定设置于圆柱底部,所述弹簧座另一端通过弹簧座连接有U型柱,所述U型柱两端贯穿圆柱及盒体底壁与拉动柱相连接,所述U型柱上侧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圆柱左右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卡接柱包括铰接于U型柱上侧的铰接端,及搭放与开口处的滑动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拉动件,所述拉动件外表面设有凹槽把手;
所述盒体内中心位置设有供光盘中心孔洞卡接放置的卡接装置;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圆柱,所述圆柱内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座固定设置于圆柱底部,所述弹簧座另一端通过弹簧座连接有U型柱,所述U型柱两端贯穿圆柱及盒体底壁与拉动柱相连接,所述U型柱上侧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圆柱左右两侧设有开口,所述卡接柱包括铰接于U型柱上侧的铰接端,及搭放与开口处的滑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壁处设置为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下壁处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凡张艳磊逯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