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电模块、无线控制开关以及无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739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自供电模块、无线控制开关以及无线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一无线控制开关和与所述无线控制开关配对连接的至少一终端设备。所述无线控制开关包括一通信模块和一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在通电情况下发射至少一控制信号,所述自供电模块包括至少一发电装置和一联动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驱动支架和一第二驱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被相互传动地连接,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互平衡地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Self powered module, wireless control switch and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供电模块、无线控制开关以及无线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自供电模块、无线控制开关以及无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开关作为电气设备领域中重要的控制元件,其被用于控制电路中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比如控制灯具、电机、电脑、门铃等电器设备的电流的通断。现有技术的电气设备的开关主要有线控制开关和无线控制开关,其中所述有线控制开关被电连接于所述用电设备的工作电路。所述有线控制开关存在较多的缺陷,比如浪费电线,安装施工过程繁琐,并且由于开关被直接电接入至工作电路,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技术的有线控制开关只能够被固定地安装在墙面桌面或者通过电缆连接至被控制的电器设备,这使得使用者不能够随意地移动开关的位置,和在任一位置处控制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现有技术的无线控制开关通常是由干电池、锂电池等电能储存装置供电情况下与电路中的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电器设备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无线控制开关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显然无线控制开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有线控制开关的诸多缺陷,比如用电安全,连接线缆的资源浪费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自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发电装置;和/n一联动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驱动支架和一第二驱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被相互传动地连接,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互平衡地驱动所述发电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自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发电装置;和
一联动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驱动支架和一第二驱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被相互传动地连接,其中所述联动装置受力按压时,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相互平衡地驱动所述发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包括一第一触动杆和自所述第一触动杆的两端一体地延伸而成的两个第一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触动杆和自所述第二触动杆的两端一体地延伸而成的两个第二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一联动臂和所述第二联动臂相互传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各所述第一联动臂包括一第一支点和一第一联动端,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的各所述第二联动臂包括一第二支点和一第二联动端,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联动所述第二联动端和基于所述第一支点所在转轴上下地翘动,其中所述第二联动端联动所述第一联动端和基于所述第二支点所在的转轴上下地翘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支点向下地延伸于所述第一联动臂,所述第二支点向下地延伸于所述第二联动臂,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一触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二触动杆基于所述第一支点和所述第二支点相互平衡地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和所述第二联动端呈“L”型的传动配合结构,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联动端的开口朝上,并且与之配合的第二联动端的开口朝下,其中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联动端的开口朝下,并且与之配合的所述第二联动端的开口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与所述第二联动端相互配合地传动,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联动端具有“U”型适配槽,并且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二联动端为“一”字型的嵌入式结构,其中另一侧的所述第二联动端具有“U”型适配槽,并且与之连接的所述第一联动端为“一”字型的嵌入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一联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的所述第二联动端嵌入地配合,所述第一联动端具有一“U”型适配槽,其中所述第二联动端为“一”字型嵌入式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联动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端的所述适配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和所述第二联动端相互啮合地传动,其中所述第一联动端和所述第二联动端为相互配合的“U”形齿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联动结构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联动端和所述第二联动端。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复位元件,其中所述复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联动装置的下方,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联动装置保持所述联动装置,当所述联动装置被按压后,所述复位元件驱动所述联动装置回复至初始状态,藉由所述联动装置带动所述发电装置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复位元件为一扭簧,其中所述复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触动杆和所述第二触动杆的下方,藉由所述复位元件驱动所述第一触动杆和所述第二触动杆向上地移动,和平衡所述第一触动杆和所述第二触动杆的受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基板,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基板,藉由所述基板固定地保持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的相对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具有一驱动槽,其中所述驱动槽被形成于所述第一触动杆,其中所述发电装置通过所述驱动槽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藉由所述第一驱动支架驱动所述发电装置上下地移动。


14.一无线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自供电模块;
一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自供电模块,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被驱动而转化机械能为电能,和传输电能至所述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在通电情况下发射至少一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控制开关,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一通信电路板、至少一电源输入端以及至少一无线发射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自供电模块电气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藉由所述自供电,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在通电情况下生成和发射所述控制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控制开关,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于所述电源输入端,其中所述电能存储与延时装置存储所述自供电模块传输的电能和延长所述对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的供能时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控制开关,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无线感应装置,其中所述无线感应装置被存储所述无线控制开关的MAC(ID)地址或配对信息,以供终端设备通过识别所述无线感应装置,而与所述无线控制开关配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控制开关,其中所述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百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