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48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形象观察到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与压强关系的现象,并且可以对比观察的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该装置包括盛水容器,盛水容器上设置有展示架,展示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明管。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在盛水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有色水溶液,然后将展示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使多个透明管的下端均位于水溶液液面下方,观察实验现象,然后逐步抬高展示架,在此过程中观察各个透明管中液体的变化情况,直至六个透明管的下端全部位于水槽上方,继续观察各个透明管中液体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得出实验结论。操作简单,适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验用具领域推广。

A demonstration devi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tension of water and air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学科学教学实验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水的表面张力在自然界中存在,在传统教学中展示水的表面张力几乎靠的是图片展示,在教学演示过程中还没有某一仪器可以形象且简单的展示这种物理现象,有仪器能能呈现水表面张力形成的毛细现象,但现象并不明显,会影响学生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形象观察到毛细现象、水的表面张力与压强关系的现象,并且可以对比观察的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包括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中盛装有水溶液,所述盛水容器由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共同组成,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共同围成一个敞口腔体,所述盛水容器上设置有展示架,所述展示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平行于底板且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小于底板的长度,所述固定板的宽度小于等于底板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固定板,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五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六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板的宽度,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透明管,所述第一透明管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透明管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一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一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一管塞,所述第一管塞与第一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透明管,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透明管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二管塞,所述第二管塞与第二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透明管,所述第三透明管的外径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三透明管与第三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三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三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三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三管塞,所述第三管塞与第三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透明管,所述第四透明管的外径与第四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四透明管与第四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四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四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四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四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四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四管塞,所述第四管塞与第四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五透明管,所述第五透明管的外径与第五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五透明管与第五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五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五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五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五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五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五管塞,所述第五管塞与第五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第六透明管,所述第六透明管的外径与第六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六透明管与第六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六透明管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六透明管的上端穿过第六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六透明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六透明管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六管塞,所述第六管塞与第六透明管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一透明管、第二透明管、第三透明管、第四透明管、第五透明管、第六透明管的长度均相等。进一步的是,所述高度可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左侧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左侧板的上端面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一支撑杆的宽度,所述第一滑槽完全贯穿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右侧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右侧板的上端面互相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二支撑杆的宽度,所述第二滑槽完全贯穿第二支撑杆,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左端面的第一滑杆和固定板右端面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右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左端面上,所述第一滑杆与固定板左端面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滑杆的直径与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滑杆的左端伸入第一滑槽内且第一滑杆的左端面与第一支撑杆的左端面重合,所述第一滑杆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顶紧块,所述第一滑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顶紧块的右侧表面,所述顶紧块的长度等于第一支撑杆的宽度;所述第二滑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右端面上,所述第二滑杆与固定板右端面互相垂直,所述第二滑杆的直径与第二滑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滑杆的右端伸入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杆的右端端头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的右端面与第一支撑杆的右端面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滑杆的右端面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杆的右端面上,所述螺杆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滑杆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螺杆的右端穿过第二滑槽延伸至第二滑槽外侧,所述螺杆上套设有圆形螺母,所述圆形螺母与螺杆相匹配,所述圆形螺母的的外径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进一步的是,所述盛水容器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管塞通过第一连接带固定在第一透明管的管口处,所述第二管塞通过第二连接带固定在第二透明管的管口处,所述第三管塞通过第三连接带固定在第三透明管的管口处,所述第四管塞通过第四连接带固定在第四透明管的管口处,所述第五管塞通过第五连接带固定在第五透明管的管口处,所述第六管塞通过第六连接带固定在第六透明管的管口处。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均布在固定板上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在使用时,先在盛水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有色水溶液,然后将展示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进一步的是所述展示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这样便可轻松调节其高度,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透明管,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透明管,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透明管,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水容器(1),所述盛水容器(1)中盛装有水溶液,所述盛水容器(1)由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底板(105)共同组成,所述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分别固定在底板(105)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共同围成一个敞口腔体,所述盛水容器(1)上设置有展示架(2),所述展示架(2)包括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平行于底板(105)且沿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201)的长度小于底板(105)的长度,所述固定板(201)的宽度小于等于底板(105)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固定板(201)的左右两端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在左侧板(103)和右侧板(104)上,所述固定板(20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固定板(201),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五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六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板(201)的宽度,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透明管(3),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透明管(3)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一管塞(4),所述第一管塞(4)与第一透明管(3)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透明管(5),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透明管(5)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二管塞(6),所述第二管塞(6)与第二透明管(5)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透明管(7),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外径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三透明管(7)与第三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端穿过第三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三管塞(8),所述第三管塞(8)与第三透明管(7)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透明管(9),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外径与第四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四透明管(9)与第四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上端穿过第四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四透明管(9) 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四管塞(10),所述第四管塞(10)与第四透明管(9)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五透明管(11),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外径与第五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五透明管(11)与第五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端穿过第五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五管塞(12),所述第五管塞(12)与第五透明管(11)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第六透明管(13),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外径与第六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六透明管(13)与第六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上端穿过第六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六管塞(14),所述第六管塞(14)与第六透明管(13)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一透明管(3)、第二透明管(5)、第三透明管(7)、第四透明管(9)、第五透明管(11)、第六透明管(13)的长度均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的表面张力与气压关系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水容器(1),所述盛水容器(1)中盛装有水溶液,所述盛水容器(1)由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底板(105)共同组成,所述前侧板(101)、后侧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分别固定在底板(105)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共同围成一个敞口腔体,所述盛水容器(1)上设置有展示架(2),所述展示架(2)包括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平行于底板(105)且沿底板(10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201)的长度小于底板(105)的长度,所述固定板(201)的宽度小于等于底板(105)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固定板(201)的左右两端通过高度可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在左侧板(103)和右侧板(104)上,所述固定板(20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固定板(201),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五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六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板(201)的宽度,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透明管(3),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外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透明管(3)与第一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一透明管(3)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一管塞(4),所述第一管塞(4)与第一透明管(3)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透明管(5),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外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透明管(5)与第二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二透明管(5)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二管塞(6),所述第二管塞(6)与第二透明管(5)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透明管(7),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外径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三透明管(7)与第三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端穿过第三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三透明管(7)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三管塞(8),所述第三管塞(8)与第三透明管(7)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四通孔内设置有第四透明管(9),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外径与第四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四透明管(9)与第四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上端穿过第四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四透明管(9)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四管塞(10),所述第四管塞(10)与第四透明管(9)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五通孔内设置有第五透明管(11),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外径与第五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五透明管(11)与第五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端穿过第五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水溶液液面下方,所述第五透明管(11)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管口的第五管塞(12),所述第五管塞(12)与第五透明管(11)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第六透明管(13),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外径与第六通孔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六透明管(13)与第六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六透明管(13)的上端穿过第六通孔向上延伸,所述第六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珺刘芳范琴王喆陈郑伟曲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