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4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分别连接于芯片引脚OK、连接于芯片引脚CH、连接于芯片引脚VTN、连接于第一PMOS管、连接于第一稳压器;芯片引脚ISET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芯片引脚GND并接地;芯片引脚TEMP连接于第一电容、电池盒、第四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并接地;芯片引脚BAT连接于第一电容和电池盒以及第一PMOS管;芯片引脚FB连接于电池盒并接入蓄电池;第三电容连接于第二电容并接入电源,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一稳压器和第一PMOS管;第一PMOS管与第四电阻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体现在:结构新颖,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路径损耗、阴影衰落等的影响,确保了信号的正常给出,提高了定位的精准度。

High precision digital fire station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
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
技术介绍
数字消防站是指使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位置采集技术等构建的自动化综合管理控制系统的消防站。现有的技术主要为GPS或北斗定位方式,主要通过对目标物体/人员的位置(经度、纬度)、速度、方向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与原有或加装设备(如传感器)相连接和数据采集,经过软件系统的分析处理,实现定位功能。传统的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实现定位功能需要定位模块,并且受限于现有的定位模块技术,精度只能达到2-3米(再高的精度将大幅提升成本),无法满足数字消防站中对人员定位管理要求。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5898685A公开了两种适用于小型区域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两种方法均设该小型区域内包括三个分别位于正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WIFI基站,以正三角形底边所在直线作为X轴,以过顶点和底边中点的直线作为Y轴,以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建立一直角坐标系;然后第一种方法是由区域内的WIFI设备主动发起定位,使持有WIFI设备的用户从WIFI基站获取该区域的地图,从而了解周围地区的信息,能很容易地找到需要的地点;第二种方法是由WIFI基站主动发起定位,基站主动定位到该区域的WIFI设备。这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数字消防站中对人员定位管理要求。但是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受路径损耗、阴影衰落等的影响,所接收信号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有较大关联,甚至会影响信号的正常给出,给定位提供了很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连接于芯片引脚OK、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二发光二极管连接于芯片引脚CH、连接于芯片引脚VTN、连接于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连接于第一稳压器;所述芯片引脚ISET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芯片引脚GND并接地;所述芯片引脚TEMP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容、电池盒、第四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并接地;所述芯片引脚BAT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和电池盒的另一端以及第一PMOS管的源极;所述芯片引脚FB连接于电池盒并接入蓄电池;所述第三电容连接于第二电容并接入电源,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一稳压器和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第四电阻连接。优选的,所述稳压电路至少包括第二PMOS管,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接口,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端口,所述端口通过第二稳压器分别连接于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稳压器、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并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路径损耗、阴影衰落等的影响,确保了信号的正常给出,提高了定位的精准度,同时,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进及其连接组合关系,而非仅仅是对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改进。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相关模块是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或已知的其他硬件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至少包括第二PMOS管M2,所述第二PMOS管M2的源极连接于接口USB,所述第二PMOS管M2的栅极连接于端口IN,所述端口IN通过第二稳压器D4分别连接于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PMOS管M2的漏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稳压器D4、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PMOS管M2的栅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并接地。所述稳压电路中的元件相互配合构成一稳定的电压基准源,能够确保使用时电压的稳定。上述中,所述稳压电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连接于芯片U1引脚OK、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连接于芯片U1引脚CH、连接于芯片U1引脚VTN、连接于第一PMOS管M1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稳压器D3;所述芯片U1引脚ISET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于所述芯片U1引脚GND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TEMP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容C1、电池盒J1、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BAT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电池盒J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PMOS管M1的源极;所述芯片U1引脚FB连接于电池盒J1并接入蓄电池BAT;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于第二电容C2并接入电源VBAT,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第一稳压器D3和第一PMOS管M1的漏极;所述第一P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连接于芯片(U1)引脚OK、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连接于芯片(U1)引脚CH、连接于芯片(U1)引脚VTN、连接于第一PMOS管(M1)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稳压器(D3);所述芯片(U1)引脚ISET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于所述芯片(U1)引脚GND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TEMP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容(C1)、电池盒(J1)、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BAT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电池盒(J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PMOS管(M1)的源极;所述芯片(U1)引脚FB连接于电池盒(J1)并接入蓄电池(BAT);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于第二电容(C2)并接入电源(VBAT),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第一稳压器(D3)和第一PMOS管(M1)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M1)的栅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精度数字消防站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连接于芯片(U1)引脚OK、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连接于芯片(U1)引脚CH、连接于芯片(U1)引脚VTN、连接于第一PMOS管(M1)的栅极、连接于第一稳压器(D3);所述芯片(U1)引脚ISET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于所述芯片(U1)引脚GND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TEMP分别连接于第一电容(C1)、电池盒(J1)、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并接地;所述芯片(U1)引脚BAT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电池盒(J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PMOS管(M1)的源极;所述芯片(U1)引脚FB连接于电池盒(J1)并接入蓄电池(BAT);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莹曹勇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