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5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导光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以及与入光面相对的止光面;其中,出光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凹形槽,第一凹形槽的深度自入光面至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反射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二凹形槽,第二凹形槽的深度自入光面至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反射面还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微网点,多个微网点的轮廓自入光面至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技术效果:在第一凹形槽、第二凹形槽和微网点的作用下,形成各个方向反射和重复折射,使得光线得到更宽广范围的反射,提高了光线利用率,提高了透光率。上述微结构呈增大的趋势,以提高光线的折射率。

Double sided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导光板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导光板。
技术介绍
导光板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广告展示、装潢装饰、冰箱照明等领域中,以实现较好的出光效果。具体地,导光板利用网点破坏光源光线的全反射,从而让光线从导光板出来,实现线光源变成面光源的目的,为显示器提供发光源。传统侧入式的双面导光板,将导光板的一个侧面定义为入光面,与入光面相邻且垂直的相对的两个面分别为反射面和出光面,在反射面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灯条发出的光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光线在传播到反射面和出光面的网点时其全反射被破坏,从导光板的出光面折射出去,形成背光源。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光线从导光板出射时较为分散,对光线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光线从导光板出射时较为分散,对光线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面导光板。一种双面导光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止光面;其中,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凹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止光面;/n其中,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凹形槽,所述第一凹形槽的深度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n所述反射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二凹形槽,所述第二凹形槽的深度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n所述反射面还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微网点,多个所述微网点的轮廓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反射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止光面;
其中,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凹形槽,所述第一凹形槽的深度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
所述反射面设有多个沿同一方向排列的第二凹形槽,所述第二凹形槽的深度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
所述反射面还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微网点,多个所述微网点的轮廓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形槽于所述入光面处的深度范围为15微米至80微米,所述第一凹形槽于所述止光面处的深度范围为25微米至1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形槽于所述入光面处的深度范围为15微米至80微米,所述第二凹形槽于所述止光面处的深度范围为25微米至1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形槽的宽度自所述入光面至所述止光面呈增大的趋势;和/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坦史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